标题 | 重庆市轨道交通执法建议模式 |
范文 | 刘会军 黄承锋 陈西婵 摘要伴随着重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06-2014)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发改投资〔2009〕639号),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进入了全面提速阶段;但从2004年已经投入运营的二号线——较新线的执法现状来看,重庆的轨道交通执法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重庆轨道交通执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轨道交通执法的建议模式——市人大授予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一定的行政执法权。 关键词轨道交通 执法模式 运营单位 执法主体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296-01 一、重庆轨道交通概况 2004年12月28日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按照重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06-2014),已经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发改投资〔2009〕639号),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按此批复,重庆在原批准建设1、3、6号线(总长82km)基础上,将提速实施2、3、6号线延伸段工程,建设总规模(近期)达到174.49km,总投资573.39亿元。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提速实施畅通重庆的决定要求,重庆将在2014年前建成1、2、3、6号线,基本形成主城区轨道交通主骨架网,覆盖主城九区。 二、重庆市轨道交通执法主体现状 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在负责已经投入运营的2号线——较新线的运营管理,轨道交通执法主体部门具体执法情况如下。 (一)执法主体一:重庆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总队轨道支队 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执法对象: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轨道交通乘客。 执法区域: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 执法内容:轨道车站内治安防范、案件查处,轨道车辆内的反扒工作;指导监督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及管理范围内有关单位的消防工作。 执法权限:行政执法权 (二)执法主体二: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 执法依据:《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乘车规则》 执法对象:轨道交通乘客。 执法区域: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 执法内容: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的乘客违规行为。 执法权限:只有制止权和检查权,无行政执法权。 (三)执法主体三:重庆市交警总队各支队(轨道交通范围内) 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执法对象: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 危害轨道交通运营的相关责任人。 执法区域: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以及保护区边界地段。 执法内容:轨道交通保护区边界地段的危害轨道交通运营违法行为。 执法权限:行政执法权。 (四)执法主体四: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 执法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执法对象:轨道交通保护区以及保护区周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相关建设施工单位。 执法区域:轨道交通保护区以及保护区周边地段。 执法内容:轨道交通保护区以及保护区周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相关建设施工单位。 执法权限:无行政执法权。 (五)执法主体五:重庆市消防总队轨道消防支队 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执法对象: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 执法区域: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 执法内容: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的消防。 执法权限:行政执法权。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重庆轨道交通执法主体中,重庆轨道交通总公司的执法权限最弱,并且执法依据也仅仅停留在一些办法、规则上。我国法律的效率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另外,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办法、规则仅能做为行政诉讼时的参考,不具有法律效力。重庆轨道交通执法主体之一的重庆轨道交通总公司无论在执法依据还是执法权限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三、重庆轨道交通执法建议模式——市人大授予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行政执法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属于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据此授予其有限的行政处罚权,符合法律的规定。 我们建议重庆市轨道交通的政府主管部门,尤其是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目前重庆市轨道交通的执法弊端,尽快通过市人大立法授予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一定的执法权利。 参考文献: [1]罗菜娜.交通法律适用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付朝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执法模式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孙有望,李云清.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中国铁路出版社.2000. [4]苗彦英.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研究.1996(17). [5]张波.城市轨道交通经济属性与管理体制创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2). [6]甄静,金辰虎.我国轻轨交通的发展战略.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