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创业能力实证研究
范文

    摘 要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及在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针对性提出了创业教育改革对策。

    关键词 创业能力 90后 大学生 高职院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基于心理资本视域下湖南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编号:XJK17BZY061)的研究成果之一;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社科课题“心理资本视域下高职90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编号:CSZY17SK0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海燕,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193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指出: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对大学生而言,创业能力是指以创业为核心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能力。加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本研究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调查对象中,在性别方面,男生20 人,占总数的11.56%,女生 153 人,占总数的88.44% ;在生源地方面,来自城市25人,占总数的14.45%,来自县镇24人,占总数的13.87%,来自农村124人,占总数的71.64%;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方面,担任过干部118人,占总数的68.60%,没有担任过干部54人,占总数的31.40%;在所在年级方面,一年级51人,占总数的29.48%,二年级53人,占总数的30.64%,三年级69人,占总数的39.88%,基本符合此次研究需要。

    本研究参考了江苏大学任泽中(2016)编制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測量问卷》,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进行了适当修改,去除了三个题项,正式调查量表由35个题项组成。经过信度和效度分析, 结果显示就业能力的Cronbachs 系数为0.941 ,量表信度良好。同时,KMO值为0.885 ,效度也十分良好,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经过因子分析,得出大学生创业能力由自控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领导能力、经营能力、理财能力、创新能力、机会能力九个维度构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经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均值为3.56,高于中等临界值3,处于中等水平。创业能力中均值较高的是自控能力(M=3.72)、沟通能力(M=3.69),均值较少的是机会能力(M=3.40)、理财能力(M=3.23),均高于中等临界值。总体上,大学生创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差异分析

    1.性别、生源地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差异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性别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能力量表的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从各个维度的得分来看,男生的领导能力(M=3.80)高于女生(M=3.58),女生的自控能力(M=3.74)高于男生(M=3.50)。

    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生源地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概率p值为0.838,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支持原假设,即认为大学生大学生创业能力量表的总分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LSD检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普遍高于来自县镇、农村的创业能力得分。

    2. 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差异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概率p值为0.029,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拒绝原假设,即大学生创业能力总分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3.72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3.52。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领导能力、理财能力、机会能力三个维度的概率P值分别为0.039、0.023、0.007,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拒绝原假设,即领导能力、理财能力、机会能力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领导能力、理财能力、机会能力得分为3.80、3.49、3.66,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得分3.55、3.16、3.34。

    3.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差异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概率p值为0.035,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拒绝原假设,大学生创业能力总分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3.61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创业能力得分3.44。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领导能力、经营能力、机会能力五个维度的概率P值分别为0.002、0.014、0.002、0.036、0.030,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拒绝原假设,即五个维度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领导能力、经营能力、机会能力得分3.79、3.67、3.70、3.68、3.47,均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得分3.45、3.41、3.38、3.46、3.25。

    4.不同年级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差异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年级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概率p值为0.227,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支持原假设,大学生创业能力在不同年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通过LSD检验,三年级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普遍比一年级、二年级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分要高。具体分析数据如表1所示。

    三、 研究结论及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自控能力、沟通能力水平较高,大学生的机会能力、理财能力水平最低。通过系列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大学生创业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生源地方面,大学生创业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普遍高于来自县镇、农村的创业能力得分;在不同年级方面,大学生创业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三年级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普遍比一年级、二年级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分要高;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方面,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创业能力得分。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开展旅游业务的线上和线下企业越来越多,加盟旅游企业的条件也越来越低。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很多学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她们将创业作为未来就业的一个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具体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大学生机会能力、理财能力、经营能力等创业专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分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机会能力三類,通过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比较欠缺的是专业能力和机会能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通过成立旅行社,开展旅游业务,学生负责旅行社的日常运营,提升学生的经营能力、理财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类创业大赛,学生通过积极参赛,提高自身把握机会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加强对来自农村地区学生的创业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自偏远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对创业的认识,加上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很多学生认为创业离自己太遥远,不切实际,因此往往从内心里面拒绝创业。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创业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第三,重视创业教育,开发符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调查,大学生创业能力在不同年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应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组成上,分阶段设计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开展三个层面的创业教育。第一个层面,创业认识教育。在大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掌握一些创业概念、内涵等;第二个层面,创业技能教育。在大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创业中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创业模拟训练,进行创业设计和实践,了解真实旅游企业的经营情况;第三个层面,创业实践教育。在大三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创业专业能力,比如经营能力、理财能力、创新能力、机会能力等。面向有创业动机并且有一些创业项目的学生,扶持她们的项目,进入创业孵化器运作。

    第四,鼓励大学生积极竞聘各类学生干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调查,大学生创业能力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尤其可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领导能力等。因此,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竞聘学生干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

    总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应该从大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引导和实践训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隽.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教育与职业.2016(13).

    [2]高丽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7).

    [3]刘加杰.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与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1.

    [4]卢红丹.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特点评析.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