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研究(下) |
范文 | 综合考试研究课题组 三、应用 (一)历史学科应用能力的概念 历史学科的应用能力,是指人们站在一定的思想政治立场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构建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 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我国中等学校的历史课程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指人类史。人们通常认为,作为人类史的所谓"历史"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客观历史,即人类迄今为止所经历的发展过程;其二是主观历史,即人们对于客观历史的认识。主观历史以历史学为主要形式,是人们对于客观历史的认识;反之,客观历史则是历史学的认识对象。 历史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其研究对象--客观历史--具有实在性,即是说,在迄今为止的过去,人类确实存在着,并确实从事过方方面面的社会活动。然而另一方面,历史学又与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有所不同。稍加思索我们就可以知道,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和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如雷电现象、氧化、蒸发和通货膨胀、刑事案件、家庭结构等--就存在于现实之中,研究者因此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实验和调查来对它们进行研究。历史学则不同,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各种客观历史现象虽然在过去确实曾经存在,然而却如奔腾的江河,一去不返。我们无法再目睹赤壁大战的壮观场面,也无法再聆听林肯关于废除奴隶制的动人演讲,客观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是前人历史活动的遗迹--文物建筑、图画雕塑、文字记述、口碑传说和音像资料等。这些表现为文物建筑、图画雕塑、文字记述、口碑传说和音像资料的历史遗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史料。人们利用史料撰写的历史著作与史料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史著也同时可以被当作史料。 这样,历史认识就具有了不同于其他一些学科的独特之处,这就是:研究者(认识者)不能直接面对研究对象来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判断,而只能通过以往历史活动的僵化遗迹--史料--来恢复客观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且这种客观历史的本来面貌并不能在实际上得到恢复,而只能在研究者的头脑中得到恢复,然后再由研究者通过语言文字等符号将之传达给他人。这样,史料和认识者(研究者)的思想构成了历史认识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方面,史料是认识者借以构建历史事实的材料,没有它,历史知识的大厦就无从建立,历史认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另一方面,认识者(研究者)的思想则是他们赖以构建历史事实的工具,没有它,史料就只能是一堆僵死的、没有意义的东西。历史的认识者(研究者)只有以自己的思想作为工具和武器,来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批判、整理、综合,才能赋予僵死的历史遗迹以生命力,使之重新展现为活生生的历史过程。 明白了上述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历史认识者主体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在这里,治史者头脑中积累的各学科知识为历史认识提供了角度,提供了武器和工具。人们越是具有广博深刻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越能多角度、令人悦服地解释各种历史现象,越能科学地揭示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越能深刻地洞察隐藏于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本质,越能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因此,作为历史学科应用能力的历史阐释就体现为一种综合能力,一种治史者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以及其他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理解和阐释历史的能力,一种将其他各学科知识同历史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对于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来说,作为历史学科应用能力的历史阐释主要同以下几个领域的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观察历史是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为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提供尺度和坐标,为我们分析微观和宏观历史现象提供基本角度和理论范畴,为我们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提供思想武器。 第二,经济学知识。社会经济生活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层面,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各种生产关系、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内容、特点,对于各个民族历史上农、工、商等各种产业的发展概况,对于各个国家历史上发生的各种金融和财政问题,只有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才能进行把握和剖析。 第三,政治学、法律学、军事学知识。包括革命、改革在内的政治斗争和各国家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战争,构成了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层面,也构成了我国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主要内容。分析和把握这些政治活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有关阶级阶层、政党政派、集团个人的功过得失,全都要我们具有一定的政治学、法律学、军事学知识。 第四,文化学知识和科技知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于中国和世界各国历史上的各种文化和科技成就以及文化思潮、科技浪潮,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学知识和科技知识,才能正确把握其内容,了解它们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以及它们对于各个历史时代的经济、政治、军事和人民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第五,时事知识。历史与现实同属一个不可割断的时间链条,历史是现实的前奏,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有许许多多的历史问题直至今天仍没有解决,仍有它的现实形态;反之,也有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有着它们的历史根源。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经济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社会、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只有对于时事有较多的知识,才能更加敏锐地把握历史的脉搏,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种历史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第六,地理学知识。人类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地理环境构成了人类历史活动的舞台,制约着人类的历史活动范围和方式。对于不同民族、人群之间联系与交往、冲突与战争、文明普通性和特异性的阐释,全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正因为如此,历史学与地理学从来密不可分,只有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知识,才能正确地进行历史阐释。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的高中学生,通过在校期间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学习以及业余自学,对于上述各个领域的知识均已有所接触,有所掌握,将它们融会在一起,形成了相关的知识结构。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所包含的历史学科应用能力测试,即要求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来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尽可能正确、全面、深刻的阐释。 (二)历史阐释的常见内容 客观历史作为人类社会以往的整个发展历程,领域广阔,内容丰富多彩,然而历史学科对于客观历史的把握形式,却相当简单和清晰。这些把握形式作为历史学范畴的几种基本类型,同时也就是我们进行历史阐释时经常涉及的学科知识内容。大致说来,这些历史阐释内容可以分为五类,兹简要分述如下。 1.人物。 历史是人的活动,人是历史的主体,没有人的"历史"是不可想象的。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史学充分重视重要人物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从事重要活动,做出杰出贡献和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如孔子、秦始皇、成吉思汗、孙中山、莎士比亚、牛顿、拿破仑、希特勒等,数不胜数。这些重要历史人物都可以构成我们进行历史阐述的对象。 首先,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业绩在史料记载(包括教科书叙述)中往往是分散的,历史学科的各种考试可以选择特定角度,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连贯的阐述。如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历史活动贯穿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是历史阐述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对于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贡献和历史地位做出分析评判。在历史学科中,这种评判既是一种事实判断,具有客观性,又是一种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其结论如何不离开对于史实的叙述,同时又同评判者的立场、观点紧密相连,往往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例如,秦始皇有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同时又曾实行残酷的暴政,两者孰为主、孰为次,相互关系如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史观看法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如果能够依据历史事实,运用唯物史观做出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就是一种很好的历史阐述。 2笔录、事态。 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通过做事情来创造历史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历史就是无数事件、事态在时间链条上错综复杂的集合。所谓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而所谓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域,曾发生过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如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辛亥革命、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等等;也出现过许多历时长长短短的事态,如百家争鸣、唐朝藩镇割据、洋务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等。所有这些历史事件和事态,都构成了历史阐释的重要对象。 首先,各种历史事件和事态的发生原因或背景。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或事态都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都具有各种在时间链条和空间范围中或近或远的原因。不过各种史料对于这种原因或背景的记载,一般来说是分散的、间接的;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历史著述的有关记述即使比较集中、比较直接,但相对于各种考试试题的具体提问角度来说,往往也仍然是分散和间接的。这样,就需要我们以自己的各种现有知识为工具,根据著述需要或考试要求来对分散的史料记载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对一定历史事件或事态的原因、背景提出具有说服力的阐释。例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具有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复杂原因,包括革命前几个世纪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第三等级同特权等级之间的社会矛盾、波旁王朝的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等。这些原因分属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在时间上或近或远,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只有将它们全面地、逻辑地、有机结合地进行阐释,才能使人们对于法国大革命获得深刻的理解。 其次,各种历史事件和事态的发展过程(或主要内容)。各种历史事件和事态的过程或内容一般来说都是十分复杂的,史料对于它们的记载也同样是十分分散、零乱甚至彼此相互矛盾的。于是,要了解它们,就必须进行历史阐释。考生须借助于自己的主体思想和知识,对各种有关记载进行分辨、分析、整理、整合,方能为人们描绘出一个历史事件或事态的大致过程或全貌。例如,发生于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历经几十年,包括外交、外贸、军工、经济、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各种内容之间且存在着因果、时空、人事等复杂关系,各种考试可以要求考生做综合论述,也可以要求考生做分析性论述(如洋务运动中的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的关系等)。这些论述都不可能凭据对历史记忆的简单复述来进行,而必须是一种阐释,即考生运用自己理性工具和现有知识结构来对有关历史记载进行分析加工的再创作。 第三,各种历史事件和事态的影响。各种历史现象不论是在时间维度上还是在空间维度上都存在着普遍联系,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事态的发生,都必然历时态地在时间链条上产生影响,共时态地在空间范围上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往往是隐蔽的,在史料记载上是分散的,有待于治史者去揭示。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及其结局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欧洲政治、军事格局和英、法、德等国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的任何一条线索,都可以构成历史阐述的对象,都可以在考试中要求考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归纳和揭示。 3比禾搴妥橹、机构。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在历史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自然形成的血缘、地缘和业缘群体,也存在着许多由人们自觉创立的组织、机构和政权。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种群、民族、社会阶级、职官、政府机构、政党、社团以及其他各种经济、政治、军事结合体,均属于这里所说的群体和组织、机构。例如,半坡氏族、西域都护、太平道、吐蕃、大顺政权、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江南制造总局、中国同盟会、南京临时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雅各宾派、第一国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七十七国集团等。所有这些群体和组织、机构、政权,全都同历史人物、事件一样,构成了历史阐释的重要对象。 首先,历史上的各种群体和组织、机构,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同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之间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内在联系。这种复杂的相互联系,一般较为隐蔽地散见于各种史料记载,需要治史者去考辨和揭示。各种历史学科的考试试题也可以规定特定角度,要求考生阐释历史上一定群体或组织、机构出现或创立的背景。例如,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并以此为组织形式发动了黄巾起义,而这件事情的发生就具有复杂的背景和原因,其中包括东汉豪强地主经济的腐朽,外戚和宦官的专权、腐化,乃至可以远溯至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的影响等等。如果试题要求这样阐释东汉末年太平道的产生,那么考生显然不可能仅仅通过对个别历史记忆的简单复述来作答,而必须对自己掌握的东汉时期乃至此前中国历史的有关知识进行梳理、分析和综合。 其次,历史上的各种群体都可以从一定角度予以性质的定位,各种组织机构都具有其特定性质或功能、职能。所有这些,史料记载一般来说不可能给予我们完整的现成答案,而需要治史者以一定的理论和概念体系为工具去发掘整理有关的史料记载,才能做出正确的阐释。对于教科书中已经做出过的记述,考试试题也可以变换角度或提出特殊规定,要求考生做出阐释。例如,对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虽然一般教科书对于其成立的时间、性质和组织机构概况大都做出了静态描述,但历史学科的考试仍可以要求考生结合动态的历史过程,来对这一组织的性质、活动和影响做出阐释。这样一种阐释,有可能涉及"二战"结束后直至目前的世界历史。 4敝贫取⒄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社会群体内部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经常形成某种能够用语言文字明确表达的、具有约束性的规则,即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例如,井田制、科举制、八旗制度、中日《马关条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国民党一大确立的"三大政策"、《权利法案》、凡尔赛和约、洛迦诺公约、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这些也同属于历史阐释的重要对象。 首先,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看似僵化的规则,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凝聚而成的。或者说,在它们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政治军事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通过对于这些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具体内容的分析,便可以揭示它们的创立者、制定者、签订者的愿望、利益以及他们同其他社会政治主体之间的各种政治社会关系。例如"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就可以反映"二战"后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情况,可以反映美国为谋求自身国家利益所采用的手段,以及美国与欧洲、与苏联的关系。有鉴于此,历史学科的考试试题就可以要求考生透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内容来阐释"二战"后的美国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或国际关系。 其次,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往往存在着沿革变化过程,存在着文字规定与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差异。由于这种过程和差异一般持续于较长的时间段,所以有关的史料记载和史籍记述中往往十分分散和间接,这就需要治史者加以阐释。例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它始创于隋,后来在唐、宋、明、清均有所变化,唐推重进士一科,明清实行八股取士,最终在清末被废除。科举制度的这种沿革过程,在各种通史著作和教科书中,一般散见于中国古代各朝代历史和中国近代史的记述中,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梳理,是一种很典型的历史阐释。再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政府组织形式和公民权利,但直至1914年被袁世凯废除,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行。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和研究中,分析这种制度设计和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同一和差异,以及两者之间出现差异的社会政治原因,也是一种很典型的历史阐释。 5崩砺邸⒓际酢⑽奈锲骶摺⒐こ探ㄖ和书籍文献等人类文化成果。 人类动态的文化创造活动,在历史上总会凝结为各种静态的成果,如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各种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例如,中国历史上的青铜器、《诗经》、都江堰、万里长城、犁耕法、地动仪、《授时历》、《红楼梦》、《海国图志》、《天演论》、"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世界历史上的《蒙娜丽莎》、《哈姆雷特》、"日心说"、蒸汽机、《共产党宣言》、电灯、内燃机、有线电话、无线电通讯、飞机、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所有这些,乃是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结晶,对它们加以阐释,可以使得历史上的人类文化创造活动得到复原。 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和书籍文献等人类文化成果,一般不能仅仅被视为是某些个人的专利,它们往往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前人创造活动的总结和升华。因此,通过对它们进行历史阐释,可以将我们带到它们得以产生的那些时代,可以使我们发现那些时代的精神,发现那些时代的要求,发现那些时代人们对于大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水平。总之,可以使我们发现活的历史。例如,以《蒙娜丽莎》、《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文学、艺术作品为窗口,我们可以发掘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甚至可以进一步发掘出世俗社会与基督教教会、兴起中的资本主义同没落中的封建主义之间的社会矛盾;通过对于万里长城的历史阐释,既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具有何等高超的建筑水平,说明秦王朝在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时具有何等巨大的动员能力,同时也可以反映当时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反映秦朝滥用民力造成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秦末农民起义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再如,明清时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小说、戏剧,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通过对它们进行阐释,同样可以发现那个时代的时代风貌乃至经济、政治关系和社会矛盾。各种历史学科的考试可以要求考生进行诸如此类的阐释,从而测试他们的历史学科应用能力。 (三)历史阐释的常见形式及举证 在普通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作为历史学科应用能力的历史阐释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根据试题的特定要求,对于某种单一的、个别的历史事实(如人物、事件、制度、组织等)做出阐释,展示其具体的内容和过程。这种阐释,可以直接依据史料进行,在试题形式上体现为材料解析题;也可以依据平时所学知识进行,在试题形式上体现为问答题。 例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于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美国代表提出:中日先于1915年就山东问题订约换文,1918年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须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或按照中日协定条件,或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 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很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 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分析:这道材料解析题要求考生对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进行阐述,内容须包括这种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求考生对这种外交努力做出简单评价。其答案要点是: 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 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 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 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 2. 根据试题的特定要求对于历史事实进行概括和归纳。所谓概括,是指对于某些在时间或空间上较为分散的历史现象进行选择和分析,进而对之做出简单明了的表达;所谓归纳,是指对于某一类反复出现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从一定角度为之抽象出某种共性特征。这种阐释,可以直接依据史料进行,在试题形式上体现为材料解析题;也可以依据平时所学知识进行,在试题形式上体现为问答题。 例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分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文化灿烂辉煌,其具体原因有许许多多,其表现事例也有许许多多。这道问答题要求考生首先透过这些具体的原因和事例,对于唐文化繁荣的原因和特点(表现)做出简要的概括,然后再结合史实对于这种概括进行说明。其答案要点是: (1)原因。概括说明: ①政治稳定,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 ②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了盛世景象。 ③对外开放,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特点和历史地位。概括说明: ① 全面繁荣(有杰出成就的各领域)。 ② 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表现)。 ③ 世界领先(领先于世界的项目)。 ④ 影响深远(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的事例)。 3.根据试题的特定要求,对于某些历史事实(包括历史事件、事态和制度、政策等)在时间向度上的发展沿革做出阐释。 例题:简要说明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 分析: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法国历史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或大或小、或明或隐的变化,本试题要求考生对于其中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方面的变化进行阐释。其参考答案是: 1789年前的法国是个封建国家,经济上以农业为主,资本主义还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19世纪前期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步代替手工劳动,工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社会后果是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关于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主要不同之处的答案要点从略)。 (后面所举"唐初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一题,也属于这方面的例题。) 4.根据试题要求,对某些具有一定时间、空间或逻辑跨度的历史事实进行比较,阐释其异同。"异"和"同"是对立统一的,只有从特定角度看具有相同性的事物,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才有意义;反之,也只有彼此不同之间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才能够选择一定角度来谈它们的相同性。搞清楚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第一,当我们进行历史事实的比较时,首先要注意试题所给定的比较基础,也就是说:在比较历史事实的差异性时,首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在比较历史事实的相同性时,首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性。第二,任何比较都不可能是整体的比较,而必然是局限于一定角度的比较,在进行比较阐释之前,必须注意试题对于这种比较角度所做出的规定。对于历史学科应用能力的考查来说,比较阐释是一种经常被运用的形式,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中都经常可以见到。 例题1: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救亡主张不尽相同。例如:维新派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说:"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帖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回答:对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维新派和义和团持何种不同观点?两种观点各具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分析: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均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是属于同一空间领域、同一时间阶段的历史事件,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种逻辑跨度,即主体不同。这两个历史事件首先具有相同性,即同属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运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将它们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必须紧紧抓住"爱国"这个问题,在与此相关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参考答案是: 维新派认为当时造成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贫弱,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义和团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 维新派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社会改革,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求得富强和独立;但它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主张正面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其局限性在于它不包含进行国内社会改革的内容,还带有蒙昧迷信和笼统排外的倾向。 例题2: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分析:郑和下西洋和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分属于不同的空间领域,但在时间上十分接近,前者是在15世纪前期,后者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叶。这一时期对于中国来说,是封建制度总体上趋于衰落的时期,对于西方来说,则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这决定了在进行比较时,必须紧紧抓住郑和下西洋的封建性质和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的资本主义性质这个中心点。答案要点是: ①目的与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 ②历史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③原因: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5.根据试题要求,对于一定历史事实的原因(背景)和影响进行阐释。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分析一定历史事实的原因或影响,实际上是将这一事实作时间链条上的双向延展。对于历史学科应用能力的考查来说,这种阐释也是一种经常被运用的形式,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中也都经常可以见到。在各种试题中,对于一定历史事实之原因、背景或影响的阐释,往往都不是单独进行,而是同对这种事实本身的阐释结合进行的。 例题1: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分析:本题要求在对我国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繁荣和科技发展停滞这一历史事实本身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社会原因做出阐释,答案要点是: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曲繁盛,京剧形成。"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带新的画风。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明朝中期以后,一方面,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例2:简述唐初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分析:本题要求在对唐初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其主要趋势进行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原因。答案要点是: ①演变过程: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捐或布代役;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明中期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征银;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地丁银",废除人头税。 ②演变趋势:以银两代实物,赋税中货币比重加大;征税从以人丁为主要标准变为以地产为标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 ③演变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农民的反抗斗争;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 (除这两道例题外,前文所举"对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进行比较"一题,也要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可以参考。) 6备据试题要求,对各种历史事实、历史人物以及史学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或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种类型的历史阐释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第一是"有据",即评价不能"空对空",而必须依据和结合历史事实进行;第二是"有理",即评价不能模糊含混、自相矛盾,而必须旗帜鲜明,能够自圆其说。对于历史上的各种人物、群体、组织、机构、事件等等进行评价必须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也就是说,必须看到它们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必须将它们置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中去理解。此外,各种历史事实一般都具有两面性,进行评价时要注意避免片面性。 例题1: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首先阐释一个具体的历史事实--唐代前期统治者在用人方面的不同做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般性的经验教训。其答案要点是: 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和考核,任姚崇、宋瞡等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例2: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一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于在洋务运动评价问题上的两种史学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答案是开放式的,只要有理有据,考生可以同意试题中所列举的任何一种观点,也可以另外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如何提高历史阐释能力 在这一问题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记忆、熟悉历史事实。历史阐释归根结底是对历史事实的阐释,所谓沿革、原因、影响、教训,说到底也同样是历史事实;所谓概括归纳,所谓分析比较,归根结底也都是针对历史事实而言。因此,离开对于历史事实的记忆和熟悉,就谈不上历史阐释。 第二,注重理论思维的训练和各种知识的积累。前面我们已经说明,历史阐释是治史者以自己的主体思想作为工具和武器,来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批判、整理、综合,以此来重新展现已经消失了的客观历史过程。因此,治史者的理论思维能力越强,知识越广博,在进行历史阐释时视野就越广阔,眼光就越敏锐。 第三,注意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历史阐释是传达给他人的一种信息,不能停留在阐述者的头脑中。在目前历史学科的各种考试中,笔试是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才能取得历史阐述的良好效果,才能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责任编辑:林〓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