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基层运政执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
范文 | 方军 【摘 要】 本文从执法队伍自身建设、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基层运政行政执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应从组织建设、学习教育、制度建设等角度强化基层运政行政执法与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 基层运政;行政执法;思想政治;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法治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着重强调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这“三位一体”。“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行政部门的执法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切身利益。本文从一名基层运政部门干部的视角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目前基层运政执法与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启发。 二、基层运政行政执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基层运政执法单位的调研,当前基层运政行政执法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1、执法队伍自身的问题 第一,执法队伍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是太高。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学历都不是很高,都是后来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加以提高的,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基础都还比较薄弱,另外基层工作比较繁忙,很少有时间参加正规的专业知识培训教育。因此应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进行各方面相关培训,给职工留出一定的学习时间,以达到工作需要的要求。 第二,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不断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科学制定培训方案,保证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引导执法人员参加各项学习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注重实际人才的培养,通过学习达到思想境界和工作理念的不断提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开展轮岗锻炼、岗位竞赛等活动,选拔出一批业务能手和岗位标兵,并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人員配置及结构不合理。随着各级政府“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实效,发挥了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基本上方便了企业和百姓办事,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现在人口流动大,在一个行政区内,不能片面的要求一定要实行辖区管理,这样有时反而不方便群众了。另外还存在权力下放不同步,事权下放了,人员没下来,基层的担子和责任越来越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不全,重审批轻监管,监管方式单一等问题。基层人员少、年龄结构偏大也是一个问题。基层办公地点大都比较边远,工作也比较辛苦,没有人愿意来,人员更新慢,现已经是老龄化了,各项综合活力明显不足。应在政策的各个方面加大对基层的倾斜力度,不断更新人员结构,让基层成为一个愿意来、留的住的锻炼人才、充满活力的地方。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不足。造成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安心工作,总认为工作是帮领导忙,干好干坏与自己不相干。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责任,基层党组织要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多了解一些工作动态,结合单位实际,形成适合本单位特色的工作思路,着眼于职工群众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为单位作贡献的人得实惠,让有损单位利益的人受打击。加强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五,执法理念不清晰。在为谁执法,怎样执法上存在误区,总是以管理者自居,站在管理对象对立面,发号施令、指手划脚,以至激化矛盾。要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提出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公正执法、文明服务”的指导方针,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解决以往旧观念存在的问题,在服务上下功夫,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六,执法能力有待加强,在执法策略上不能与时俱进,政策宣传不到位,公开不及时,造成管理上的被动。应大力开展人才选拔,拓宽人才发展渠道,积极向社会招聘和选拔人才,使一批知识化、年轻化的优秀人员进入到运政队伍里来,从而提升运政管理执法工作的效率和力度。 第七,执法人员精神不佳。存在宗旨观念不强,缺乏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有的人工作目标不明确,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有的人工作不实,粗心大意、工作马虎、不严格按规定程序办事。 2、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宣传交通运政管理方面力度不够,只注重媒体宣传,忽视了各级组织宣传和基层群众宣传,造成企业、车主对运政管理政策了解不够,给运政执法工作带来了阻力。 第二,各单位、部门配合不紧密。需进一步加强配合,减少失误。要逐步建立权力相互制约机制,避免各自为政、“诸侯割据”、意见不统一、执行不得力。应加快交通行政体制改革,整合资源综合执法。 第三,群众参与不广泛,缺乏配合意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和开展各项活动对运输企业和车主进行交通法规的宣传,对管理好、信誉好的单位进行表彰,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能广泛的参与到运政管理中来,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 第四,个别企业、车主观念淡薄,有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对依法办事缺乏信心;有的对执法人员不信任,甚至抵触,躲避执法取证,为执法设置障碍;有的心存侥幸,违法后就托关系走后门。 第五,利用各种手段拉拢腐蚀意志不坚定的执法人员,进行权钱交易,致使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到位的问题。 三、基层交通行政执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1、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党风廉政监督制度,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基层人员政治观念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2、应强化学习教育,狠抓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支配行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规范的执法行为。从端正执法人员思想,铸造执法队伍灵魂入手,我认为应该把学习效果作为对单位和个人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执法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实际问题和困难,消除执法人员畏难、消极情绪,从而调动积极因素,稳定执法队伍,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大总结、大表彰,牢固树立良好的形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理念。 3、应加强行政执法基础工作 一是要加强执法档案管理,对行政执法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二是要加强执法程序管理,对执法程序实行环环紧扣,跟踪管理,坚持程序不到位,案件不执行的制度;三是要加强执法行为管理,实行重大执法活动报告制度,重大案件集体研究决定,使得案件处理公开、公正、透明。 4、应强化制度建设、狠抓责任工程 制度是规范执法的保证,为了确保规范执法,进一步明确执法责任,必须健全和完善三个制度:一是执法责任制度。层层签订执法责任状,把领导责任制、执法责任制科学地分解到每个执法单位和个人,切实明确每个人、每个岗位的执法责任。二是公开透明制度。对一切应该公开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全部予以公开,实行执法公开,法规依据公开。坚决杜绝执法活动中的暗箱操作,充分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权力与责任统一的要求,对行政执法人员具体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对违反相关规定的执法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总之,新形势下应建立科学的法律、法规和现代管理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强化学习教育和队伍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执法环境,从而更好的为运政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磊.道路运政执法问题与策略研究[j].法制博览,2015(29). [2] 毕耜颍.如何抓好当前运政思想政治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5(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