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范文

    王峰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陕西高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如何在新时代将红色基因不断融入青年学生的灵魂血脉:加强整体系统规划,进一步涵养陕西红色资源;多措并举,建好红色育人主阵地;要结合新时代实际,深度挖掘时代精神内涵,建立红色实践长效机制;凝聚大学精神,推进文化育人。

    【关键词】 红色基因;高校;传承;对策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能够很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新时代高校如何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对能不能引导高校师生深刻领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人生坐标,自觉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高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是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使命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关键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在高校中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是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2、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是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

    高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这些都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深刻影响。只有将红色基因不断融入青年学生的灵魂血脉,让青年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感悟传统精神、当好红色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才能使青年学生坚定信仰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堪当时代大任的栋梁之才。

    3、高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要求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陕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是构成红色基因的重要策源地之一。陕西红色资源富集、得天独厚,陕西高校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方面,具有历史积淀丰厚、革命传统优良。新时代陕西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以高度的自觉和责任担当,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做好示范。

    二、新时代陕西高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从社会层面上看,红色资源涵养不足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但受经济利益至上、娱乐至上思想的影响,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功利化、娱乐化、庸俗化问题还是很严重的。一些红色资源开发急功近利,重旅游项目开发、忽视红色基因传承,缺乏红色革命教育意义,项目开发以及文艺作品质量和可接受性差。

    2、从高校层面上看,首先是工作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陕西省高校思政工作经费与外省相比,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陕西高校思政工作的建设发展。相对于其他省份,资金投入过低,对于开展学生教育和活动支持有限。

    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思政课是目前陕西省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主阵地。陕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平均师生比1:360,基本上达到了教育部1:350-400的要求。但高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比较严重,某部属高校思政课师生比为1:842,某高水平大学师生比为1:946,某民办高校师生比为1:1469。另外,受多元文化影响,个别教师做不到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功底不足、照本宣科,无法给学生解疑释惑,影响教育效果。

    4、高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途径方法单一,亲和力、实效性有待提升

    高校对红色资源挖掘、运用不充分,在顶层设计中缺乏对课程、学分、课时的明确要求,开展红色教育的途径单一,没有融入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党团日活动也多是参观活动,缺乏多样的方法路径和有效工作机制,品牌特色不明显,红色教育专题网站、吸引力、融合度、参与性明显不足。

    三、新时代陕西高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途径和对策

    1、加强整体系统规划,进一步涵养陕西红色资源

    进一步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红色基因教育体制机制,一是应着眼于从提高党和政府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入手,要全面开展红色资源调查,摸清底数,建档造册,全面掌握每个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二是制定红色资源涵养开发规划,对现有资源按照国家级、省级、县级几个层次科学分类,提出各个类别涵养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意见,确保对红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开发。三是要建立红色资源保护机制体制,及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使红色资源的保护走上法治轨道;四是要组建红色资源保护开发机构,统筹各级各部门,既保护好不可再生的原生性红色资源,又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发现和总结新的红色教育资源成果;五是切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陕西高校优势,建立专业培训基地,培养一支政治性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业人才队伍。

    2、多措并举,建好红色育人主阵地

    一是要打造高层次思政工作队伍。要将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纳入陕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足额配齐配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和辅导员队伍。要设立专项培训经费,积极构建省、校、院三级培训体系,把以延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基因培训纳入其中,重点解决好中青年教师红色基因欠缺和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围绕深化课堂教育主阵地功能,加强教材建设。要根据陕西红色文化的特质,开发编写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延安精神、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教材,加强课堂教育,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要充分发挥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优势,以陕西红色文化为重点,积极开展红色基因理论研究,形成红色基因谱系的研究矩阵。四是要加大研究力度。要在国家、教育部和省级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课题申报中,增加红色基因立项比重,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提供知识体系和理论支撑。五是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责任。要把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发扬红色传统,作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以及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红色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设。

    3、要结合新时代实际,深度挖掘时代精神内涵,建立红色实践长效机制

    要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引导学生在新时代切实把凝结在“西迁精神”中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精神植入自己的灵魂内核,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实践历练中成长成才,真正将自己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把筑牢实践环节作为重中之重。建议在高校设立红色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考核体系,明确课时要求,教育学生通过实践在“做”和“行”上下功夫,真正打通教育与实践最后一公里。同时,要持续抓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红色基因贯穿其中,鼓励激励大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4、凝聚大学精神,推进文化育人

    大学精神是学校的灵魂和精髓。要大力挖掘“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等红色基因,形成特色品牌,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抢占网络媒体这个新阵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红色教育平台建设,建立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网站,创设红色文化公众平台,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要大力选拔和培养信念坚定且擅长网络语言、熟悉网络特点的工作人员加入网络思政工作团队,有效发挥监测、分析网络舆情、积极引导和扩大红色教育的影响和效果。要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各高校实际,经常利用革命纪念日、国家重大节庆日,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形成系列化、系统化的教育活动。要积极开展评优树模活动,组织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和重大先进典型事迹,多种形式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和高尚风范,以典型为镜、向先进看齐,汲取榜样力量。

    【参考文献】

    [1] 聂丽君.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 2017(06).

    【作者箭介】

    王 峰(1980—)男,汉族,硕士,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律伦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