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内地高校藏族学生适应性问题研究
范文

    舒欣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内地高校藏族学生适应性问题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解决内地高校藏族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要高度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工作;优化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管理效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发挥朋辈作用,加强互帮互助;将坚持人文关怀与严格管理有机结合。

    【关键词】 内地高校;藏族学生;适应性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内地各高校支持边疆地区培养优秀民族干部力度的增大,越来越多的边疆地区学生来到内地高校学习,这对边疆地区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一定程度地缩小了民族、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近年来藏族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不断增加,2016级19人,2017级23人,2018级则多达97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文化认同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为帮助藏族学生在短时间内规划并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客观地了解、分析藏族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寻求更好的教育方式,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对做好藏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内地高校藏族学生适应性问题的表现

    在内地高校,藏族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有着更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适应性问题

    藏族学生入学前,已经养成了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且大多藏族学生多来自于西藏较为偏远、落后的地区,进入内地高校后,最显见的不适应之处表现在气候、饮食、卫生习惯、作息、日常交流等方面,这必然导致藏族学生的较大的心理落差,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消极心理,对身边同学的言行都变得敏感,甚至会引发同学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学习适应性问题

    (1)汉语水平差带来的问题。藏族学生一般接触汉语较晚,其汉语水平普遍较差,而内地高校的普通话教学对于习惯使用民族语言的藏族学生来说,会一定程度导致其学习出现困难。语言上的障碍,使其担心发音不准、用词不当、表达不畅引起别人误会,而羞于与同学、老师交流。对他们而言,任课老师一般语速较快,上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听不懂的也不愿意反馈,与老师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学习起来十分吃力。

    (2)学习内容方面带来的问题。藏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而大学课程多、范围广、进度快,老师授课方式、侧重点等均与高中阶段有明显不同,其适应的难度更大。他们大部分认为课程内容较难,无法跟上学习节奏,加之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等因素,导致其学习落于人后,产生较大的学业压力,对未来迷茫,甚至产生自卑情绪。他们往往形成学不好就不想学,从而不想学就更学不好的恶性循环。

    (3)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相比内地学生而言,藏族学生学业压力较小,学习方法普遍比较单一。大学的学习内容、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同,虽然大部分藏族学生入学后学习比较刻苦,但是由于没有形成自身有效的学习方法,给藏族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难题。

    藏族学生尤其是男生普遍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目标,更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学习普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生旷课现象较为普遍,部分男学生旷课较为严重。课余参加集体活动较少,而主要以打游戏为主。

    3、心理适应性问题

    藏族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地区,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子女较多,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生存压力较大。入学前,藏族学生在当地可能相对较为优秀,但入学后,在综合能力、素质和文化基础方面与内地高校大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这就使其产生挫败感、自卑感,导致其“朋友圈”明显地局限于藏族学生,而与以汉族为主的内地学生、老师的沟通交流极少。

    由于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藏族学生平时遇到问题也很少能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其遇到适应性障碍时无法进行有效疏导,以致会一定程度出现焦虑、紧张、敏感、自卑、自我封闭等心理状态。

    4、文化适应性问题

    入学后,藏族学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淡化。在藏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间的关系处理上往往会出现偏差,对于新文化的接触与融入会出现迷茫和边缘化现象。藏族学生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往往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屡屡受挫,普遍难以短时间融入新的生活,甚至会与身边同学产生隔阂和矛盾,逐渐失去与他人交往的主动性。

    5、人际交往适应性问题

    虽然藏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尊重,但面对语言、文化、宗教、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他们对新环境的不适感,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往往使其与内地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隔阂。这也就造成了大多数藏族学生更愿意与西藏籍同学抱团,甚至仅局限于本区域同学间的相处,从而影响了他们与其他区域同学的人际交往。

    长期与身边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不和谐,更造成藏族学生敏感的性格,在与汉族同学的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焦虑、回避的心理状态。

    二、内地高校藏族学生出现适应性问题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学校布点分散、办学规模小的局面,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特长的发展和培养,其进入大学之后适应能力欠缺也就不可避免。

    在受教育水平方面,藏族学生也与内地汉族学生存在明显差距。他们入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对汉族文化这一与自身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的认同与适应的问题;其次,藏族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思考问题时常常需要进行双语的转换,加大了思维的难度,这势必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学习效率。

    由于藏族学生家长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重视不够或对子女的教育引导知之甚少,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

    2、学生主观方面的问题

    藏族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水平、学业水平相比内地汉族学生都存在一定差距,而且他们学习意愿不强,学习目的性和竞争意识薄弱,在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甚至部分男同学对学习完全无所谓。

    藏族学生普遍因为汉语水平较差、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较差等多方面的原因,容易完全以藏族学生为群体进行“抱团”,普遍不愿意与以汉族为主的内地学生深入交流,更多的是以外出聚众就餐、组队打游戏、群体性娱乐等方式打发业余生活。

    3、学校对藏族学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内地高校普遍缺乏对藏族学生适应性现状的分析,而且对西藏经济社会、人文风情、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没有直观、全面的了解,这样常常导致教育内容的陈旧,而教育内容、方式单一,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师生无法形成有效互动,从而一定程度影响适应性教育的效果。

    内地高校对藏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结合藏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内容和方式,实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对藏族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没有明显的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藏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未得到有效培养和激发。

    三、解决内地高校藏族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的增多,需要高校各相关部门更多关注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要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引导师生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民族意识,消除民族隔阂,保障其在政治、文化、教育、生活、信仰等方面的权益,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

    内地高校要把藏族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放在学校稳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大局的高度,统一部署教育管理工作。藏族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安全稳定工作,不仅是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更需要二级学院、学工队伍、教务、后勤、保卫等各部门有效协作才能解决。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

    通过心理测评等方式,及时了解、分析藏族学生的适应性状况、适应性教育的效果,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心理共性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心理辅导,使教育内容多元化和教育方式多样化,提升入学教育的效果,引导藏族学生接受自身新角色,帮助其尽快渡过困惑期。对于个案要由专业人员制定长效性方案进行辅导,帮助其树立自信,引导促进其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克服人际交往中的恐惧、偏见等消极心理,学会理解他人、體谅他人,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3、优化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管理效果

    根据藏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专业学习教育上应适当降低要求、放慢速度,形成较为平缓的过渡时期,帮助藏族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氛围。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合理设计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方式,帮助藏族学生了解本地的气候环境、风土人情等,尽快的接纳和融入本地文化、学校氛围。

    在藏族学生入学后,高校相关教职员工都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可定期组织座谈会,了解藏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与其必要的帮助;了解其思想动态,并给予引导。

    4、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高校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要充分尊重藏族学生的民族心理和宗教信仰,不得伤害其民族感情。在处理涉及藏族学生的问题和矛盾中,要区分学生之间的一般矛盾和民族矛盾。既不错失解决问题的关键节点,也不过度敏感。

    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氛围,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藏族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发挥其能歌善舞、热爱足球和篮球等运动的特点,支持其举行民族节日庆祝活动,展示民族风采及风土人情。这既能让以汉族为主体的内地学生了解西藏的人文习俗、宗教文化、思维方式等,促进相互交流,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也能给藏族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建立自信,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使藏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多元的校园文化,尽快融入以汉族同学为主体的同学中去,逐渐成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在寝室分配过程中,安排多区域、多民族的同学混住,尽量避免区域性、民族性“小团体”的产生,使得新生能够广泛交友。

    5、发挥朋辈作用,加强互帮互助

    高年级西藏籍学生与新生有着相似的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更容易被新生所接受,所以选拔优秀的高年级藏族学生参与、承担一定的对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工作非常有必要。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朋辈的引导作用,开展传帮带等互助工作,有助于新生放下思想包袱,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要注重选拔、培养优秀的藏族学生担任班(团)干。一方面,发挥藏族学生干部的民族优势,帮助、带领其他藏族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另一方面,依靠藏族学生干部掌握西藏籍同学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反馈同学的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6、坚持人文关怀与严格管理有机结合

    辅导员要定期下到课堂、走访寝室,充分了解藏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其现实及心理动态,给予藏族学生更多的关怀、帮助、引导,建立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藏族学生,要引导其依法享受相关奖助贷政策,缓解其燃眉之急,确保其不因经济困难导致就学困难。要引导其在不影响学习、生活的前提下,通过勤工俭学,自立自强,缓解经济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他人的肯定。

    加强对藏族学生的管理,对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而不能因为其是藏族学生而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和要求。

    综上所述,内地高校藏族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其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要根据藏族学生的特点及客观需求,积极拓展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其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去,为藏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文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7.36(03)52-54.

    [2] 郭春明. 当前我国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舒 欣(1981—)男,汉族,湖北黄冈人,本科学历,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