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综述 |
范文 | 摘 要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队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为公安队伍提供人力资源的重任,公安院校的在校生即“预备警官”。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凸显了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这也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有关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相关研究成果颇多,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后期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预备警官 核心价值观 培育 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预备警官品格优势培育的内容体系-基于与在职警察比较的研究”(课题编号:2016GXJK1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祝嘉骏,广东警官学院治安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類号:D64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3.217 核心价值观,指的是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和统治地位的最本质、最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理念。公安院校作为培养人民警察的基地和摇篮,公安院校的学生即“预备警官”。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的性质及其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使得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尤为必要,这也是目前学界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研究课题。笔者通过对现阶段研究成果的陈述和分析,以掌握目前的研究情况与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 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学界对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比较统一,学者们普遍从社会形势、公安队伍、公安院校及预备警官个人四个层面探讨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应对复杂社会形势与环境的必然要求。全球化形势愈演愈烈的今天,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拓展文化交流空间的同时,也推动了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不同观念与价值取向并存。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贼心不死,各种形式的文化渗透仍然存在。公安院校所培养的将是手握利器和国家公器的执法人员,关系着我国公安工作的未来,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与背景下,进一步加大对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力度迫在眉睫。 第二,有助于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履行人民警察历史使命。“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宪法和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神圣的职责,公安队伍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有学者认为,预备警官作为警察队伍的后备军,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政治建警”,进而提高警察队伍的战斗力,在履行历史使命中发挥中流砥柱的功能与作用。① 第三,实现公安院校“政治建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警察的使命和公安教育的任务要求公安院校必须始终把“政治建校”放在首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公安机关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这一新情况与新形势,进一步强调了公安院校“政治建校”的重要性,确立了专业素质与政治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推动了预备警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公安院校实现“政治建校”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第四,促进预备警官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能够为预备警官的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有利于预备警官树立正确的警察意识,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进而“为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促使预备警官将价值认同转化为价值追求的精神动力,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② 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二、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与现状 (一) 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关于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即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目前学界有两种主要观点:首先,绝大部分学者认为“既然预备警官是未来的公安民警,那么就应该按照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来培育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充分诠释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四大内涵——“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具体而言,即“忠诚的信仰观、为民的宗旨观、公正的权力观、廉明的利益观”。③其中,“忠诚是灵魂,标示了预备警官应树立的政治信仰;为民是宗旨,定位了预备警官应坚守的根本立场;公正是精髓,确立了预备警官应养成的执法理念;廉洁是基础,规定了预备警官应砥砺的基本操守”。④ 其次,极少数学者认为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生动体现,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凝练成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加以培育⑤,如有学者主张应将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界定为“爱党爱国、忠诚奉献、知行合一、立志为民”。⑥ (二)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现阶段,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与挑战,制约着培育进程的发展。关于当前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目前学界对此的研究与论述相对较少。首先,就问题而言,有学者指出,“当前基础教育中没有充分重视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不当;且忽视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⑦ 其次,就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而言,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公安院校大学生受到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与不良风气的影响,核心价值观取向趋于多元化与功利化;⑧另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的崛起、就业体制的改革、国内外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皆为新形势下培养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所面对的严峻挑战。⑨ 三、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与方式 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终究要落到实处,探索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是加强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必然选择,这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焦点。对此,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其中的主流观点如下: 一是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学者认为,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不仅是软实力,更是战斗力”,“作为学校教育的软件同样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⑩;公安院校校园文化是培养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加强公安特色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建设 。具体而言,首先,结合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实际、办学理念和特色,凝练出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 其次,结合信息时代特点,增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素质教育,注意网络管理与舆论引导的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加大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力度;最后,充分发挥文化主题活动的价值塑造作用,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要,以培育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和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二是注重课堂教育。许多学者论述了课堂教育在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公安院校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来源于课堂教学的武装”。有学者认为,理论教育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人文课程在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承担重要角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培养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应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平台,确保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鼓励思政课教师围绕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设计,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特色的信念教育课堂,“利用多媒体课堂的教育,使公安院校的大学生们懂得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用有关‘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视频坚定大学生们的信念” 。 三是与警务化管理相结合。警务化管理指对学生的纪律规范、行为举止、内务卫生等进行正规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活动。有学者主张,把抓好警务化管理与培养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书面化为具备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内容条款之中” ,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精神因子有效注入规章制度与学生的日常养成当中;也有学者认为,警务化管理中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是“社会控制机制和社会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是加强公安实践。许多学者认为,社会实践尤其是警务社会实践是公安院校大学生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学校在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要多拓展实践渠道(例如大型安保执勤活动或基层派出所见习),组织实习活动,并加以引导,使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学生的公安实践结合起来,“外化于行”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形成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行为方式。 四、 对当前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现状的总结与评价 综合以上分析,总体来看,当前对于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理论研究居多,缺少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目前学界对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着重于“说理”,以理论层面的探讨为主,而缺乏相关研究的社会实证调查。 对于“培养的效果如何,时效性怎样”等问题较少提及,具体途径上的可操作性建议均缺少实践的验证。 第二,对于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界定,相对而言较为固化。目前基本上所有学者皆认为,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就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即“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然而,预备警官同时也具有大学生的身份,其与公安民警并不能完全等同。因此,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的涵义与内容的界定可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予以考虑。 第三,对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的分析较少。纵观当前学者们论述的框架与脉络,其重点皆集中于对于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内容与方式上,而对培育中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的分析并不多,因而提出的对策与措施与客观现实相脱离,无法立足于现状而缺少针对性。 第四,关于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研究视阈有所局限。就预备警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而言,学界研究的视角大多从社会、学校、老师等外部因素入手,将预备警官自身作为主体而提出的举措极少。然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除了注重外在的环境、制度等因素的建设之外,个体自身的内在驱使应为重中之重。这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完善。 注释: 李建宁、李亮.公安院校学生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与探索.公安教育.2011(10).71,70. 刘颖.公安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5(32).264,263. 樊爱霞.试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以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82. 胡思、陈曙光.“三个倡导”与公安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科技资讯.2017(17).174,175. 杨志秋.公安院校大学生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塑造.文化学刊.2017(9).144. 董宇峰.新形势下公安院校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辽宁警专学报.2015(3).90. 王君.公安院校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养与实践探究.辽宁警专学报.2015(2).104. 尹彦.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略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77. 陈菲.公安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途径探析.法制与社会.2013(11).173. 张显栋.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职业教育.2015(29).183. 吴小娜.公安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探讨.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173. 邓燊.新常态背景下公安院校学生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觀探究.文化学刊.2017(8).127. 李志春.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中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一个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4(2).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