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我国绿色社区的建设与完善
范文 董杰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视角。其中,创建绿色社区则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社区因其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科学的理论基础支撑,在构建绿色生活理念与方式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可能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绿色社区的建设与完善可以从软硬件两方面综合施治,即夯实绿色社区建设的硬件基础,创设绿色社区建设的软件环境。唯如此,才能将绿色社区建设推向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
关键词:绿色社区;经验;问题;完善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198X(2018)01-0091-06
一、绿色社区何以可能
——绿色社区的时代价值和理论基础
2001年,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在我国开始启动。绿色社区符合新时代可持续性、绿色化发展的理念与要求,对于塑造绿色健康、生态优美的生活环境意义重大。另外,作为有效衔接绿色发展和绿色家庭的中间环节,绿色社区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功效,为民众积极打造绿色化、生态化生活环境,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一)绿色社区的时代价值
首先,绿色社区的首要价值在于追求和实现绿色生活理念及模式支撑下的民众身心健康快乐。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成山、污水横流、蚊虫滋生、嘈杂混乱的生活环境里。而绿色社区的建设,最根本的就在于彻底改善这种社区境况。“社区是我家,绿化靠大家。”这句再常见不过的宣传口号喊了多年,至今尚未完全变为现实。而新时代下的绿色社区建设,就是要把这句口号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去。从这个层面而言,绿色社区的时代价值首先是一种绿色生活理念的新时代塑造,是广大民众超越物质财富追求之上的精神层面的新诉求。
其次,绿色社区的时代价值还在于“牵起”绿色家庭和绿色发展。绿色社区建设,小则关乎每个家庭、每名居民绿色生活理念与方式的培育,大则影响绿色发展,是由小及大的关键连接点。绿色发展过于宏观,而绿色家庭又略显微观。居于中间层级的绿色社区则恰好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白,并成功搭建起绿色理念与方式“上通下达”的桥梁。绿色家庭的现实成效需要绿色社区支撑并推广至社会层面,而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化及氛围影响也需要绿色社区的承接而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所以,新时代下绿色生活理念与方式的塑造和培育,少不了绿色社区这一关键纽带。
再次,绿色社区还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创设现实基础载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正在逐步融入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建设过程略显宽泛与宏大,需要一个基础切入点,从而使之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实现有效衔接。而绿色社区的打造就为这一实践提供了良好平台与基础载体。在一个社区范围内,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因素都有体现,而这些又都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从这个角度分析,社区就是整个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社区范围内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集中反映在对绿色社区的打造上。
(二)绿色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马克思认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的结构组成或发展系统,以及这种结构或系统的有效运行都是有规律的。而对这种规律的科学研究和探寻构成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有机体概念在《哲学的贫困》中首次被提及,在《资本论》第1版序言中,这一概念又被进一步阐释:“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之后这一概念不断得以深化,并最终形成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社会体系的多种要素和诸多环节构成,且这些要素与环节始终处于相依相存、互动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此外,这一有机体还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并在不断地自我意识、调节、革新和完善的过程中展现其生命特征。由此而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在本质上是对人类社会整体性及其内部辩证性范畴的科学反映。
沿着这个思想理路继续深化,马克思将社会有机体理论扩展至“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他看来,“自然——人——社会”也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且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诸多要素也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这样,它就必然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取决于有机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有机系统与现实环境之间多因素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与相应影响,关注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性、辩证性以及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这一理论不仅为当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渊源,而且也为绿色社区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层面的可能性。
2.系统工程理论。绿色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规划设计、布局施工、社区管理,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营造与维护、社区组织和文化的培育等,绿色社区建设涵盖自然、社会、文化、生态、工程设计与管运等领域,是多学科多领域统筹推进的结果。而系统工程理论的出现与科学指导,使绿色社区建设逐渐成为现实。
系统工程理论是一系列系统工程相关理论的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一般系统论(以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为主要代表,重在概括系统的一般原则和共性)、控制论(以美国学者维纳为主要代表,重点研究系统的控制)、信息论(美国数学家香农被誉为“信息论之父”,提出有关信息的系统论述,比如信息的信息量、信息处理等)、自组织理论(是最新发展的控制论和一般系统论,主要包括突变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内容,是对于多学科彼此渗透又交互发展而形成的方法性学科的理解与论述。系统工程理论立足于系统工程整体的不断优化、构成部分的作用效果发挥及相互协调配合等目标实现,是集目的性、动态性、整体性、协调性、综合性等原则于一体的应用性很强的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不仅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意义重大,而且对绿色发展下的绿色社区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推进也极具工具性色彩。
以上两种理论,共同构成绿色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也正是有了这两种理论的合理支撑及科学指导,绿色社区才得以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越发显现出其明显的时代可能。
二、我国绿色社区建设的现实表现——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
从政府认可并启动绿色社区建设至今,我国绿色社区的建设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建设经验,比如绿色社区建设政策引导成效渐显、绿色社区公众参与整体向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且集中体现在绿色技术支撑、组织管理保障和绿色文化影响等方面,并对绿色社区建设构成阻碍。
(一)我國绿色社区建设的有效经验
绿色社区建设理念及其实践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绿色社区建设在政策引导推进及公众积极参与方面形成了一些经验。
首先,绿色社区建设政策引导成效渐显。2001年,旨在将环保落实到社区里面并不断强化居民参与的政策目标与“绿色社区”概念极其吻合,所以“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才得以在政府认可与支持下在我国开始启动,其标志是绿色社区创建任务首次在国家级文件《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中被提出。这项国家工程以47个环保重点城市的试点开头,其中政府的政策推广功不可没。在2003年的世界环境日,“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又开始起步,成为配合推进绿色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后的世界环境日上,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首次被颁布,开启了绿色社区在全国的大规模创建。接下来,一系列争创绿色社区和积极推进绿色社区建设的活动纷纷开展起来。比如2005年6月,环保部开展了“百名市长进绿色社区活动”;2006年初,四川省开始试行绿色社区表彰评估标准;2006年6月,贵州省通过环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绿色社区建设……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引导下的绿色社区建设正在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其次,绿色社区公众参与程度日益提高。绿色社区建设的成败,与民众的参与程度高低关联性较大。民众参与度高的地区,比如山东和云南,绿色社区建设开展得就较为广泛并卓有成效。总体而言,绿色社区建设已经进入全面铺开和提速建设阶段,公众参与绿色社区建设的程度日益提高。这不仅对绿色社区建设意义重大,而且也正在夯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而对于那些经济发展较快、生活理念更加超前的地区,绿色社区建设更是渐入佳境,并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社区的时代潮流,比如北京市八角北路社区推行的“自助绿化”模式和上海市南梅园社区的绿色账户项目社区全覆盖等。这些新模式和新理念没有公众的积极广泛参与只能是“空中楼阁”。从这个意义来看,我国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我们当下的绿色社区建设的理念认知、热情和积极性整体上正趋于一种良性化和科学化发展。
(二)我国绿色社区建设的问题分析
抛开以上部分经验客观看待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设,限于时间短暂、理论初步探索、经验不足、实践模式不成熟等原因,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设依旧存在着很多复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都限制着绿色社区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首先,绿色技术支撑绿色社区建设力度不够。当前的绿色社区建设还仅停留在社区的绿化美化和社区的环保与节能层面,更高层次的社区生态化、低碳化、有机化建设还远远不足,比如绿色建筑规划与布局、社区生态有机体构建、社区绿色系统项目推进等都有很大差距。而这些都离不开绿色技术体系的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面对我国核心技术的欠缺,尤其是绿色技术研发与运用的滞后和被动,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技术支撑绿色社区建设问题还有很大难度。由于绿色核心技术的缺失、绿色普通技术的滞后,许多绿色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比如生活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废旧塑料分选技术、厨余垃圾处理和再生利用工艺成套设备制造技术等,对我们构建自己的绿色技术体系构成一定阻碍。缺少必要绿色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支撑,绿色社区建设任重道远。
其次,组织管理保障绿色社区建设依旧不强。一是绿色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及全国性组织领导仍旧缺乏。分析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和媒介报道,除去环保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或单独或联合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并进行一些宣传外,鲜有其他部门涉及绿色社区建设。虽然国家层面在许多会议及文件中提及绿色社区建设,但并未将其视作一个独立的研究和建设领域。因此,不仅有关绿色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还较为欠缺,而且国家级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或组织也迟迟没有出现,这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的开展创建绿色社区行动的要求相去甚远。二是绿色社区建设的基层组织管理模式与经验有待健全并提升。就我们目前推进的绿色社区建设系列活动和实践水平及效果来看,真正体现绿色社区内涵本质的模式与经验寥寥无几,多数仍停留在“环境绿化美化、垃圾有序规整”等建设层面。这与绿色社区理念认知不够深入、建设经验缺乏有很大关系,也与我们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此外,绿色社区建设基层组织管理不完善、保障力不够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绿色社区基层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类似居委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的领导与管理机构模式很难成立的话,业主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及治理模式也是可以参考与借鉴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类似的绿色管理组织并未出现。这不仅限制了基层绿色社区建设的统一推进,而且对已有绿色社区的日常管理与组织领导都造成一些麻烦和困难,严重制约着绿色社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再次,绿色文化影响绿色社区建设作用还不明显。除了政策、制度机制、组织领导层面的设定与实施,文化维度的绿色文化持续影响和引导对于绿色社区建设同样重要。然而,如何营造新时代的绿色社区文化,怎样去宣传和传播这种文化,并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如何发挥其持续长久的影响作用,各地的探索还很不够。社区绿色文化的营造与功效发挥仅靠简单的口号宣传、标语设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科学理念认知支撑下的主动接纳、广泛认可和积极发扬。从这个意义来讲,当下的绿色社区文化建设还远远不够,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三、新时代我国绿色社区建设的完善举措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新的文明理念与实践模式,而作为民众基础生活载体的社区同样需要新的生活理念和模式的科学指导与时代推进,即绿色社区的理念推广与实践建设。针对目前我们在绿色社区认知与建设层面的诸多问题,对其不断进行完善就成为联系绿色家庭和绿色社会建设的绿色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具体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生活维度的现实要求。具体来看,可以从软硬件两方面综合施治。
(一)夯实绿色社区建设的硬件基础
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先要筑牢其硬件基础设施。这是创设绿色生态环境与氛围的前提条件,也是顺利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更是保障绿色社区长久持续存在的显性标志。
首先,要将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原理融入社区住宅的户型设计、建筑选材及整体布局中。一是把多样化的户型设计及整体布局风格,作为绿色社区构建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的原则,因为这符合生态学原理中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特点,也有助于社区的稳定。二是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原理指导下选择住宅建材,充分体现采光、通风、冷热、美化、绿化、稳定持续及其他相关生态工程原理所要求的科学建筑结构,赋予建筑以更持久、更多的生命活力。尤其是健康环保、低碳绿色的建筑和装修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可以实现人体健康追求、室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社区环境营造、自然资源环境节约等目标,是生态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学理念和绿色环保逻辑在建筑家居领域的充分展现。而这也会在无形之中慢慢培养和塑造社区居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思维,从而起到协调配合、有效补充社区生态环境教育的作用。
其次,以绿色功能区划为指导逐步完善社区各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社区建设涵盖社区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十分广泛的内容。因此,应依据绿色社区系统空间构成的功能区划,并综合考虑各构成要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完善各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有效区分并合理规划商业类和社会公益类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超市、银行、理发店、旅馆等商贸金融设施,及家政服务介绍所、医疗诊所、药店等社区服务设施和医疗保健设施,将“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生态清洁”等绿色生活理念逐渐融入其日常经营与管理中去;做好绿带绿地、公园广场、活动中心、健身房等社区生态绿化设施及休闲运动设施的规划布局及日常维护等工作;对于生活废弃物和垃圾的处理、公用通信设备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及居委会、物业、保卫等社区管理配套设施,要做好现代绿色科学理念及技术因素的融入、普及和推广,依靠理念提升和科技投入拓宽其绿色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对于社区内各类型学校、书店、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馆等科教文化设施,要发挥其在绿色生活理念与方式领域的宣传教育、培训学习和引导影响等作用。总之,绿色社区系统设施构成都应有其特定绿色内涵,要严格按照相关绿色功能区划做好规划布局与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绿色社区的绿色公共服务中心系统建设。这是建设绿色社区的物理硬件设施基础。具体来看,要逐步提升新能源在绿色社区建设进程中的数量和占比;要积极支持与推广节能灯、节水龙头、绿地喷灌器、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节水、环保设备的选购及使用;社区的绿化和美化,要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和既有方式传统的束缚,可以用屋顶绿化、侧墙绿化、建筑间“牵手”绿色等现代多元化立体化绿化方式进一步扩展社区绿化的范围与空间;社区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处理,要更多运用低碳循环技术、可持续回收利用技术等手段予以解决,必要时可以研究并建立社区内部的绿色清运系统。所有这些,都旨在逐步构建并完善绿色社区的绿色公共服务中心系统及其内容构成,尽可能实现社区有机系统的整体最优化演进和内部循环最大化发展。
(二)创设绿色社区建设的软件环境
硬实力固然重要,软实力的功效发挥也不容低估。建设绿色社区也要兼顾软硬实力的统筹协调。在一定意义上,绿色社区建设的环境水平高低、氛围优劣程度等软件条件更能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活理念与方式方面的推进成效和现实效果。因而,在夯实绿色社区建设硬件基础的同时,也要积极创设绿色社区建设的软件环境和氛围,从而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化与提升培育丰厚的沃土。
首先,塑造和培育社区绿色共同体理念。一个社区不仅仅是地理空间区位上的多个家庭简单聚集,更有着政治、社会、文化乃至情感认同与归属层面的共同体意蕴。而随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社区又扩展了这种共同体的生态环境内涵。所以,绿色家庭及其共同体构成之上的绿色社区构建必须积极塑造和培育一种社区绿色共同体理念。而要实现这种社区绿色共同体理念的塑造和培育,有两方面的工作不得不做。一是以和谐化的邻里关系谋求社区绿色共同体理念共识。从“千金买屋,万金买邻”到“社区是我家,美化靠大家”,都揭示了共助、共建、共享的和谐邻里关系与氛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区绿色共同体理念共识的谋求首先建立在彼此尊重和信任、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和谐化邻里关系基础之上,并以此为纽带逐步实现理念共识的积聚与扩展。二是用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组织认同等社区认同体系内容逐步强化社区绿色共同体理念。在网络信息社会下,传统的社区隔阂与闭塞正在被消融。而随着业主委员会这一现代民主自治组织形式的发展和壮大,以及网络信息社会催生的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社区在组织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等区域认同体系方面的强度在显著提升。面对近来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及其造就的严峻生存发展环境,这些方面的认同内容客观上更加有利于社区绿色共同体理念的接纳与强化。而要实现以上社区认同体系内容向社区绿色共同体理念的转化,必须在生态环保信息公开与共享、组织构建、相关议题设置及参与渠道安排等方面下功夫、做工作,进而最大程度挖掘社区认同体系对社区绿色共同体理念的促进和强化作用。
其次,大力推进绿色社区绿色文化的建设。文化的作用重在影响、塑造、引导及培育(也谓教化),绿色社区的绿色文化建设也要遵循此道,并尽快形成绿色社区建设的良好风气和有利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绿色社区科教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完善程度。文化因素及其影响并不能通过空气自行传播,需要有一定文化设施、场所及载体的空间创设、环境氛围营造和物质呈现。所以,要在社区学校、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阅览室、社区网站等科教文化设施及场所充分发挥绿色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引导力,不断培育和塑造民众的绿色意识及绿色思维,并提升民众的绿色素养,引导大家为绿色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绿色智慧和绿色力量。二是丰富和拓展社区绿色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和生态智慧进行充分挖掘,逐步塑造和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和“人——自然——社会”的有机整体世界观。此外,要将现代社区绿色教育常规化和常态化。可以将社区绿色教育融入社区学校教学、社区各类文化活动创建和展示中去,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绿色知识培训,让他们在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中自发提升其理念认知及实践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绿色社区、绿色文化这一软实力建设,会在无形之中构建起绿色社区建设的绿色化、生态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环境与氛围,是助推绿色社区建设的又一重要力量。
再次,不断完善和强化绿色社区的领导与管理。建设绿色社区,涉及方方面面的事项,需要统筹协调多种关系并统一解决诸多难题。必须对绿色社区的统一领导与综合管理进行不断完善与强化,从而保证绿色社区建设有条不紊推进。一是建立绿色社区建设的统一领导机构,其功能和定位是统筹协调、综合处理绿色社区建设进程中的相关事项。二是绿色社区的综合管理是一种多主体广泛参与的管理体系。社区所在行政区划的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或普通人員、居委会负责人、业委会(有的地方成立家委会)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人、普通民众代表及其他民间组织的负责人等都可以申请并进入这一管理机构中来,明确内部分工和职责,对绿色社区施行综合治理。三是积极培育绿色社区治理的辅助队伍。如培育绿色社区志愿者队伍、绿色社区特派督察员队伍、绿色社区跨社区交流员队伍建设等,他们在绿色社区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