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四运动中青年作为对新时代青年使命的历史启示 |
范文 | 关键词 五四运动 青年 使命 启示 作者简介:李悦,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6.230一、青年成为五四运动先锋队的原因 (一)热血青年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已经是满目疮痍,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不断加剧,北洋政府一方面为了搜刮钱财极力剥削人民,另一方面投靠帝国主义进行卖国行径,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矛盾不断加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中国作为协约国成员出席了巴黎和会并提出收回山东等各项合法权益的要求,但却遭到帝国主义的无理拒绝,“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在中国人民心中彻底破碎。当丧权辱国的消息传到国内时,中国人民痛心疾首,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爱国青年掩不住心头的愤怒,终于在1919年5月4日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二)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青年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五四运动首先爆发于北京大学,当时蔡元培任该学府的校长。蔡元培也曾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17岁时便考取秀才,甲午中日战争时他开始接触西学,提倡新学,后来曾赴欧洲多个国家留学,深入了解到了西方科学文化的先进性。回国后积极支持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支持青年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在他组织的教育改革下,北大校园形成了自由、独立的学习氛围,加上青年学生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向不公平发起挑战,这些都为五四运动率先爆发在青年团体中奠定了基础。 (三)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放了青年的思想 1915年9月,时值36岁的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青年进步团体中享受很高的声誉,五四运动中的先进代表人物周恩来第一次接触到《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十月革命》等文章时,就是通过《新青年》杂志。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于是他们开始把寻找中国的出路和俄国革命联系在一起,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挽救国家、挽救社会的新良方介绍到中国。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吸引了很多进步青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解放了青年学生的思想。二、五四运动中杰出青年的主要作为 (一) 积极参加五四运动,领导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1919年4月底,巴黎和谈失败引起了国人愤怒。5月4日,北京各高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为了表示抗议在街头高举条幅进行了游行示威,当时20岁的瞿秋白作为俄文专修馆的学生,是学生运动中的主要领导人物。随着五四运动的态势不断发展,学生运动很快扩散到天津、上海、广州等地。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领导天津各高校数千名学生到北洋政府直隶省公署请愿示威,遭到反动政府的严厉镇压,并被当局逮捕。周恩来在狱中写了《警厅拘留记》,详细描述了在狱中亲眼所见的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情况,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北洋政府剥削人民的丑恶嘴脸。 (二) 组建革命团体,壮大革命力量 早在1918年4月间,蔡和森、毛泽东、向警予等14位进步青年就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五四时期新民学会成为了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主要领导团体。五四运动之后,新民学会的成员思想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蔡和森的提倡下,他们将学会宗旨修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这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1919年3月,邓中夏联合北京大学其他38名进步青年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刚开始以启蒙教育为主要内容,五四运动后,演讲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反帝反封建色彩,例如“青岛问题”“国民自决”等,在平民中间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 创办刊物,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创立了《湘江评论》周刊,他作为主要的负责人,在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文章。1919年7月21日,周恩来同志创办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并撰写社论《革新,革心!》,提倡革命战士不仅要改造旧社会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自己的思想,并把二者结合起来,该刊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被称赞为天津的“新曙光”。8月份,瞿秋白和耿济之等一些进步青年一起创办了《新社会》旬刊,发表了诸如《革命的时机到了》《社会与罪恶》等文章,无情地批判了中国旧社会的黑暗,鲜明地提出对于旧社会的改造方式只能是通过革命的手段而无其他的捷径,这些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三、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历史功绩 (一)追求民主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引领思想潮流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不顾个人安危,秘密组建革命团体向民众宣传新思想,使民众懂得了很多反帝反封建的道理;通过组建研究会、联合会等积极研究马克思学说和俄国革命,组织进步青年赴欧洲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不顾当局政府的严厉镇压,通过创办刊物、发表文章等方式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专制,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歌颂劳工神圣,瞬时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和思想主流,青年学生成为了五四时期学习新思想的引领者。 (二) 担当革命先锋,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不断发展 他们是思想上的启蒙者,更是行动中的先行者。1919年5月4日,当丧权辱国的消息传到北京时,首先激起了青年学生的奋起,数千名学生勇于冲破军警阻挠,手持标语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进行游行示威,并号召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团结起来外争主权、内惩国贼。5月5日为要求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惩办卖国贼而进行集体罢课。随后学生运动向全国的扩展,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学生、工人也纷纷给予支持,对推动全国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推动无产阶级崛起,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进步青年在国家危难关头敢于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激发了全国爱国人士的民族情感,使社会各阶层人民更自主地进行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指出:“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他着重宣传了民众大联合思想,指出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才是真正的出路,极大地鼓舞了劳工群众。正是五四运动期间的杰出青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使了无产阶级崛起。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论:五四運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可见,五四青年为团结革命力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四、五四青年作为对新时代青年使命的历史启示 所谓使命就是任务、责任。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现实的人,确定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就有使命。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 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 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鲜明地指出了青年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广大青年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开拓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接续奋斗。 (一)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扣子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没有远大理想的支撑和激励,再伟大的事业也可能会失去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谈到青年人如何树牢正确的理想信念问题,鼓励青年一代立鸿鹄之志做大事。新时代青年既生在伟大的时代,必然也承载着伟大的使命。要承担这一使命,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也是新时代青年要坚持的理想和担负的使命。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的繁荣发展联系起来,这是青年一代最正确的选择。 (二)发扬开拓精神,增强发展活力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排头兵,他们凭着“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靠着那么一股勇气,冲破思想观念障碍,敢闯敢试,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国各方面发展面临新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要面临的困难还有许多、需要探索创新的领域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新时代青年唯有始终走在国家发展的最前沿,扛起历史责任,把革命先辈流传下来开拓进取精神发扬光大,勇攀高峰,不断形成新经验、深化新认识、贡献新方案,才能激发国家发展的强劲动力,推动中国的大船驶向更宽阔的水域。 (三)勇担时代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三步走”战略贯穿于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的整个过程,2035年正是时新时代青年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到2050年新时代青年已经成为国家的栋梁,新时代赋予了青年实现人生抱负的良好机遇,青年人应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发展舞台,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国家前途安危相统一,在党的领导下,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在祖国实现繁荣富强的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练就过硬本领,唱响奋斗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讲:“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 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崇高的志向只是通往成功的前提,不断奋斗才是实现目标的途径。青年的综合素质和精神状态代表国家的发展朝气和发展动力,青年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在不断拼搏中增长知识、练就本领。不要在该努力的年纪选择安逸,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自己的追求和责任,脚踏实地,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人生阅历,做到学以致用,努力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用自己的真本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国家的繁荣进步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注释: 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修订版)[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17.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96. 马克思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32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3-05-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