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单元复习中的应用
范文

    黄波波+卫星

    【摘 要】 思维导图是初中数学单元复习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和驾驭能力。数学单元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客观效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单元复习;思维导图;应用

    一、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以往的数学单元复习教学,都是以老师讲解例题,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为主要方式,对知识的总结基本不被重视,这样的复习方式是古板的而且没有实效。目前单元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只重视做数学题目,不重视对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的小结,在复习中只能抓住所学知识的“点”而忽略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线”和“面”,因此学生大多被动学习,坐等老师讲解和老师对知识的整理。自己不会也不花时间去整理知识和方法。学生宁愿多做几道习题而不愿意花时间在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整理上。因此大多数学生知识零散不成系统,等到实际运用时,由于知识信息不通畅,大大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事实上是虽然学生做了许多的题,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师的一味灌输,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提高数学单元复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整理归纳、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笔者在七年级进行了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单元复习的实验,通过实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那么,什么是思维导图呢?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于上世纪70年代发明的新型思维工具。它实际上是一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以大脑中的某个知识点为思维中心,从这个知识点出发,引发出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又可以成为另外的思维中心。这种发散性的思维结构不仅符合大脑工作原理,更体现了人们思维过程中的多向性和跳跃性,能够帮助人们分析问题、整理思路和快速学习。近年来,思维导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在各行各业运用广泛,并逐渐被应用于各级学科教学过程中。

    二、思维导图用于教学过程的好处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时有什么好处呢?思维导图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对所学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思维导图是对人脑的一种模拟,人们更倾向于记住形象直观的信息,而运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总结简便易行、形象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增强了复习的实效性。另外,作为一种新颖的辅助学习的方式,更容易被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初中学生所接受,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1、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

    通过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总结,不仅可以使学生回顾一章内容的全貌,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例如,在运用思维导图对《整式的乘除》一章进行总结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整式的乘法、整式的除法、乘法公式等具体的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理清幂的运算和整式的运算之间的关系、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的不同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点”的复习回顾,又可以将这些“点”连成串弄清各个“点”之间的联系。因此,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渗透数学思想

    在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例如分类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转化思想等都可以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得到渗透。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需要对整章内容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呈现知识板块;在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之前,教师会提供一些可参考的范例,在学生动手操作时特别是在起始阶段,需要通过类比来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学生将教材中的内容转化为属于自己的通俗易懂的具有个性的思维导图,无疑是训练转化的良机。

    3、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而学生将已学知识经过加工处理转化为符合自身思维特点的思维导图的过程正是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逐渐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4、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之前,要对本章知识有一个整体性认识,要思考本章的知识板块、重点、难点,思考如何更好地总结展示所学内容,他们正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仔细分析问题而得出满意的答案,从而将科学合理的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5、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老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前期示范,而更多地是让学生进行整合、完善,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自主地进行提炼总结,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有着创造烙印的思维导图,一旦成功,他们会产生较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6、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和驾驭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数学教学的一種新颖工具,要将其引入教学,教师先要下功夫学习,掌握方法,寻求有效方案对学生进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学习、不断钻研。同时,当学生呈现出众多的作品时,教师要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以使学生的作品更实用、更有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驾驭能力。

    在具体实施时,在进行单元复习前,教师要先教会学生整理和提炼目标单元所学知识点,比如利用目录回忆所学,通过整理课本和笔记搜集整理全章知识点,然后提炼出单元只是主线,以及其他知识点与这条主线的关系并整理和记录,再利用课上和课下时间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充分的讨论,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有自己特色的思维导图,以求对章节知识点的系统性的重新认知。而学生经历这一系列工作之后也会对本章节知识点有新的系统性的认知,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

    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数学单元复习要讲究方式方法。笔者在前期阶段,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范例,比如如何分析章节目录,如何整理课本各个知识点,如何整理笔记中课堂的留痕,以及如何寻找章节知识点主线等等。特别是自己针对所学内容亲自制作了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供学生参考,然后结合学生自己的作品,在后期阶段把重心放到了对学生作品的点评上,并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正面评价,通过正强化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近一年的实验,学生普遍认同思维导图这种辅助的方式,并且也习惯了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章节辅助复习,而且针对所学的每一个单元制作出了很多优秀的思维导图。通过对这种方式的坚持,学生对每个章节的知识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基本达到了以点及面,将知识拎成串的教学学习目的。

    最后,我们要客观地看待思维导图的效用。思维导图只是初中数学单元复习的一种辅助手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梳理所学知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需更为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我们不能刻意夸大其作用而否定单元复习的其他手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科学运用各种有效方法来为教学服务,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以求更好的解决学生在单元复习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贺立群.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2)57-57.

    【作者简介】

    黄波波(1988-)男,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数学教师,中教二级.

    卫 星(1983-)男,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教师,中教二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