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购买力平价视域下对GDP数据的思考
范文

    何慧慧

    

    

    

    摘 要: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得出近年来的中美GDP总量及人均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市场汇率下中国的GDP距美国还有一定差距;而购买力平价下中国的GDP已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仍然落后。分析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和GDP指标的局限性,引发了对数据实际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GDP;中美对比;启示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6-0023-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222 ? ? ? ? 文献标志码:A

    1? 概念分析

    购买力平价的思想最初由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19世纪提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20世纪20年代将该理论进一步推广。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当用通用货币计价时,一篮子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应该是相等的。假设在美国一篮子商品的价格为P$,该篮子商品在中国的价格为P¥,在购买力平价下,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可表示为:S=P$/P¥。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这些货币在外国市场具有购买力,可以购买外国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则是因为这些货币在本国市場具有购买力,可以购买本国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因此,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由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决定。购买力理论的基础是在自由贸易下,全球的同一种商品是等价的,它假定商品、劳务的流动不受关税、配额等因素的影响,也没有考虑不同国家商品的差异性[1]。

    GDP国内生产总值,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常用于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通常来看,商品在各国价格应该相差不大,但因贫穷国家的工资水平较低,导致工人的工资价格会比发达国家低。所以,用购买力平价方法,将GDP换算出美元数比用市场汇率换算得出的结果更为可靠。

    2? 中美GDP经济数据对比

    当前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美国GDP已经达到20.51万亿美元,几乎占全球的25%。根据市场汇率方法来计算,2018年美国的GDP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但是根据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的话,每个国家的GDP排名就不定了。图1是2013—2017年中美GDP对比。

    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GDP差异一直维持在7万亿美元上下浮动的状态,相当于40多万元人民币。目前,中国一线城市1年GDP大概在2万亿元左右(如深圳广州),二线城市在1万亿元左右(如青岛、长沙)。换句话说,中国与美国大概还需要新增40多个青岛或长沙,20多个深圳或广州。

    购买力平价下,见图2,中国2018年购买力平价GDP为25.52万亿美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2.22万亿美元,增长速度为9.53%,增量位居全球第一,增速在总量排名前20的国家中位居第一。美国2018年购买力平价GDP为19.97万亿美元,位居第二位。同比去年增长了0.58万亿美元,增量位居第三位,增长速度为3.0%。

    从购买力平价下的GDP来看,2013年中国有超过美国的趋势,2014年则取得明显优势(GDP超过0.91万亿美元),此后一直在进一步拉大差距。有外媒称,中国早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面对“世界第一”的名号,许多民众既欣喜又疑惑,因为这个“第一”似乎有点名不副实。虽然近年来民众能切实感觉到生活水平提高,但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图3为购买力平价下的中美人均GDP对比。

    由图3可知,近年来中国的人均GDP维持在美国人均GDP的1/4左右,美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有专家预测,中国可能需要30年才能在经济上赶超美国。因此,即使中国的经济总规模世界第一,但人均下来依旧还有很大的差距。纵观任何一个经济强国,无一不是在总量和人均都名列前茅的国家。中国经济若想复兴,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2]。

    3? 思考与启示

    在经济新常态的今天,政府已经不再将数据增长作为关注焦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改善民生才是工作的重点。GDP指标只是一个片面的、绝对化的数据,并不能体现如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基础建设等与老百姓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其次,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无法避免的现实偏差因素,如交易成本、贸易壁垒、投机活动和政府干预及市场内部价格的系统性差异等。

    因此,不能过分解读经济增长数据,更不能拘泥于“仅供参考”的数据结论,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和吹捧,而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中国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峰.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真实排名[J].上海企业,2015(3):34-35.

    [2]江小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挑战与战略[J].河北企业,2005(1):4-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