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
范文

    【摘 要】 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实效的滞后性、实效的持久性特征。分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实效性问题,主要有教育内容单一,工作方式方法不当,教师素质不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等。提出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工作方式,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策略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述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从实效入手,所谓实效就是指实际产生的效果,往往指的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效果,本文中的实效也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的效果。实效性是指某事物或具体活动的效果的明显性,在获取实效性的过程中,往往通过投入和产出比进行衡量,一般来说投入少产出多,其实效性也就越好,越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在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所达到的预期效果。是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者,通过科学设定的目标和精心制定的内容,借助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目的,以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坚定自身思想和信念的一种抽象概念。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有着其独特的表现,主要有: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角主要是高校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些人群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他们知识层面高,思想相對活跃,接受外来事物快,思想开化,有一些学生自我意识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相对成型,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内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往往是隐藏在高校学生的内心和思想中,不容易被察觉,更不容易被标的。往往会在某种特殊的时刻和突发事件时,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滞后性。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孔子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进行归纳和总结。他提出“如有王者,必世后而仁。”[1]而高校的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持久性。高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持久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种思想意识和政治素质在高校学生的意识中的实效,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完美体现。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目标

    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就已经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十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时代的优势也带来了其不可以规避的不足,多元文化的浸入和渗透,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深受影响。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提高政治意识,文件指出,通过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2]确保我国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实效性问题

    1、教育内容单一

    教育的内容和观念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但我国的思政教育观念从其开始到目前,改变的幅度小,适应性差,对于个人的需要和自身价值方面缺乏针对性。课程体系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学科建设基础相对薄弱,教材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内容设置重复,无论从小学的思想品德,到初高中的思想政治,再到大学必修的思想修养课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时事形势以及国际和国内热点,内容上有较大的重合度。由于教学内容相似,教学手段和方法死板,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再加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以大班集体授课方式,所以有很多同学会逃课和缺课,更难说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会贯通,理解吃透了。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不当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采取约束、惩罚、限制等方式达到其教育的实效性,但这种方式从主观层面上就对学生产生了距离感和排斥感。不仅不能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无法激发他们学习和自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通常都是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甚至在学生中间还流行着这一句话“只要不挂科,这科就好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十分落后,辅导员教师通常还是手机电话,加当面处理问题,在讲台的思想政治教师也是PPT加讲授的传统手段。但由于上述原因,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只注重学生的课程考核通过,难以从根本上达到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政治理论上引导学生,在意识和境界上提升学生。

    3、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质不高

    多年工作经验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老师的角色。大学的辅导员教师他们首要是多面手,即在专业上有所了解,又在生活给以帮助,还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疏通,他既是管理者,要管理好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又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实际操作人,他们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所带学生的思想素质;再者,高校讲台上的思想政治教师,大部分都是高校应届毕业的硕士或是博士,他们社会接触少,思想相对单一,社会阅历浅,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样的教师无论是走向讲台,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是做辅导员去解决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都有着十分显著的不足和弊端。教师素质问题导致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另一普遍的问题,就是脱离实际,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风严重。这往往会诱发学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不仅不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而且还会严重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发和落实。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问题和首要方面。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变迁,赋予了新时期的大学生以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更为实际,个性鲜明突出,需求更为多变,目的性更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疏导能力薄弱。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授的课程与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有所异同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当价值观发生碰撞,心理受到剧烈打击时,其内心的承接就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由于心理素质不过硬,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但是,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课程的讲授者,往往都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全国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也都聘请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师,但是所发挥作用并不理想。

    三、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

    高校不僅仅是培养专业人员的摇篮,更应为国家发展输送高素质、政治坚定、思想坚定的全面人才。但教育观念陈旧,教育内容相似,教学手段和方法死板,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透彻理解,更难以融会贯通。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减,引入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提问式教育方法等进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留在课堂。在学校各个层面也应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加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和管理。

    2、改善工作方式

    要从根本达到在思想上教育学生,在政治理论上引导学生,在意识和境界上提升学生,必须要改善工作方式。在教学上,以教学方法的改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通过与学生沟通,或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促进学生从内心里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和接受思想政治教师的引导和说教,这也是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策略,

    3、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高校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教育和教导学生的重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师素质提升。高校应该创造更多的培训和深造机会,让教师有机会走出去,看更远,学更深。

    4、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问题和首要方面。高校的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已经成形,如何有效并因地制宜地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1] 王娟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6

    [2] 国务院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Z].2004.8.26.

    [3] 王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5.

    【作者简介】

    杜昱玮(1995.2-)男,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