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发展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范文 | 权书文 李海霞 李玮 【摘 要】 本文以高职院校发展党员为研究对象,以学生党员工作站为依托,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形成多主体参与的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及详细评分细则构成的高职院校发展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实证探索确定了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5个评价等级。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的建设,把好“入口”关,提供了好的方法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发展党员;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把好“入口”关,将青年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队伍中来,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多次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社会主义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面对新的社会形势,近年来,学术界针对大学生党建工作,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大学生党员发展评价指标,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评价指标还不健全。 二、前期研究综述 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制机制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理论非常丰富,但针对高职院校详细的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有,崔海英,罗艺采用综合评价法基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党员问卷调查从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三个过程对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进行研究。[1]刘晓军从理论方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估体系构建进行研究,[2]并指出需要从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四个阶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从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常态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党内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改进评价方法,从组织内和组织外建立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大学生党员承诺、履诺和述诺三个重要环节探索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估体系。金晓辉、孙静、张磊等从学习成绩、道德作风、日常表现、群众作风、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量化评估体系进行研究。[3-4]黄宦霖以广西某高职为例从学生党员自我评价、党员互评、群众评价、党支部评价等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评估机制进行了探析。[5]蔡国雄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评估标准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并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预备党员)的评估建立思想政治、党性修养、专业学习、先锋模范评价指标。[6]颜艳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并从定量、定性的角度制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7] 总体而言,关于高职院校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保障及评估机制、指标体系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其中保障及评估机制发展趋于成熟,但评估指标体系缺乏量化的实践研究,且很多学者的评估指标没能很好的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学生培养方案而定,本研究将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员工作站为依托,从思想政治、党性修养、学习、民意支持、活动与竞赛、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6个一级指标构建学生党员评价指标体系。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收集高职院校发展党员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书籍,通过整理、分析、总结,了解目前高校、高职院校对发展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前沿。 2、德尔菲法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发展学生党员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向资深党员、党务工作者等专家进行多轮征询,最终确定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评价指标及评分细则。 四、评价指标的确定 本课题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各院系学生党员工作站为依托,以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四类群体为研究对象。 经过文献查阅、课题组会议讨论确定培养人、党员工作站、班级同学等多主体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各评价指标以匿名的方式向专家征询,多次征询修改后剩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确定为最终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其中,思想政治素质由党员工作站和培养联系人评价;党性修养由带班辅导员、党员工作站、班级同学评价;学习由科任老师、实训老师、学分替换指导老师、综合测评小组评定;民意支持由党员工作站和班级同学评定;活动与竞赛由校团委素质拓展中心、志愿服务中心、院团总支、竞赛奖励核定老师评定;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由党员工作站、院团总支评定。 经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员工作站综合评定实验,通过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得分等级为:90分及以上优秀;80-89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不合格。 五、结束语 保障高职院校发展党员质量需要培养联系人、辅导员、课任老师、实训老师、党员工作站、班级同学、自我等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努力,评价指标会随着生情的变化、培养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为长久的严把“入口关”,切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崔海英,罗艺. 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研究——基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党员问卷调查研究[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05)44-46. [2] 刘晓军.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5)11-14. [3] 金晓辉,孙静.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量化评估体系研究[J].才智,2013.30.209-210. [4] 张磊. 如何构建新时期高校发展党员考核评估体系[J]. 时代教育,2015(05)69. [5] 黄宦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探析——以广西某高职为例[J].高教论坛,2015.05.15-18. [6] 蔡国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评估标准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园,2014.168(35)3-5. [7] 颜艳.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無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1)88-90. 【作者简介】 权书文(1986—)男,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