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
范文

    中国的发展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计划经济三十年西部发展比东部快,改革开放三十年东部发展比西部快,“一带一路”西部发展又要比东部快了。陕西必须抓住机遇,追赶超越,引领新常态。

    为研究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我们先后赴河南、四川、安徽、浙江做了广泛调研,并与

    咸阳市、西咸新区、西安市和陕西省相关部门做了深入探讨,提出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设想。

    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需要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做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指出,陕西要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找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引领新常态,追赶超越。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上了一个大台阶,可以说是超常态发展。今后三十余年,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由老二变老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超常态发展是由沿海开放带动的,新常态发展要由“一带一路”来支撑。

    陕西处在亚欧大陆桥上,西安位居祖国版图中心。亚欧大陆桥一头连着连云港,连着海上丝绸之路,一头连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连着陆上丝绸之路。西安是沿“桥”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其科技教育、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国防科技在沿“桥”是最强的,关中是沿“桥”最发达的地段,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天府之国”。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把西安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以关中为依托的西安是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在亚欧合作交流上西安的区位优势是任何城市不可替代的,可以发展成为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习近平总书记说,陕西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找准了陕西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当年沿海开放超常态发展,是由深圳为窗口的珠三角、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引领的,今天“一带一路”新常态发展,习总书记要陕西来引领。但去年陕西的经济增速在西北、西南10省区排在老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陕西没有组建起大西安,没有整合大关中城市群,没有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增长极。

    沿海开放靠的是深圳、上海两大中心城市和珠三角、长三角两大城市群带动的,“一带一路”必须组建大西安、整合大关中,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才能支撑起“一带一路”核心区,带动陕西追赶超越,引领新常态。中国的发展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计划经济三十年西部发展比东部快,改革开放三十年东部发展比西部快,“一带一路”西部发展又要比东部快了。陕西必须抓住机遇,追赶超越,引领新常态。

    目前西安周边的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都比西安大。重庆是合并了原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的直辖市,成都是合并了原温江地区和简阳市的大成都,武汉本来就是由汉口、武昌、汉阳组成的大武汉,郑州是全国第一个放开农民工户口的省会城市。关中周边的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都比关中平原城市群大。成渝城市群是横跨四川、重庆两省市的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横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更是跨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五省的大城市群,而关中平原只有五个市。目前西安和关中实际处在锅底地位,对投资者特别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吸引力,低于周边的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四大国家中心城市和成渝、长江中游、中原三大跨省域的城市群。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和“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本来是陕西发展的大机遇,但实际却成为陕西发展的大挑战。这些年陕西与重庆、四川、湖北、河南的差距,西安与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的差距不断拉大,使陕西追赶超越发展遇到了问题和障碍。关键是陕西没有组建大西安,整合大关中,构建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形势逼人,这种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尽快改变,否则难以担负起“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战略重任。

    突破城墙思维,加快西咸行政一体化,建设国际化大西安

    历史上西安和咸阳一直都是一个城市,分开只是历史的瞬间。解放后由于西安一度直辖,不管县了,西安、咸阳才分开的。即使如此,在1966年到1971年间,主城区小咸阳市还是归西安代管的,“文革”期间成立的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驻地只能放在兴平。后来市地合一成立大咸阳市,才又与西安分开了。

    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推进西咸一体化,把西安建成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主城區人口要超过1000万人,都市区面积要达到800平方公里。国家对任何一个省、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讲得这么具体。西咸一体化没有历史障碍。实际上西安才是咸阳,咸阳不是咸阳,就像西安才是长安,长安不是长安一样。汉长安、唐长安在西安,我们只是为了保留“长安”的名字把韦曲叫了个长安,原来是长安县,现在是长安区。其实秦始皇的咸阳在西安,司马迁讲得很清楚,“汉长安,秦咸阳也”。

    我们记住了封闭的、有形的汉长安,却忘记了开放的、无形的秦咸阳,就像记住了唐长安,忘记了隋大兴一样。唐长安和隋大兴是一个城墙。我们讲的咸阳是秦始皇的首都咸阳,不是秦孝公的诸侯之城咸阳。《关中记》中说:“孝公都咸阳,今渭城是也,在渭北。始皇都咸阳,今城南南城也。”(《史记·高祖本纪》注引)。即使诸侯之城的咸阳现在也只有三分之一在渭河北,三分之一在渭河滩,三分之一在西安草滩。因为西安南高北低,渭河在不断向北推进。西咸新区交西安代管后,秦孝公的咸阳也完全在西安了。现在的咸阳主城区实际上是关中八景“咸阳古渡”所在地。据咸阳地方志记载,明洪武四年,咸阳城才西迁到渭水驿,“咸阳古渡”建筑于明嘉靖年间,现在原址上建有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现在的咸阳是“千年古渡”,不是“千年古都”,是当年首都咸阳的郊区,叫“秦都区”实际上是误导了。当时为了保留“咸阳”的名字,设了咸阳县,后来又改为咸阳市。西咸行政一体化后,可将咸阳主城区改为咸阳区,腾出的行政指标可给西咸新区,使西咸新区像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那样拥有完全的行政管辖权。

    西咸新区交西安代管虽然消除了西咸新区与西安市的体制矛盾,但是却加剧了咸阳与西安的矛盾。现在咸阳渭城区的大部分地域划归西安市代管,使渭城区失去了大部分管理和工作对象。秦都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泾阳县的核心区域及政府驻地由西安市代管,使县政府与剩余县域被西安市隔离,不便管理。把咸阳的“肥肉”割给西安后,咸阳主城区东、北、南三面被西安包围,难以发挥对市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另外,西咸新区虽然由西安市代管,但由于行政区划未作调整,西安市对西咸新区并不具有国家认可的完整的行政管辖权,国家按行政区划下达的各种规划、任务、指标、补贴等不能直接到西咸新区,还得通过咸阳市“中转”。西咸新区交西安代管后,原来可在渭城区、秦都区、泾阳县范围内协调解决的问题,现在变成咸阳、西安两市之间的问题了,咸阳与西咸新区之间的鸿沟实际上更深了,协调解决问题更加困难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都是回避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出了问题不要紧,问题导向解决就是。如果调整了行政区划,实现了西咸行政一体化,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都不是什么问题了。回避行政区划调整,看似是在创新,实际上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为追赶超越发展,需要理顺行政体制,加快西咸行政一体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根本上消除西咸体制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是建立在所辖行政区划基础之上的,要和行政区划相统一。只有按照行政区划管理才有效率,只有从行政区划上解决问题,才能理顺大西安体制。

    改革开放初期,四川省把温江地区并入成都市,去年建设第二国际机场,又把简阳市交成都市代管,现在一个成都的经济总量几乎等于两个西安,使成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的热点。浙江省把萧山市、余杭市撤县设区,并入杭州主城区,使杭州由“西湖时代”走向钱江时代”,在长三角一举超过南京。接着又把富阳市、临安市撤县设区,并入杭州主城区,使杭州成为全国的热点中心城市。浙江实行的是省直管县体制,县的财政税收是单列的。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撤县设区并入杭州主城区,在财政税收等体制上与西咸行政一体化有相似之处。

    时间不等人,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在2020年实现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国际化大西安。目前西安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担负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重任,难以支撑起“一带一路”核心区。只有突破城墙思维,打破西安、咸阳行政区划界限,将两座城市合二为一,实现西(安)咸(阳)行政一体化,组建大西安,建设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才能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支撑。

    系统化地构建大西安、大西安都市圈和关中平原城市群

    咸阳地域较大,其西北部是农业区、资源区、丘陵沟壑区,不应简单化地将咸阳与西安合并,这样建不好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而应当系统化地调整行政区划,系统化地构建大西安和大西安都市圈。

    陕西可以通過三分咸阳,既做大西安,又做大杨凌和铜川,把西安建成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把杨凌建成中国第一个农科型中心城市,把铜川建成渭北的中心城市,一举三得。并以西咸一体化的大西安为核心,构建包括杨凌、铜川、渭南的大西安都市圈,进一步发挥大西安的辐射带动作用。

    亚欧大陆桥横贯东、中、西三大地带,“一带一路”突破了东、中、西界限,陕西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安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习总书记要陕西引领新常态,追赶超越,现在应重提当年国家发改委大关中的方案。关中有两个国家级经济区,即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它们在关中的渭南叠加。如果将它们整合起来就是当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西部办推动的大关中城市群。

    三门峡历史上叫陕州,陕西所以叫陕西,是因为位于陕州以西。“八百里秦川”从宝鸡到潼关没有八百里,从长武的凤翔路口到三门峡的函谷关才是八百里,历史上函谷关是关中最早的东大门。三门峡到西安近,离郑州远,三门峡人上学、看病、买东西大都到西安来,可一身二任,既属于中原城市群,也可以进入大关中城市群。

    运城人说话和关中话相近,与山西话相远,运城实际上属于关中文化圈。运城人上学、看病、买东西也大都到西安来。临汾与运城有类似情况。

    甘肃陇东也属于关中文化圈,天水、平凉、庆阳上学、看病、买东西也都到西安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三辐射”,西北要辐射到整个陇东。

    宁夏固原是泾河的源头,与甘肃陇东和陕西省桥山西部同属六盘山扶贫开发片区,纳入大关中可增加一个陕甘宁概念。

    秦岭是中国的脊梁,站在秦岭之巅看陕西,就不能只看到眼皮底下的关中平原,也不能只向关中东西延伸,还要看到陕北和陕南。

    延安与黄河金三角的临汾、陇东的庆阳、六盘山的固原处在同一纬度,外省的临汾、庆阳、固原进入了,本省的延安也应当纳入大关中。《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三辐射”,向北要辐射到整个陕北,本省城市与省会有着天然关系,因此榆林也可以一身二任,既属于呼包鄂榆城市群,也可以进入大关中城市群。《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三辐射”,向南要辐射陕南和陇南。高铁修通后,陕南与关中的屏障将被彻底突破,秦岭将成为国家和陕西的中央公园。现在商洛已进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西成高铁开通后,汉中到西安就一个钟头;“十三五”要修西渝高铁,安康到西安就半个多钟头。将来汉中、安康和宝鸡、铜川到西安一样方便,因此,整个陕南都应当纳入大关中。陇南至天水铁路、兰渝铁路与阳安铁路连接线修通后,陇南与天水、宝鸡、汉中就连成一体了,整个陇东南都应当进入大关中。十堰离武汉远,到西安近,“十三五”西武高铁贯通后,十堰也可进入大关中。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库区和老汽车工业基地,陕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纳入大关中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还可优化与陕重汽的产业协作。

    整合关中-天水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并向陕北陕南拓展,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当年的大关中城市群方案,可形成大西安为中心、关中平原为核心、陕西为主体,并包括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和临汾,甘肃庆阳、平凉、天水和陇南,宁夏固原,及湖北十堰的大关中城市群。西安处在祖国版图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全国重要的交通干线要在这里交汇,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交通骨架。对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来说,不仅国道是“米”字形的,高速公路是“米”字形的,铁路是“米”字形的,高铁也是“米”字形的,这在全国是惟一的,其交通条件是最为完备的。依托四重“米”字形交通骨架构建的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上将是最强的城市群。

    西咸一体化的大西安是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上惟一定位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可与“一带一路”直接对接。以“米”字形交通骨架为依托、以陕西为主体、横跨六个省的大关中城市群,其科技教育、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国防科技在沿桥是最强的,可以支撑起“一带一路”核心区。这样,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就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的龙头老大,就能担负起“一带一路”核心区的重任。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引领新常态、追赶超越的火车头,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把全省都纳进来了,并借助外省城市从东西两翼托起整个陕西,可使陕西追赶超越搭上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高速列车,成为“一带一路”的最热点和核心区,引领新常态发展。

    作者简介

    张宝通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