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的若干思考 |
范文 | 张金国 摘 要:农业综合服务站是我国为振兴农村经济和促进农业发展所设立的农业服务事业单位。针对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中存在信息资源不集中、人才能力不完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速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管理机制建设等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行发展;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4-0032-01?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 ? ? 文献标志码:A 1? 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存在的不足 1.1? 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部分服务站存在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单一、资源收集效率低、传播和利用不足等问题,依靠上级部门统计数据与政策信息,缺乏有效的信息收集和传播手段,对市场真实状况不了解,信息服务能力缺失[1]。 1.2? 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在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由于人员能力不足,部分服务站难以发挥职能。服务站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低,对新技术与新管理方式理解不到位;能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的人员数量少,服务效率低下[2]。一些服务站管理不到位,部分人员享有编制但长期缺岗或被借调从事无关工作。 1.3? 管理机制不健全 服务站承担着行政管理和行政服务职能,如农业救灾、禽畜检验检疫、林业生产问题处理等。部分服务站缺乏合理的服务管理机制,服务积极性不足、办事流程繁琐。一些单位人浮于事,无法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责任划分不清晰,缺少对人员的考核激励[3]。一些行政审批事务往往需要当事人往返数次,办事流程有待改进。 2? 优化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的策略 2.1? 加速信息平臺建设 应加快建成农业信息平台,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首先,扩大信息收集渠道。服务站可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扩大信息收集范围,重点收集农产品价格趋势、产地与销售区域布局等信息。整理出具有市场客观数据支持的信息资料,供农民合理选择耕种作物。其次,建立综合交易平台。将现有服务平台发展为产品、技术、资金为一体的交易平台,为农民寻找具有潜力的农业新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项目投资。将本地区预期产出在平台中公示,提供产品预订服务,保障产品销路[4]。 2.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服务站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现代农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首先,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吸引农业专业毕业生回乡就业,招录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年轻人才逐步替换无法适应农业发展的服务人员。为技术队伍提供培训资源支持,鼓励现有人员通过进修等方式,完善专业技能。其次,规范人员管理。清查服务站占用编制、私自借调等情况。为基层政府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意识,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 2.3? 优化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服务管理机制,简化服务流程。首先,清晰划定岗位职责。服务站大多采取“1+3+n”的编制方式,即由1名主任负责服务站整体管理,若干技术人员从属于3名副主任。应细化管理制度,以划区方式分配岗位职责,由副主任统一协调片区内管理工作。将技术人员按照能力与特长分别对应片区内的具体服务事务,做到不重叠、不遗漏。其次,构建绩效管理机制。采取目标管理法,在年初制定整体工作目标,并逐一分解到各片区、岗位。采取动态管理,每月进行1~2次跟踪评价。再次,简化服务管理流程。改进工作流程,开通民意反馈渠道。构建民意监督体系,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实现高效服务。 3? 结束语 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人才和机制等方面。信息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人才是提供先进技术服务的前提,而良好的管理机制是形成长效服务的根本。应从以上3个角度加强建设,确保农业综合服务站对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翘楚.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J].奋斗,2019(4):60-63. [2]李作伟.东源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意义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14):259-260. [3]胡向东,王晨,王鑫,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8(2):86-93. [4]张树良.农业共营制新型体系模式的探究[J].新农业,2017(15):50-5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