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校园文化场域的隐性德育探析 |
范文 | 摘 要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隐性德育可以弥补显性德育存在的不足。高校校园文化场域中的物质文化场域、制度文化场域、行为文化场域、精神文化场域是一个共同体。受教育者身处场域中,能激发道德情感、提升道德认知、加强道德实践、坚定道德意志,塑造理想人格。 关键词 隐性德育 校园文化 场域 基金项目:2018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视阀下的大学生国学教育创新研究”(18Z211);2018年湖北警官学院院级重点项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任务驱型公安教学研究”(JYXM2018A08)。 作者简介:罗丽娅,湖北警官学院教师,公安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所成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4.09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德育教育是校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立足教材与课堂。 但显性德育在高校教学中因道德说教意味明显,内容更新赶不上时代发展等原因,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心理,反而达不到应有教育效果。与显性德育相比,依附于校园文化场域的隐性德育无疑更具优势。 一、校园文化场域构建 (一)对校园文化场域的认识 场域理论,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中。勒温的心理场论,布尔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都对其进行了阐释。场域是一种“有结构的社会空间”,其内部各种力量碰撞交流,互相影响,从而对场域内事物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力。校园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文化场域的影响不可小觑。 校园文化的形成绝不是一夕之功。“只有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师生员工中形成的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做事方式才是一所学校真正的文化。” 在校园文化场域中,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作为文化主体,与精神符号、组织制度、交往行动等要素相互作用、密切联系又相互影响渗透,构成了校园文化场域的整体。 (二)校园文化场域的特征 1.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对高校来说,文化积淀是其宝贵的财富。校园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乃至于师生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无不打上了传承的烙印。同时,大学校园担负着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使命,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2. 封闭性与开放性结合。大学校园文化立足于校园环境本身,成员类型简单,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也安静独立,具有相对封闭性。大学校园文化又是开放包容的,各种同质异质文化碰撞交流,才让校园文化有了创新的空间。 3.聚合性与辐射性结合。大学校园的文化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校园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校园内的师生,对社会都产生辐射。对内它通过其多样的载体,将优质精神风貌辐射到校园中每一位成员,给人以启迪,塑造理想人格;对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先导,它的能量场不断积聚和创造新理论、新技术,进而辐射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隐性德育与校园文化场域 (一)高校隐性德育的特征 高校隐性德育难以量化考核,但同样对学校教育提升,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有重要作用。 隐性德育从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入手,隐藏起教育目的,重在长期渗透与引导,着力于受教育者的体验与内化,以受教育者自发自觉践行預设教育内容为终点。可以说,隐性德育具有内隐性、累积性和体验性的特征。 1.内隐性。隐性德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受教育者在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接受教育的过程。因其教育内容和目标隐蔽,教育方式间接,故其具有内隐性。 2.累积性。隐性德育重在长期渗透与引导,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立足于长期大量对受教育者的输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教育者是一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的过程,累积足够量才能达到质变的效果。 3.体验性。隐性德育着力于受教育者的体验与内化,可以说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以受教育者的感受为起点,以内化思考为途径,以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为终点。隐性德育中的体验性也非常鲜明。 (二)隐性德育与校园文化场域的关系 校园文化场域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场域、精神文化场域、制度文化场域、行为文化场域等等。这些场域辐射出强大能量场,熏陶和感染着受教育者,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及人格塑造有重要作用。 1.多维共生。高校德育强调“全体工作意识”,校园物质文化场域的认知激发,精神文化场域的驱动引领,制度文化场域的规范引导,行为文化场域的人格熏染之下,德育主体与客体力量在多维度的空间结构内辐射、碰撞、交流,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意志都能全面协调发展。可以说校园文化场域和隐性德育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多维共生。 2.成长融合。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高校德育工作,经历了“唯知识化”“泛政治化”到“生活化”的过程。从把德育当作知识来传授,到过于强调德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关系,再到注重个体生命成长与圆满。 德育工作在由政治型向文化型转变,校园文化也更强调文化育人、文化化人。两者共同成长,隐性德育与校园文化场域的集体无意识交缠渗透,最终走向融合。 三、隐性德育在校园文化场域中的作用方式 (一)文化场域的结构形态 结合高校校园的特点,文化的结构形态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核心所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其载体。 物质文化场域通过可感知的有形质文化事物发挥作用。从校园施工设计、庭院绿化、文化景观到实验实训设施,学院标识标牌等,都可以折射出高校的价值目标和审美意向。 制度文化场域通过校园的组织结构和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主客体行为,各高校制度文化在通行制度规章之外,多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贯彻其间,对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行为文化场域通过群体的统一反复履行发挥作用。它体现在校园教学、日常生活、校园活动等中,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行为文化以制度文化为引领,具有集体性并会连续传承。 精神文化场域是校园文化场域的核心所在,它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需要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推动,其场域的辐射最为强大。精神文化代表了校园的形象,往往以校歌、校训为载体,是校园心理、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立足文化场域践行隐性德育 1. 物质文化场域激发道德情感。物质文化场域体现的是“环境育人”。高校校园里的园林亭台极富自然美,校园名人雕像、纪念碑等人文景观又饱含艺术美,而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等又体现了校园长期的文化积淀。这种场域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可作用于受众的观念与情感,唤起受众对校园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与践行。这正是隐性教育的要义所在。 2. 制度文化场域提升道德认知。高校制度文化包括管理机制、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行为准则等等。制度的确立一般包括制定文本——运行实践——反馈修正的循环过程。这是由群体决策、自觉遵守并一直延续、不断完善的文化。 制度文化场域以受教育者的认可接受为基础。因为“道德认知本身必须是一个道德情感体验的过程,即对道德原则规范由认识到认同乃至成为自身的一种信念和生活方式的过程。”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如“多元教育”“厚德博学”“德才兼备”,管理思想如“首创精神”“团结精神”又有着精神文化的色彩。制度文化成为信念也正为此。 3. 行为文化场域加强道德实践。校园行为文化场域可包含课程行为文化场域、校园活动行为文化场域等。 课程行为文化场域中,高校教师的行为方式、人格魅力、治学理念等也形成了独特的教师文化场域。教师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对学生而言,教师的处事方式、治学之法,为人之道他们会有意识加以模仿,指导自身的道德行为,提升道德修养。 校内外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可以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塑造人格。不管是各类讲座,辩论演讲、社团活动、体育竞技还是与兄弟院校及其他院校的交流、合作都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都大有裨益。这种实践能与课程行为文化场域形成协同效应,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4.精神文化场域坚定道德意志。“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无论面对怎样的历史洪流始终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对高校来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核心所在。高校精神文化体现着校园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群体目标、思维方式等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园精神文化场域辐射受教育者,培育了其精神追求。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都不可或缺。 在精神文化场域中,传统习惯、时代新声、精英理想、多元思潮都在这里展示、冲突、渗透、融合。受教育者认可了校园文化精神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将它转化成自身信念,就能达到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坚定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 四、校园文化场域下隐性德育的提升途径 (一)行为文化场域中理性引导 1.课程文化场域“显隐结合”。知名高校的珍贵之处不只是在于其师资雄厚、校园漂亮、设备先进,更重要的在于其拥有的高质量校园隐性德育课程。显性德育的传输收效明显,隐性德育则有“以文化人”的调节机制。 教师治学之道及其人格魅力能扩大课堂教学效果。师生间的合作学习能调动场域中各分子的积极性,促进场域的良性运行。课程文化场域应做好隐性德育课程与显性德育课程层的结合工作,整合德育课程群建设,加强德育效果。 2.校园活动场域拓宽渠道。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中较为活跃的部分,表现为组织各项比赛、演出、展览等。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宣传、引导,把控活动导向,增强场域的凝聚力,提高受教育者道德认知。其渠道还可拓宽,如利用多媒体新技术等平台开辟新阵地,提升場域的影响力;以开放姿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参与服务社会等。 (二)制度文化场域中科学管理 在制度文化场域中应强化教育职能,淡化管理职能。过度强调管理职能容易导致制度的教条化,引发学生逆反心理,强化教育职能则更为人性化。制度文化不应是冷冰冰的条款,应立足于师生的生活体验,构建有温度的科学管理制度。规章制度背后的所蕴含的管理理念、人本思想才是制度的文化内涵。 (三)各层次场域均衡发展 德育教育应是为“整体教育”。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实践、道德意志都应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德育教育应“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 。校园文化场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各层次场域发展都不可偏废。精神文化是核心所在,物质文化是重要载体,制度文化是校园规范,行为文化是实践层面,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于偏重某个场域的建设都是不可取的。各场域之间应达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释: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刘刚,等.多维大学校园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版. 张松德.激发道德情感与投身道德实践辩证统——道德教育途径的新探析.道德与文明.2008(4).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1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人民日报.2016.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