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批判到解释:美国何以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
范文 | 陈春东 鲁东海 关键词:美国,独立战争,史料,历史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35-05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曾说:“如果历史学家费尽心血把我们在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所取得的优势载入史册,并力图说明这种优势是在灾难重重的情况下获得的,那么,很可能,我们的子孙后代会说他们的著作是杜撰的、虚构的。”①美国之所以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难道不是因为自身的正义性和人民群众长达六年的浴血奋战吗?若果真如华盛顿所说,那么历史教科书上通行的观点就要被极大颠覆了。 由于诸多原因的制约,课堂中学生大部分时间以记忆教科书所提供的史实和结论为主,很难把史实和结论关联起来,独立地尝试历史解释。笔者在读到上述华盛顿所说的一段文字时,眼前一亮,觉得这是指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帮助他们在批判教科书观点的基础上建构自我解释的引子。 一、激疑与讨论: 怎样思考美国胜利的原因? 一个人口只有二百六十多万(1775年),工业发展还很薄弱,军事力量基本只有民兵,内部又矛盾重重的殖民地居然战胜了当时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最广大的殖民地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② 这是怎么回事儿? 联系华盛顿的言论,我认为可以激发学生思辨:一场战争真的可以仅凭人民的一腔热情和个别杰出领袖的领导就取得最终的胜利吗?华盛顿在引导我们向什么方向思考胜利的原因?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斗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当然是必要前提,但还不是充分条件。华盛顿是独立战争的统帅,同时也是一个实诚人,他实际上在引导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阅读与解释:怎样理解英国深层的逻辑? 大英帝国自16世纪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近350年间基本未败,唯独北美独立战争是例外。历史让英国的对手获得了一次胜利的机会。英国退了,虽不至完全喪失话语权,但毕竟退了。那么它究竟是遇到了什么无法逾越的困境,抑或出于什么样的国家利益考量,以致不得不退出帝国精心打造的北美十三州呢? 1.自由至上的文化基因 人类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思想先导和文化背书。因此,对一个历史行为的解释,不能只停留在风吹草动的表面层次,而是要回到行为本身所蕴含的传统中去,这样才能看清行为的真正来源。 英国将自己定义为一个由自由的个人组成的共同体,把自己的历史说成是“一部自由的历史”。英国人深信自由是所有不列颠人的共同传统,深信不列颠帝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由储藏地……不列颠式的自由思想推崇法治,坚持一个人拥有在其所居住的社区认可的立法下生活的权利。 ——[美]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 材料向学生展现了一个崇尚高度个人主义的自由英国。这种“自由”经过历代英国人不断重申、捍卫,已经内化为每个英国人都深信不疑的民族传统,甚至已然固化为大不列颠庞大帝国的文化底色和自有基因。根深蒂固的自由情结由内而外、由此及彼地散发开来,自然转化为对北美人民追求自由权利的一种情感认同。英国著名政治家埃德蒙·柏克在《论与美洲的和解》演讲中认为,北美的问题可以从“自由的原则”中发现力量和目的,在英国和美洲的帝国纽带中实施具有同样权利和自由的统一,并据此描绘了一个基于自由的实质性的帝国蓝图:“我持有殖民地,是靠亲密的感情,它来自于我们共同的姓氏,共同的血缘,相似的权利和一体的保护。它们似纽带,虽轻如风,但硬似铁链……只要你尚有智慧,能把本国的至高权威,一直持作自由权的庇护所,持作供奉我们共同信仰的圣殿,则英国之自由宗教所拣选的种族所特选的子民,不论身处何方,必把他们的脸转向你。”①可见,当时英国内部确有美洲民众的支持者,柏克深知,在英国与美洲的和解上,困难重重,主张英国应彻底放弃“无条件”服从的要求。 2.血脉相连的共生关系 教师通过对北美独立战争历史进程的简要介绍,可引发学生的思考:北美独立战争过程虽然艰巨,但似乎并不惨烈,几乎找不到伤亡惨重的激烈战斗,著名的约克镇大捷双方共计死亡244人,这不太符合人们对生死存亡敌我之战的普遍认知。那么,这一现象合理解释的落脚点在哪儿呢?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不是一个整体,而是渐次建立的13个具有政治和社会整合功能的实体,其政治和法律地位在特许状中有明确的界定:各个殖民地都是由英王创设的“法人和政治实体”或“永久政治实体和法人团体”……这一规定实际上承认了殖民地在法律上和母国是平等的。因此,根据特许状而建立的殖民地,乃是由英国人定居、英国人统治的海外殖民地,而不是英国人统治其他民族的被征服地。 ——摘编自李剑鸣:《英国的殖民地政策 与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② 该材料的运用,可在澄清学生对“殖民”一词认知误区的基础上,帮助其厘清英国和北美之间的渊源,以解学生之惑:北美殖民地和通常语境下殖民地的性质完全不同,它是英国人建立和统治的海外领地,拥有和英国本土的地方政治单位同样的政治地位,不存在异族统治问题。因此,北美独立战争其实是英国治下一脉相承、日益壮大的海外领地脱离本土母国的政治分离运动。在这一视角下,北美独立战争进程的“诡异”就可以得到合理化的解释:血脉相连的亲缘关系,让战争双方始终保持了一份理性和克制,避免了大量可能出现的血腥屠杀,也为后来双方的快速和解留下足够的斡旋空间。 3.和平渐进的政治传统 文化相通和血脉共生虽然使我们获得了上述英国行为背后的情感逻辑支撑,但文化、亲情和血缘从来就不是政治决策的底线,其国家行为背后肯定还应有各种各样更为深刻、有待解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英国为后世提供了一个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适用规范,即在政治斗争中应该努力实现零伤亡,革命能不流血就不流血……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暴力革命,无疑是所有解决社会问题的策略中最不经济的一个策略……要避免这种最不经济策略的出现是双方的事情,它的精髓是妥协而不是暴力对抗,双方必须做出让步,鱼死网破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大国崛起:英国》 英国自光荣革命始就形成了一种和平渐进、互利共赢的务实政治传统,这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而是他们在斗争与协调、变革与传统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道路。因此,光荣革命的“真正‘光荣之所在,并不是为了保证它的成功只使用了最低限度的暴力,而是在于,这次革命的解决方法为后世的英格兰人民找到了一个避免使用暴力的办法”。①这种“稳而不滞,变而不剧”政治惯例的延续既有助于英国稳定有序的发展,也成为其解决国际国内政治纠纷的行动指南。 4.适时而变的殖民政策 从16世纪到19世纪,英国的商业政策一直受到重商主义思想的支配。 重商主义的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在海外寻找殖民地来延伸国家所统辖领土的主权范围,扩大本国商品所需要的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所需求于美洲的……一个销售其毛织品和其它工业品的市场,以及一个能提供其以前必须从别国进口的原材料的供应地。”②大英帝国需要北美承担的仅仅是保持与英国商业上的依赖性和经济上的互补性。为此,英国对殖民地采取武力胁迫下的贸易垄断统治政策,但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使英国人开始直面如何有效、低成本地统治治下殖民地的问题。工业革命的发生为帝国力量布局、实施方式的反思和重构提供了契机。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英国工业生产能力,在棉纺织方面:1812年,英国一个纺纱工的生产效率相当于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前的200倍;在重工业方面:从1788年到1840年,英国生铁的产量由6.83万吨增至139.64万吨……工业革命也改变了英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得以提升,工业资本家成为英国资产阶级的主体。因其经济实力更强大,与海外市场的联系也更密切,因而积极主张以“自由贸易”的方式进行扩张。 ——摘编自卢玲玲:《近代英国 “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影响》③ 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的提高让英国信心大增,不再迷信武力的唯一性和排他性,从中逐渐看到了比武力征服更加经济高效的统治方式:“只要开放,以及没有干预,市场的霸权就属于拥有制度优势及其派生产业优势的一方。另外,只要保持全球交通渠道的畅通,允许货物和资金根据这种优势选择流向,也没有必要对目标市场和货源实施任何行政、军事层面的控制,并且支付由此产生的庞大资金和人力成本。”④这时,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开始彰显,为这种仿若不切实际的“想象”提供了一个在实践层面表达的空间,各种表达与探讨带来的多元视角不断动摇着人们对帝国维持方式的信念。“不管未来如何,在北美战场已经精疲力竭,面对欧洲及世界其他战场,英国人相信至少放手没错。因此约克镇虽然没有耗尽英国继续博弈的资本,但是商业理性告诉英国,这种血本无归的拼搏除了赢得一点面子之外毫无意义”,⑤适时放手才是明智的选择。 1776年,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他认为重商主义混淆了财富和金银的概念,国家的真实财富并不以金银计量,而应以商品和劳动衡量,并首次提出劳动创造财富的重要观点,所以国家应通过贸易来扩大生产,而不仅仅是以限制贸易的方式获取金银。他否定了经济管制政策,主张自由放任;他强调社会分工,以保证每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都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摘编自[美]亚当·斯密:《国富论》 亚当·斯密强调自由贸易及资本在帝国中重要性的同时并不否定殖民地存在的必要性,认为殖民地仍是英国工业品的重要市场。这兼顾了英国各个当权阶层的利益,在英国引发了极大反响,为和平解决北美纠纷提供了理论支撑。社会思潮的变化也逐渐渗透到政治领域,其中以埃德蒙·柏克和小威廉·皮特为主要代表。小威廉·皮特更是亚当·斯密的忠实信徒,并将其理论付诸实践。一方面,他主张加强对英帝国殖民地的管理;另一方面,他主张根据殖民地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灵活的帝国政策,对加拿大问题的处理就是其中很好的一个例证。1783年小皮特任首相,1791年通过新法令,规定:“根据居民的成分将魁北克省划分为两个地区,英裔区和法裔区都可拥有自己的议会和理事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所要实施的法律。”①退让的同时也表明英国准备以一种新的方式对帝国进行管理。此后,英国政府开始将武力控制与经贸渗透相结合,改变单一的帝国殖民模式,可谓新殖民主义的肇始。为英国止息北美战争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5.着眼全球的战略調整 1763年,英国取得“英法七年战争”胜利,英国不仅获得大部分法属北美殖民地,还确立了在印度的优势,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传奇。但在享受全球殖民垄断贸易权益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接因此而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1778年起,由于美国独立战争转型成为英法全球战争,西班牙与荷兰又于1779年和1781年先后参战,英国成功征服北美的困难日增,也陷入了历史上最孤独的时期……1778年以后,英国海陆军不仅要对付北美,还得分兵保护英属西印度、地中海、非洲及印度属地。陆军在全球分散部署兵力,驻守安提瓜、牙买加、巴哈马群岛、米若卡、直布罗陀、西非戈里至印度孟买的广大帝国前哨站。 ——[美]安德鲁·杰克逊·奥肖内西:《谁丢了 美国:英国统治者、美国革命与帝国命运》 传统的观念把英国的失败简单归咎于外交失误,没有为其宿敌法国构建过去历次欧洲冲突中惯有的制衡。这种解释其实是建立在结果固定论基础上的主观化“后见之明”,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转换视角,以英国全球化扩张为出发点,就可以发现,这也许不是外交上的战略失误,而是英国不断殖民扩张所必然要面对的客观挑战。毫无节制的扩张所占有的庞大领地及漫长航线意味着不断增长的防务开支和安全压力。这种压力既有来自其他殖民国家的觊觎,更有来自殖民地本身内部日益增大的离心倾向。事实上大英帝国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就面临这样的双重困境。因此,聚焦于英国全球性海洋战略,英国止息北美独立战争应是出于现实全球利益取舍的考量,是大格局下牺牲局部以换取全局胜利的殖民战略调整,后来英殖民帝国的重新崛起也为这一猜想提供了间接例证。殖民力量调整后的英国在世界各地都收获颇丰,以东南亚为例,英属东印度公司自1786年起先后占领了槟榔屿、马六甲、新加坡,逐渐控制整个海峡地区,1826年正式将三港合并为海峡殖民地。此后数百年时间里,英国一直对其占主导地位。 历史过程的进行不仅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还兼有空间上的联系性。可见“时空是历史存在的方式,是历史的本质呈现,是认识历史的起点,重构历史和对历史的解释都离不开时空观念”。②因此,只有把北美独立战争放进时空构建的参照体系中前后比对观察,才会理解它不仅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是某种规律性趋势的注脚乃至象征——英国从此开始了自以武力扩张为主的第一帝国向以经贸渗透为主的第二帝国转变的进程,大英帝国在失败的废墟上完成了“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今天,大英帝国的辉煌早已不复当年,但这种挫折与失败下的远见、坚韧与承受依然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三、反思与总结:怎样培育批判解释的素养? 怎样才能建构起公正、合理、客观的历史解释?笔者以为至少应该遵循史料为基,问题为引,时空为框,多元为镜,理论为魂的解释路径。以本文为例,笔者首先通过展示针对性史料,生成冲突性问题,引发学生怀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跳出史家之窠臼,完成从“他见”到“我见”之生成,蕴养富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历史解释。其次,以时间为经,从文化起源、血缘关系、政治惯例、政策转变等多个视角帮助学生于时间之流的动态变化中追寻、勾勒、接续,穿越历史的纵深,追摹历史的运行轨迹,向学生呈现一幅跌宕起伏,鲜活灵动的历史画卷,丰盈学生的解释力。它们既独立成因,又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生动再现英国止息北美战争的内在理路及背后所蕴藏的历史价值。再次,以空间为纬,鸟瞰历史,与前文呼应,将孤立的历史联系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最大限度地还原并立体呈现那个宏大时代的全景画面,让学生在全球的宏观视角中体味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洞悉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最后,对原因的分析暗含唯物主义理论的渗透,如英国殖民政策的调整其实暗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而全球力量的重构也蕴含整体与部分、主次矛盾的分析方法,从理论的高度助推学生完成從复杂史实到系统结论的结构升华。 或许上述解释并不完美,但这不重要,因为思维探究的过程比最终的结论更有意义。通过这一思维探究,学生梳理和掌握了全球背景下英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动态演变过程,厘清和理解了相关史实之间先后顺序和内蕴逻辑,认识了制度传承之间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体察了时空框架下“大历史观”的历史探究方法。这一获得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素养和视野得到了提升和拓展,更为重要的是,从中汲取了一种增强历史解释素养和自我持续成长的方法和途径。笔者坚信,只要学生据此路径不断尝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阐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当被动成为主动,刻意成为习惯之刻,就是学生解释素养大成之时。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点探究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历史的“解释”与“再解释”皆源于问题的发现。那如何才能构建有意义的问题呢?笔者以为,丰沛的史料,缜密的逻辑,先进的理论是前提和基础。而要实现上述的三个基本要素,阅读提升是关键。教师要通过广泛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认识,拓展历史视野,丰富史料资源,强化自我的学科专业素养,而后借助通过史学阅读所获得的历史素材与历史认识以及最新史学思想和方法,对教科书或教学内容中那些貌似正确却又不太符合逻辑的结论产生疑问,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再转化为有效课堂学习资源,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服务。 【作者简介】陈春东,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鲁东海,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历史教师,扬州市历史“文心”读书会主持人。 【责任编辑:王雅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