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
范文 | 摘 要 在高校教学当中,思政是其中的重点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即需要能够充分做好思政课程同共享发展理念的结合,通过两者结合方式的应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本文中,将就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共享发展理念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钟慧琼,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5.088 一、引言 共享是我国现今发展中积极提倡的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作为高校当中的重点课程,在思政教学活动开展中,也需要能够做好该理念的充分把握与遵循,以此为基础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二、高校思政实践课概述 在大学中,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并可以分为理论以及实践两部分。在大学生高校阶段培养中,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可以说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在该课程中,对动手、动脑进行了结合,在使学生对社会加深了解的同时对其意志、情怀以及能力进行了培养。对于传统实践课程来说,其可以分为校内以及校外两种实践教学方式。校内方式方面,包括有学生对资料进行搜集、制作PPT、上台演讲以及校内知识竞赛活动等。通过这部分方式的应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提升。校外实践方面,则可以安排学生以分组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也可以安排其对当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以及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以此帮助学生在校外能够做好世界、国家的了解,在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树立起家国情怀。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思政课程也具有了新的要求,这即需要高校能够结合实际,通过对新理念的融合不断优化思政实践教学。 三、教学要求 在思政课程教学中,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共享理念下,也对于高校思政实践课程具有了新的要求:第一,扩大受众范围。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在实际开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包括有缺少制度、经费短缺以及缺少重视等等,并因此对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覆盖面、教学渠道、社会影响力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的思政教学即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受众,这也正是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所具有的新要求;第二,综合评价。对于思政教学实践活动来说,以往通常是将任务为学生安排,使其通过课余时间开展相关活动,在活动完成后,对调查报告等资料进行上交。在该过程中,在有效监督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并因此无法有效的体现实践及教学成果。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教学要求,将该项工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保证共享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在其中,即需要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做好科学监督评价机制的建立,对各方力量进行充分发挥,将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作为行动开展的重要准确,科学评价实践教学效果;第三,服务社会。在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其主要目的即是將学生所具有的思想政治理论实现对自身内心需要的内化,其目的即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修炼。从思政实践教学效果看来,则存在缺少师生间协作的情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自我价值以及存在感的体现,并因此使得具体教学当中的很多实践活动因此流于形式。在共享发展理念中,即需要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对此,在实际思政实践教学中,不仅需要内化学生知识,使其在该过程当中受到教育,且需要能够实现对行动的转化,通过行动的方式向社会传达积极的声音,用自身的行动实现对他人的感染,以此对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进行达成。这即需要思政实践教学要做好观念的转变,不断向着服务社会方向发展。 四、教学意义 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将思政实践教学同共享发展理念进行结合,可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社会发展来说,以社会服务为载体的实践教学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社会服务来说,即通过人技能、知识的掌握,通过一定方式与组织形式为社会人民提供必要服务、协助的过程,在社会问题预防、解决、社会矛盾处理、社会生活方式改善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实际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当中,在将社会服务为载体的情况下,即能够充分结合社会发展热点以及经济建设问题以项目分类的方式进行提供,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出校园、深入到基层当中,在对思政课程育人目标进行实现的基础上保证思政教学能够做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这也是对共享发展理念进行践行的关键方式。在具体教学中,能够对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践行,这是因为对于思政教学来说,其本质上即是人的工作,其目的即是对人的素质以及全面发展提供服务。同时,该方式的应用也能够对“共建共享”的精神进行践行,其本质即是师生为社会做好各项社会服务的提供。最后,能够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民主性以及发展性属性。对于高校社会服务来说,其目的即是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按照有计划、有目的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在思政实践教学以社会服务为载体时,即需要充分联系社会发展需求、关注社会热点开展相关活动,以此体现出较高的民主性以及发展性。 五、教学模式 对于共享发展来说,其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也是社会发展当中的重点目标。在实际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对共享的精神实质进行充分的展现。在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能够同现今社会发展需求相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第一,创新方法。在思政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做好教学方法的把握与应用十分关键,也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在具体活动中即需要能够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由师生共同做好共享建设。具体来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即需要能够对原有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改变,而需要同现今网络信息技术相适应,以此为基础对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应用,包括有微信、QQ以及微博等,对思政课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创新。如项目教学法即是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应用的一种方式,在该方式中,其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项目为主线进行教学,通过该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实现学生理论知识良好内化的基础上促进其获得更好的发展;第二,明确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展当中,教学目标的选择与确定十分关键,也可以说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出发点,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说,其所具有的一项重要任务即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对我国改革发展、国情等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政治敏锐度以及鉴别力,可以说是目前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对此,在实际思政实践教学目标确定时,即需要能够做好该方面内容把握,不仅需要对理论教学目标进行体现,且需要能够对共享发展理念下社会发展的目标进行体现,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全民、全面、共建共享的实质进行体现;第三,充实内容。在新的教学理念背景下,高校在思政教育活动中也需要能够对影响力进行不断的扩大。思政实践教学在设定内容方面,即需要对“五位一体”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布局进行体现,在具体教学内容设置方面,需要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从该方面考虑,在实际教学内容设置时即需要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模块进行建设,包括有民生服务模块、生态文明模块以及政策宣传模块等,通过该方式的应用帮助思政实践教学能够对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进行深入融合,且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认知进行增强,更好的体现其自我价值;第四,落实保障。要想更好的开展思政实践课程,做好教学的保障十分关键。首先,是制度保障。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来说,是高校发展建设当中的大事。对此,高校在教学中即需要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大思政”教育理念进行形成,将学生思政教育从原有单一课堂教学实现对方方面面的拓展,加强社会同思政教育两者间的结合。同时,学校需要做好对应制度的制定,通过制度方式加强学校同社会团体、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合作,在加强协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是队伍保障。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对于思政教学队伍也具有了新的要求,可以说,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将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共享发展理念下,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思政教學目标进行实现,即需要教师不仅需要保证专业知识的扎实性,且需要涉猎其余的领域,同时具有感性以及理性的交流认识,不仅需要具有接地气的语言表达,且在理论素养方面也需要能够满足要求。这部分情况的存在,即需要思政教师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以此实现思政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第五,优化评价。在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好评价工作十分关键。在过程评价方面,需要充分结合社会评价以及学生自评,在每一次项目完成之前对项目做好服务意愿、实效以及素质的评价,并在评价当中不断完善相关指标,形成细致的社会评价体系。 六、结语 思政课程是高校教育当中的重点课程。在上文中,我们对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做好共享发展理念要求的充分把握,结合实际做好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石逸文.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引入廉政文化的途径探索.陕西教育(高教).2018(12). [2]黄长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智库时代.2017(12). [3]许绮.高校思政课教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才智.2017(32). [4]张喜顺.边缘化: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高教学刊.2017(24). [5]何勇海.让思政课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3). [6]韩立云.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学理论.2018(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