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学精神的意涵与构建
范文 李航
[摘 要]大学精神的意涵可以从个人的修养、学校的定位、国家与社会的服务、人类的发展四个层面的意义来界定。基于这样的意涵理解,大学精神的构建主体与实践路径也必然是多元与多维的。现代大学产生于西方,需要我们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精神构建的先进理念。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挖掘本土化的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构建大学精神则是中国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精神 构建 主体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01-03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
关于大学精神的讨论由来已久,但由于它的抽象性和内涵的丰富性,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李辉、钟明华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1]邓德强强调大学精神的实质在于摒弃功利主义倾向,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形成独特的大学品格。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大学理想、大学使命和大学目标。[2]董泽芳则指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多数人身上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的整体面貌,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它是无形的,但是可感的。[3]
结合众多学者的已有研究,我们可以尝试从四个层面来重新界定和理解它的意涵。个人层面:大学精神在于塑造大学人(包括教育者、研究者与受教育者)的健康人格与修养,培育他们自由、独立的科学探索与批判精神。学校层面:大学精神在于使大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使大学能够形成独立自主治学与优势领域科研的自觉动力。国家与社会层面:大学精神在于将知识和科技的优势服务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将知识生产与传播仅限定于大学范围内或者高等教育系统内。这种自我封闭将使大学和知识失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类发展层面:将大学的智力与知识创造与全世界、全人类分享是大学精神的最高境界。它需要不同国籍、不同地域的大学之间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实现科学与文明成果的人类共享。
简而言之,大学精神是大学人得以全面发展的保障,大学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国家与社会得以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必要条件。大学精神的构建有赖于大学教育与科研工作者、受教育者、大学领导者、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者、社会普通大众以及新闻媒体等的共同参与,他们是大学精神构建的基本主体。基于大学精神意涵的多层次性,构建主体的多元性,其构建的实践路径也必然要求具有多维性。
二、西方国家“大学精神”构建理念的借鉴
西方国家在以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现代化道路上,在人类的近现代史上走在了世界前列。现代大学和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发展与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在开放的时代,我们国家的大学要实现可持续性的、真正的发展就不能把眼光仅局限于对大学的硬件建设和对大学生数量与规模毫无节制的扩大上。借鉴西方国家大学精神构建的先进理念是我国大学建设与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之一。
西方国家的大学对世界顶尖人才和学子的强大吸引力绝不在于大学楼宇的漂亮,不在于大学坐落的位置,甚至不在于学生的数量规模,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这些名牌大学独特的“精神魅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精神。如果我们想要最直观和最快速地了解西方国家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实质,看看西方国家知名大学的校训就一目了然了。它最直接地体现了这些大学的基本特色、发展的路径,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视,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全人类的一种使命感。如哈佛大学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牛津大学校训:“信仰与科学。”柏林洪堡大学校训:“哲学家们只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巴黎理工大学校训:“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早稻田大学校训:“保全学术之独立、有效地利用学术造就模范国民。”[4]
西方著名高等学府大学精神构建的理念要义,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鼓励与培育大学的批判精神
只要在不触犯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大学和大学人可以质疑一切权威,包括科学的权威、政治的权威、文化的权威等。这种以质疑的自由为核心的批判精神是大学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在西方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批判的权利是受到制度性保护的。因此,大学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思想,这些思想甚至是相互矛盾与格格不入的,但这些相互碰撞且带有某种“极端”色彩的思想又总能够得到容忍和保护。这也是西方大学能够保持独立与自由思考的优秀传统。洪堡曾说过“大学,也就是科学的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任何较严密的组织形式均格格不入,国家的任何介入都是一种错误”。
(二)把发展大学的科研能力放在与教学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个大学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创造性的科研能力是它对社会能做出多大贡献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他们重视大学科研创新精神的培育。教学和科研作为大学行为的两个基本要素实际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分割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与实践实验的过程中,在深度交流和互动中,彼此都会意外地收获许多创造性的启迪。反过来,大学的创造性科研活动所获得的大量珍贵数据和经验又可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有力素材。以教学启发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当然,能否真正地发展和提高大学的科研水平还有赖于学校、政府、社会为大学科研活动提供的资金支持与良好环境。
(三) 大学精神的构建也是大学道德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构建
大学的主要构成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发展人的场所,对在大学这个场所内从事工作和学习的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一点如果他们不具备,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民族的道德体系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赫尔巴特甚至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唯一和全部的任务,“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5]没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大学人何谈他们可以为国家、社会和人类发展服务呢?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是西方国家大学精神构建的重要理念之一。如果说把发展大学的科研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要解决知识的积累和创造的问题,那么大学对于人文素质的重视就是要解决我们应该如何使用知识的问题。正确使用知识可以给全人类带来福祉,反之则有可能带来灾难。道德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建设不区分大学的类型,无论对于文科型院校、理工科型院校抑或是综合型院校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学以致用的理念
杜威强调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换句话说学校要与社会紧密结合,知识要用于实际。在他看来,大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他分别从职业教育观、知行教育观、历史教育观、道德教育观四个方面来论证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科学性。杜威的教育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那时起,该教育思想就在西方高校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能否将知识与社会进行高质量的对接不仅关系到一所大学的竞争力,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三、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汲取
在中国,大学精神的构建不可能与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脱离关系,就像一个人出生于一个家庭就必然要受到家庭成员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一样。中国的大学不可避免地要在中国的历史文化环境中接受熏陶。但环境有好有坏,这就需要我们要精心地、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大学精神繁荣发展的好环境。换句话说,需要我们所有的大学精神构建的主体们,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大学的管理者、相关国家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是社会的普通大众、新闻媒体等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优秀的中国历史文化才有资格参与中国大学精神的构建。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一些较具影响力的大学下了很大工夫来努力挖掘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元素,并赋予了一定的新意。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校训是一所大学大学精神内涵的最直接的体现。中国一些名牌大学通过校训这种符号载体将自己的大学精神理念传达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时也传递给了全社会。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出自《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原意为:天地为大,君子就应该像天地一样,自己努力永不停止,用深厚的品德承载万物。大学者、大教育家梁启超到清华大学讲学时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送给了清华师生以资勉励,激励大家要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同时要做到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从此,这句话就成为了清华的校训,至今从未更改过。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此语原句出自《论语·子张第十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其大意是说广博地学习知识并立下远大的志向,志向一旦确立就要坚定地去行动;学习要带着问题去学,思考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由小及大。其实,复旦大学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作为自己的校训就是要求全体师生能够具备这样一个做人、做学问的态度,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贡献力量服务于社会。
四川大学校训:“精韧不怠、日进有功。”“精韧不怠”出自韩愈《进学解》,意思是说做学问要精益求精不可懈怠。“日进”一词出自程颢、程颐的《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者。”意思是学习的人要日日更新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终身学习”。“有功”一词则出自宋代扬时的《二程粹言·论学》:“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也即是说学习知识,做学问一定要专、深,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四川大学对古代学人的经典名句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与发挥,指出了做学问的具体路径,对川大的师生而言是一种莫大的鞭策。
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用之于大学精神构建的高校在数量上已有相当规模。这一现象说明,中国的大学有这样的愿望和需要将自身打造得更具底蕴和魅力。但实事求是地讲,中国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是重言而轻行的,只具其表,而不具其里,甚至有个别的大学只是为了“赶时髦”,别人的校训很响亮,很有韵味,自己也要有个更漂亮的校训,只追求外表文字的美妙,而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另外,在我们的大学里相当一部分受教育者不接受、不认可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是与社会脱节的东西,甚至一小部分的育人者也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的教育从封建时期“八股取士”的盲目自大与排外走到了今天对自身优秀历史文化全盘否定的另一种极端。反观现在大学年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西方的嘻哈文化、韩流文化、NBA和好莱坞等倒是耳熟能详,却不知黄帝是何人,不知什么是儒家文化,这确实是我们的大学进行大学精神构建的一大隐忧。吸收和挖掘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首先应从我们大学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着手,只有他们认识到了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和内涵实质,中国大学精神构建过程中对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借鉴才不会停步于口号,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践行,而践行的意义则远胜于口号的响亮。
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结合
教育部2010年在北京曾召开了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工作”的会议。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8所试点高校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在会上作了试点方案交流,提出在2012年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今,这一时限已过,但对于会议所设定的将中国大学的大学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的任务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而这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条件。
中国大学的大学精神构建所需要的良好环境,不仅限于前面所提到的国外的因素和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因素,还包括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制度的因素。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是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充实和指引的大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概念,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念,学术界开始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形成了一个基本一致的看法,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最高抽象。党的十八大报告又以12个词来进一步概括与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这12个词所集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6]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引体现了我们的大学所要构建的大学精神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
将大学精神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还要求处理好个人的自由、利益与集体、国家、民族利益的关系问题。从哲学角度上看,二者看似矛盾但却是对立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大学精神的构建要充分保护个人的思想和学术自由,但也要引导这种自由来为集体、国家、社会甚至是人类的利益服务。将大学精神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是时代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于大学的繁荣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与人类的进步有利。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辉,钟明华.“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其建设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2] 邓德强.论大学精神与人的和谐发展[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3] 董泽芳.大学的理念与追求[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4]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
[5]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教育学卷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
[6] 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7] 肖庆华.大学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2(4):84.
[责任编辑:陈 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