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生态文明教育需求下通识课《人类与环境》的教学模式研究
范文

    

    

    【摘 要】 生态文明教育需求下的“人类与环境”公共通识课的教学模式,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教学的有效性,为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人类与环境;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从各个领域、多个层面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文明的意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题,因此大学生培养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理念、环境保护意识与理念就尤为重要。

    一、《人类与环境》课程与建构主义理论

    《人类与环境》是面向所有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非环境类本科生的学科拓展和环境素质类课程,适合于本科生各年级学生选修。该课程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思想贯穿教学,包括环境科学基础、全球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与产业、环境与健康、人类环境展望等内容,通过环境基本知识的讲授以及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意识。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其未来参与国家和全球发展的需要。

    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强调学习者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而获得自己的知识经验,注重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情境性、社会互动性。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知道和引导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二是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位基础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明确当前知识建构的意义和作用;三是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应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创新型。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应当主动收集分析相关的资料,对学习问题进行假设和验证,将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相关联,认真思考。

    二、建构主义理念下《人类与环境》课程教学模式

    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融合,构建建构主义理念下《人类与环境》公共通识课的教学模式,如图1。

    建构主义理念下教师的教主要表现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旧联系、组织协作学习等,《人类与环境》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在每个专题授课前设置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激发兴趣”是由教师结合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现象,结合情境设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新旧联系”是由教师提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组织协作学习”是由教师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讨论、课外学习、新媒体互动、实践调查等协作学习,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建构主义理念下学生的学体现在主动建构和联系思考两个方面,主动建构在《人类与环境》课程教学中是要求学生在主动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等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锻炼能力;联系与思考是学生将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并应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出和主动验证问题,利用思维导图架构知识体系。在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完成意义建构,掌握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相关的知识,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学会寻找相关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生态文明教育需求下《人类与环境》通识课建构式教学设计

    1、《人类与环境》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以两个方面为主要依据,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美丽陕西的建设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方面的素养,掌握更多生态环境及保护方面的知识,强化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二是基于对当代大学生环境及生态文明素养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水平、情感价值观、行为水平等都有一定欠缺,对于生活中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现象和问题的思考不足,在人与环境的认知层面、行为层面、情意层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人类与环境》公共通识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中遵从通识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领域知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特征,从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层面主要围绕地球环境、地球环境变化、地球环境保护的核心知识,建立地球系统的概念,梳理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思想,初步了解和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制约的关系,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力层面着重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侧重使学生充分认识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普及学生的环境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相互依托,互相作用,共同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学生的有效意义建构。

    2、《人类与环境》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设计中遵循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以学科为基础,教学内容以认识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基本内容,专题“认识环境”侧重讲解环境、环境问题等概念以及环境问题分类、环境问题的分布、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等内容,专题“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侧重阐述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以及生态文明、美麗中国等概念和理念,这两部分阐述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每个专题内容仅仅围绕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展开教学。二是以学生为根本的原则,在教学内容选择时从学生的生活形态、未来职业形态和现有专业形态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和未来工作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如专题“地理环境与衣食住行”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对饮食、服饰、住宅、交通、旅游、篮球和足球比赛等方面的影响,专题“环境与健康”帮助学生认知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专题“环境与人类文明”帮助学生认知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兴衰的影响以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差异,专题“环境污染与人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雾霾、富营养化的基本知识。三是以培养目标为根本,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培养“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善创业”的应用型人才,设计大量的课堂讨论、实践性作业等,并设计专门的“校园环境素养提升活动”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环境保护的品德、环境科学的基础、综合的能力、扎实的素质的培养。

    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七个专题,在教学编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实用性相结合,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层次合理,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也有利于学生的教,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更多地锻炼。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与逻辑关系如图2。

    3、《人类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

    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新媒体互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地调查法、直观展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情境教学法,即教师创设或引入形象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是创设生活情境,如《人类与环境》专题“地理环境与衣食住行”的教学中设置情境“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对话”,并由学生扮演南方人和北方人,双方探究南北方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创设疑問式情境,如设置问题“美国篮球队的名字是怎么命名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地有什么共同之处?”“楼兰古国到底是怎么消失的?”等,由此探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教学内容。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问题设置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果更好。

    读书指导法,即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或者论文等文献资料,从而使得学生资助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类与环境》通识课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阅读《环境与人类》(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人与环境》(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2009年)、《发展与环境》(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或者《沙郡年记》、《沙乡的沉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瓦尔登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等书目和期刊论文,并撰写读书报告。

    讨论式教学法,即组建课程学习小组,有效完成课外学习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按照教师出题目——小组内充分讨论——小组间有效交流——教师总结架构的模式进行。主要涉及的课堂讨论问题包括:(1)“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作品阐释;(2)城市居民个人如何为减少环境污染做贡献?;(3)本地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美丽中国;(5)即兴发言:人与环境。

    新媒体互动教学法,即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建立基于微信平台和专业APP学习平台(蓝墨云班)的课程教学平台,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平台共建,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互动:(1)教师在平台上提供丰富的辅助教学资源;(2)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及时上传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3)教师对学生上传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及时反馈,解答学生课外学习中的问题,与学生充分交流;(4)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中发生的时事性新闻、现象、话题等,教师发起讨论,学生充分参与发言。(5)学生自主阅读后撰写的读书报告、环境提案等均上传平台。

    实地调查法,结合学习主题对学生所处校园环境展开调查,并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

    直观展示教学法,即教学过程中借助大量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如电影《后天》、《美人鱼》、《地球公民》、《难以忽视的真相》、《家园》、《第11小时》、《180°以南》等引发人们进行深思的环境保护类影片。

    4、《人类与环境》课程的教学评价

    课程的评价中改变传统的以知识考查为重点、以纸质考试为形式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平时成绩占40%,其中包括环境调查、读书报告、环境提案等,考勤参与课程成绩占到10%,期末论文或感想占到50%。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比例,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结语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逐渐深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将受到普遍关注,相关环境教育将逐步成为大学生培养的必要内容,公共通识选修课《人类与环境》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建构主义理念下构建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培养“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善创业”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魏根,姜双林,张改改.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公共选修课网络课程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3-10.

    【作者简介】

    陈秀端(1980-)女,山西襄汾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课程教学与课程资源开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