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解析
范文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发展的概况,分析了“共同富裕”理论的实际影响,提出了新时期面对贫富差距的对策:增强中央的权威;加强法制建设与法制教育。

    【关键词】 邓小平;共同富裕;贫富差距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想要创造生产力,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提出了新的实现方法,为当时普遍贫穷的新中国指出了发展道路,有效地盘活了中国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同时也造成了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深入正确地理解与看待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并用今人智慧解决当下的难题,推动中国更好地发展,是当下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发展概况

    邓小平最早提出“共同富裕”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地示范力量。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已经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可以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百废待兴。

    随后,邓小平在不同的讲话中逐渐完善了“共同富裕”理论。在1980年的《目前的形式和任务》中,邓小平说道:“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方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在先富的范围里,由1978年的“一部分工人农民”变为了“一部分人”,将更多的人包括进了先富的范围。而在1983年的讲话中说道:“在谈到如何看待目前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时说: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很显然,“一部分人”的划分更加详细了,在农村与城市都有。先富带后富不只是对于人群,对于地区邓小平同样有自己的看法。在1984年的《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邓小平谈道:“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就又明确了“一部分地方”是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不仅交通便利,更能吸收大批华侨资金、港台资金,因此当时选择沿海地区作为首先开放的地区。

    而当沿海地区的确富起来后,“先富”已经实现,“后富”便也提上日程。在1990年,《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中,邓小平强调:“沿海如何帮助内地,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由沿海一个省包内地一个省或两个省,也不要一下子负担太重。开始时可以做某些技术转让。”可以看出在“先富”取得成效后,邓小平开始思考怎样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大众了,到底该怎样才能让“先富带后富”。这时共同富裕理论从“第一阶段”让一部分人先富发展到了“第二阶段”如何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最为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也最终把共同富裕作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最终完善。

    二、“共同富裕”理论的实際影响

    共同富裕是脱贫的破局之作。在1978年提出“共同富裕”的时候,中国百废待兴,普遍贫穷。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先富带后富”,在满盘死气沉沉的时候,注入一枚活棋,盘活全局。先富的人可以形成示范效应,激起其他人的发展欲望,更可以局部的拉动消费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当时各方发展都落后的困局下,使沿海地区利用地理优势率先发展,实现“先富”,拉动全局是一个正确的决策。“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所以说“共同富裕”理论是脱贫的破局之作,打破了长久以来贫穷困局。

    但同时“共同富裕”理论客观上也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拉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地区之间贫富差距拉大,中国土地广阔,各地区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发展各异。改革开放之后,本就发展较好的沿海地区成为了率先发展的地区,于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拉大了。其次是行业之间发展差距拉大。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那么为了保证公有制始终占主体地位,国家在政策与扶持力度上会对公有制经济有所倾斜。行业差距的拉大有市场经济的因素也有国家政策干预的因素,解决行业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还是要国家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可以更好地发展。最后是城乡之间贫富差距拉大。虽然改革开放时改革是从农村先开始的,但实际上发展到现在乡村与城市不仅在经济发展上有差距,在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单从收入差距上来看,2013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倍。再加上教育与医疗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依旧较大。

    三、新时期面对“贫富差距”的对策

    1、增强中央的权威

    在第一阶段实现一部分人先富后,紧要的任务是如何使“先富带后富”,但先富者与率先发展的地方需要引导,这就要求有一个有权威的中央。在《中央要有权威》中,邓小平就说过:“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只有拥有权威的政府,才可能将改革继续进行下去。十八大以来,全国形成反腐浪潮,这有助于打破地方的利益集团,推进依法治国。也有利于推动改革的第二阶段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大众,缩小贫富差距。

    2、加强法制建设与法制教育

    法律是社会正常良性运转的保障,应加强建设。除了法律体系本身的完善,还需要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使公民真正相信通过勤劳可以致富,而不是剑走偏锋,打法律的擦边球却可以快速致富。邓小平曾说:“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目前社会上那些消极的现象也必然会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新时期要做的就是加强法制建设,而十八大已经着重提出要“依法治国”,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就应积极落实法律建设与法制教育,使规则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373.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常逸薇(1995-)女,汉族,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