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沿海港口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及管理
范文

    袁媛

    摘 要: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得益于港口贸易快速发展。我国需要对港口交通网络加强规划和管理,以推动港口业务的发展。分析了港口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交通网络规划和管理的策略,以提高港口运输效率,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沿海港口;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规划;港口管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2-0025-01?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512;F552 ? ? ? ? 文献标志码:A

    1? 沿海港口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及管理存在问题

    1.1? 交通运输网络规划问题

    港口是海运和陆运连接的枢纽,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港口交通枢纽的规划十分关键,其交通网络必须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货运服务是港口服务的重要内容,是陆运和海运的中间环节。要本着建设货物中转站的目标,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目前,港口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存在压船、压港等问题,降低了交通运输效率,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2? 港口管理问题

    目前,港口交通运输网络已大量应用无线网络、人工智能以及电子数据技术,但计算机技术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和滞后性,难以保证数据全面共享,无法满足运输的实际需要。港口涉及到的交通信息、业务信息以及公共信息等,在格式上難以统一协调,无法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1]。装卸货物过程中,缺少智能化技术指导,货物装卸质量较低。港口吞吐量逐渐增加,港口交通管理无法满足需求,港口管理水平跟不上货物增长水平,给港口发展造成影响。此外,交通运输管理协调能力存在很大问题,要着力优化港口运输管理。

    2? 沿海港口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及管理的策略

    2.1? 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网络

    要对港口交通运输网络进行合理规划,明确规划方法,遵循相互协调的原则,对港口运输货物、货运方向、港口环境、位置等条件展开全面考量,对运输网络和运输渠道合理布局。例如:长三角规划建立铁矿石及钢铁运输港口时,考虑到我国铁矿石需要从南美洲等国家进口,航线较长且需要大吨位船舶运输,应从地理位置、环境等条件满足港口枢纽需求。还要同钢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港口运输全面衔接陆运和海运。

    沿海港口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开拓内河的中转渠道,构成联运体系。例如连云港交通运输在集装箱上有着巨大的需求,使用单一运输方式会影响运输效率,需要将港口和高速公路、铁路等陆运道路连接起来,有效减少压船、压港的问题。要充分利用陆运渠道形成高效运输网络,提升运输效率。

    2.2?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管理机制

    港口管理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着力提升港口信息化管理水平。例如荷兰鹿特丹港为了保证海运、空运和陆运形成完整的衔接渠道,在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形成了自动化管理,在运输货物上安装定位设备,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货物全程跟踪。

    我国要根据不同港口的特殊情况,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数据的实时共享。可以给每批运输对象建立对应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弹出管理页面以及运输对象档案[2]。运输对象到达每一个步骤时,要求管理人员扫描二维码,留下操作痕迹。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运输对象的实时管理,方便企业实现实时跟踪。

    完善管理机制。根据港口纵深、渠道、运输方式以及适应能力等综合因素,提高货运管理合理性。要注意港口和铁路运输的衔接。铁路运输运载量大且成本低,可以满足港口交通运输要求。港口信息管理系统要和铁路运输系统实现连接,形成海运和陆运的联运体系和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合理配置集装箱货物,利用共享平台减少沟通时间成本,让货运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3? 结束语

    我国沿海港口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及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要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网络,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管理机制,提高交通网络科学性,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通过科学规划和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港口运输效率。

    参考文献:

    [1]孟昕馨,王修华,邹卫强.环渤海港口铁路运输通道问题及对策研究[J].铁道勘察,2019,45(3):83-88.

    [2]刘长俭.发挥港口优势,高质量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J].产业创新研究,2018(7):23-2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