諒闇❶盧有梁者,所謂柱楣也。《禮記·喪服四制》: “ 《書》曰: 高宗諒闇,三年不言,善之也。” 鄭玄注: “諒,古作梁,楣謂之梁。 闇讀如鶉䳺之䳺,闇謂廬也。廬有梁者,所謂柱楣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諒闇,依注諒讀爲梁,……鄭謂卒哭之後,翦屏柱楣,故曰諒闇,闇即廬也。孔安國諒爲諒陰,諒,信也,陰,默也。”《尚書古文·無逸》: “其在高宗,時舊勞於外,爰洎小人,作其即位,乃或諒闇,三年不言。” 鄭玄注: “諒闇,轉作梁闇,楣謂之梁,闇即廬也。” (《通德堂經解》)《尚書·無逸》: “乃或諒闇,三年不言。”鄭玄注: “諒闇,轉作梁闇,楣謂之梁,闇,廬也。” (《鄭氏佚書》) ❷謂凶廬也。《論語·憲問》: “子張曰: 《書》 云高宗諒闇。”鄭玄注: “諒闇,謂凶廬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論語·憲問》: “高宗諒闇。” 鄭玄注: “諒闇,謂凶廬也。” (《鄭氏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