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大学生审美主体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评价 |
范文 | 周玉洁+黄久香+詹红星+李磊 摘要:基于审美主体进行景观评价,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审美方式可以了解其审美趣味,为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基于美景度和语义差异法研究大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审美方式,分析美景度值与语义差异的9组形容词的相关性。景观效果:游憩休闲绿地>建筑区绿地>主干道绿地>入口绿地游。大学生对每种绿地类型的喜好偏向各不相同,植被协调性与每个类型的景观美景度都呈显著相关性。美景度与语义差异法结合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对环境的喜好程度以及景观美景度相关联的因子,对校园景观设计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根据研究成果,校园4种绿地类型设计时应分开考虑设计重点。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评价;美景度法;语义差异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2-0051-07 收稿日期:2017-03-08 修回日期:2017-03-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esthetic paradigm of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to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group and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tast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design reference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an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were used to study campus landscape aesthetic paradig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Analysised relativity of different nine groups adjectives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 and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The landscape effect: recreation green space > construction green space > entrance green space > arterial traffic green space . The different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were different, but coordination of vegetation were important for each of the landscape types. By integration of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an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reflect the college students preferences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Provide a more specific guidance for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design emphasis should be considered separately when design the four types of green space. Key words: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引言 校園景观是各类景观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景观形式,因其特殊的服务人群,而具有独特的属性和特色。随着中国历史的演替,校园审美主体的变化,校园绿地景观也随之发生改变。西周至春秋后期的贵族审美下的官学校园为典型的北方皇家特色的建筑景观,如周代典型的“辟雍泮水”式校园景观,受世袭等级制度的影响,景观布局表达庄严的政治目的[1-2]。“礼崩乐坏”后,审美主体变为退隐的士人阶层,他们具有独立精神活动,强调个人修养。在隐逸的思想下主导的书院校园选址通常 “择胜地”“依山林”,远离尘嚣,以求心境清静、专心问学[1,3-4]。随着国外文化侵入,封建制度崩解,校园景观开始借鉴西方的设计思维,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景象[5]。在大众审美文化背景下,当代校园绿地景观布局灵活,遵从自然,突破传统的轴线,因山就势、因地制宜,改变了以前校园规整、呆板的布局形式[6]。校园布局挣脱了以往的束缚,洋溢着创新的观念。当代的校园绿地景观不但具有教学、育人、休闲、娱乐、文化的功能,还具有环境心理需求[7]。由此可见,校园景观受着审美主体的影响,不同审美主体下的校园景观呈现出特定的景观形式,并具有不同的功能与意义;因此基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偏好研究校园景观的形式与规划设计思路也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运用景观评价的方法,借助心理学与统计学,能够较为客观的探索人的审美偏好。目前,层次分析法[8]、POE法[9]、美景度评价法[10]已被用于校园绿地景观评价。层次分析法通过建模的方式把景观分解成多因素而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做出有效的设计决策。POE法多用于评价景观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11]。美景度评价法通过受测者的直观感受评价景观的质量。除此之外,语义差异法(SD法)也较常用于景观评价中,它是1957年由C.E.奥斯顾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又称为感受记录法[12],主要用于评定主观感受同环境的关联。许大为等[13]将SD与SBE法联合,对不同的审美主体进行了差异评价。SD与SBE法两种方法的联合不但能筛选出较优的景观,也能够清楚景观元素在景观中的重要性,对景观设计具有更为明确的指导作用,目前两种方法的联合在校园景观评价中鲜见报道。在各类校园景观形式中,大学校园景观因其占地广、特色鲜明、景观效果以及景观价值突出等特点常被作为研究对象,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知识层面较高的群体,其审美方式在大众审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本研究选择华南地区办学历史悠久的6所高校和校内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D-SBE综合法,研究大学生对其生活的校园环境的审美评判,探索大学生群体在大众审美的背景下对生活环境的审美方式和景观需求,了解当代校园绿地景观的特色,同时为校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广州地区历史悠久的6所高校校园,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绿地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受测群体分别为来这几所高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群体。 1.2研究方法 1.2.1美景度评价法(SBE法) SBE法是视觉景观的质量评价方法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物理模式( psychophysical paradigm) 评价手段[14]。本文美景度(SBE法)采用-4—4级(极不喜欢—极喜欢)的评价度量表。 1.2.2语义分析法(SD法) SD法的表现形式是由一组互为反义的形容词和一个呈奇数的量度表所构成。形容词的选择是SD法评价的关键,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15-16],同时结合学校绿地景观现状,最终确定用9对形容词来表述景观特征(表1),评定尺度为五级(1~5分),分值越低,越接近左侧形容词词义。 1.3数据采集与处理 1.3.1场地调查与照片拍摄 参评照片拍摄于2015年8月,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于9:00—11:00,14:30—16:30兩个时间段拍摄,拍摄高度1.5 m,保持一定景深。对于长条形的取样点,从中间向两边、两边向中间各拍摄张 照片;对于方形取样点,从四角向中间、中间向四角各拍摄1张照片。在各高校拍摄景观照片共500余张,将照片归类并分别选取6所学校的游憩休闲绿地,建筑区绿地、入口绿地、主干道绿地景观样本各1张,共有24张景观样本(图1~6)。 1.3.2问卷评价与数据处理 SBE法与SD法的评分选项合并到一张问卷,将选取的24张照片乱序排列,以防同类景观之间对比而产生的评分差。评分方法均以景观照片作为媒介,通过幻灯片播放,评判者按自身审美标准打分。共发出200份问卷,去掉重选、漏选问卷,最后收到有效问卷共192份。语义差异评价值采用直接求取平均值。美景度计算釆用加权求和法[15]:公式为: Si= 9×(-4×N-4+-3×N-3+·+3×N3+4×N4)/N (1) 式中Si为照片i的美景度值;N为评价总人数;N-4为给照片i打-4分的人数,以此类推。最后使用Excel 2010进行基础数据计算与整理,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四种校园绿地类型的SBE法与SD法评价综合比较 SBE评价结果显示,总体景观效果:游憩休闲绿地>建筑区绿地>主干道绿地>入口绿地游 。SD法结果显示,游憩休闲绿地每项评分均超过3.0分。表明游憩休闲绿地与其他几种绿地类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绿地质量,整洁度高,空间开敞,植被显著度高,植被生命力、协调性强,景观偏向自然景观,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建筑区绿地SD评分有2项低于3.0分,分别为自然性与植被多样性,表明了建筑区景观更多偏向人工化景观,且运用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主干道绿地SD评分2项低于3.0分,分别为植被多样性与文化性,表明了主干道绿地植被较为单一与文化性弱的特点。入口绿地SD评价4项评分低于3.0分,分别为自然性、植被显著度、植被多样性、文化性,体现出现状入口绿地景观偏向人工化,植被显著度低,植被多样性低,文化性不明显的特点。 2.2各个绿地景观SBE与SD法比较分析 SBE与SD法评价比较表明(表3),游憩休闲绿地中,SBE值最高为13号(图版1),SD值各因子评分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1号绿地,SD值各因子评分5项低于3。建筑区绿地中,SBE值最高为10号绿地,SD值空间感、整洁度、植被协调性较高,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14号绿地,SD值8项低于3。入口绿地中,SBE值最高为11号绿地,SD评分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3号绿地,SD值7项低于3,且自然性评分低于2。主干道绿地中,SBE值最高为20号绿地,SD值各因子评分均高于3;SBE值最低为8号绿地,SD值8项低于3。 2.3四种校园绿地类型SBE值与SD值相关性分析 SBE值与SD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表4),不同绿地类型的 SBE值与SD评价的各指标呈现不同的相关性,植被协调性与每个类型的景观美景度都呈显著相关性或极显著相关性,各个绿地景观的评价与空间感都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在校园景观中开敞空间或封闭空间与公众的喜好没有显著的联系。对于游憩休闲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植被生命力>空间感>植被多样性>植被显著度>整洁性>自然性。对于建筑区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整洁度>植被协调性>文化性>地域特色>自然性>植被显著度>空间感>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对于入口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植被协调性>植被生命力>地域特色>植被显著度>文化性>自然性>植被多样性>整洁度>空间感。对于主干道绿地,SBE值与SD评价相关性排序为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植被多样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整洁度>植被显著度>空间感>自然性。 3讨论 3.1SBE法与SD法综合运用研究校园景观的合理性探究 袁鼎生[16]提出了大众审美有“共生之美”的特点,主体审美时,会被所环绕的审美对象所陶冶,美质美趣逐渐潜移默化达到同构,对象也就变成了自己的环境美。在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客体会存在被主体认同与倾心的对象。由于校园环境是人为创造,所以会有适宜主体的审美倾向[17]。因此研究大学生审美倾向特点,对于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现代美学兴起以后,美学研究的对象从以美的本质为重心,转变到以审美经验的探讨为重心,从罗列和寻找一系列美的特质转变到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进行描述[18],这种经验描述能够将直观美的感受分解成具体的景观事物,将抽象词具体化,本研究中SD法即为一种审美经验的描述。许大为等[13],王亚娟等[19]运用SD法与SBE法结合分别分析了公众审美的差异性,郊野公园的视觉景观质量,均获得了较为可靠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表明SBE法与SD法评价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将两者结合能够分析景观质量与影响其景观质量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能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3.2基于SBE与SD法的校园绿地景观设计建议 SBE与SD法评价结果显示,游憩休闲绿地在4种参评绿地类型中评分值最高。可能由于游憩休闲绿地通常面积较大,绿化空间多,学生能在其中休息、阅读、运动等,生活联系较大,更容易成为评价者所倾心的对象[20],因此校园绿地规划应尽可能预留面积较大的绿地作为游憩休闲绿地。从美景度值与SD评价的相关性排序可知,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植被生命力均为评价者较为关注的指标,因此设计游憩休闲绿地时,应注重各个乔冠草之间搭配的协调性,包括了形态、色彩、质感、体量等因素之间的统一。结合丰富而有韵律的林冠、林缘线,划分出变幻多样的空间,美化和协调周边环境[21]。景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性是校园景观的精髓,只有对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营造体现大学精神、延续大学文脉与充满活力的校园景观[22]。同时,游憩休闲绿地应重视植物养护,保持植物的生命力,体现整个绿地景观的活力。 建筑区绿地的整洁度与植被协调性对景观美景度影响较大。绿地空间营造可呼应建筑空间的规律与特色,形成整洁有序的景观效果。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植物对建筑体的对比和衬托。植物能软化建筑突出的体量与生硬的轮廓[24],植物的枝条线条自然,与规则式建筑形体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可用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细致的建筑物四周,选择枝纤叶小、树冠浓密的树种。文化性与自然性的缺乏是建筑空间评分低于游憩休闲绿地的主要原因,校园的建筑形象、应该要体现某种教育理念和审美情趣。相对于生硬的硬质景观,学生会更倾向于自然式的景观,景观的自然性甚至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3]。建筑区绿地景观设计时应考虑近自然景观营造手法,让建筑与自然更加贴近。 入口绿地的自然性、植被显著度、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整洁度、植被多样性对美景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入口是一个学校的门面、标志,更是其办学理念最直观最突出的体现,因而对于绿地景观的要求较高。入口区绿地植物配置时应简洁、明快、自然、大方。种植高大挺拔而浓密的树木,增加景观的自然性、植被的显著度与植被生命力,衬托入口建筑,形成宽敞的绿色通道,营造安静、严肃的校园氛围[24]。入口景观重视绿化效果的同时,对地域性与文化的表达也非常重要,突出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景观设计受大众喜欢的可能性也会更高[25]。 主干道绿地的整洁度、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对于美景度评价影响较大。道路景观为线状景观,是校园整体风貌的体现,干净整洁且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的景观效果更能展现良好的校园氛围。道路绿化常关注行道树,而忽视了中下层地被与灌木,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校园道路绿化应重视植物的多样性,综合考虑乔灌草的多层配置模式。养护管理对于主干道绿地也尤为重要,能够保持植物活力与生命力。主干道绿地与其他绿地类型相似,地域特色与文化性也是大家较为关注的指标。植物具有承载和表达地域文脉的天性[26],对主干道绿化植物选择时,可以根据校园文化背景、历史发展、教育理念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类,主干道绿地的整洁度、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较为重要。 4结论 SBE法與SD法结合能评选出较优的景观,与不同的景观因子比较与相关性分析,能更具体了解景观优劣的影响因素,为景观设计提供更加具体的建议。校园的4类景观设计重点各不相同,游憩休闲绿地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植被生命力较为重要,建筑区绿地的整洁度与植被协调性较为重要,入口绿地的自然性、植被显著度、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整洁度、植被多样性较为重要,主干道绿地的整洁度、植被多样性、植被生命力、植被协调性、地域特色、文化性较为重要。因此,对不同绿地可以根据因子重要程度进行设计。 致谢:谨对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朋友们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已经离世的庄雪影教授,尽管身在病榻上,仍对本研究给予了悉心指导。 注:本文照片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 李春青. 从贵族审美到大众审美——兼谈当代审美文化的研究立场问题[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春之卷(1):100-111. [2] 布鲁斯·康那列,王理.北京国子监—宁静的皇家学府[J]. 建筑,2004(6):89-91. [3] 孙银凤,唐国安.从古代书院到现代校园规划[J]. 山西建筑,2008,34(10):7-8. [4] 孔素美,白旭.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形制浅析—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为例[J].华中建筑,2011,29(7):177-180. [5] 张晶,范周.当代审美文化新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0-62. [6] 倪昕. 中国大学入口空间演化及其规律探析[D]. 同济大学,2008. [7] 贾德华,王万喜.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1):144-146. [8] 陈晓刚,罗奇. 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2013,44(6):999-1003. [9] 王磊,吴承南,许亚琼,等. POE法在校园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J].现代园艺,2015(13):109-110. [10] 李霞,黄河,彭映辉,等. 湖南长沙高校校园绿化及植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67-13070. [11] 庞洁,卢广昌.广西大学校园景观使用状况调查与评价[J]. 中国园艺文摘,2016(2):126-128. [12] 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SD法[J].中国园林,2004,19(10):54-58. [13] 许大为,李羽佳. 基于SD-SBE法的专家与公众审美差异研究[J]. 中国园林,2014(7):52-56. [14] Daniel TC,Boster RS. Measuring Landscape Aesthetics,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M]. U.S.: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1976,29-34. [15] 邓送求,闫家锋,王宇,关庆伟. 间伐强度对不同林分类型美景度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4-7. [16] 袁鼎生.审美生态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145-146.[17] ……·. A Search for the Meaning of the Beauty in Elementary Geography Education- Fousing on Landscape Aesthetics[J]. The Journal of The Kore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02,10(3):2-28. [18] 朱狄. 当代西方美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35 . [19] 王亚娟. 基于SBE和SD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园视觉景观质量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20] 刘笑谊. 大学校园文化与学生群体审美特性[J]. 大众文艺,2015(9):219-220. [21] 李靜,张浪,朱祥明. 2007. 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J]. 中国园林,23(6):58-61. [22] 翁奕城,毕胭.大学校园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以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5(10):80-82. [23] Matsuoka R H.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High School Landscapes:Examining the Link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0,97(4):273-282. [24] 王兰,王烨,樊灵燕. 高校校园主入口区绿化景观营造浅析——以上海市为例[J]. 大众文艺,2014(17):71-72.[25] 刘晓斯,孟祥彬,达周才让. 学院路八大院校入口景观与历史文脉变迁[J].华中建筑,2015(7):114-118. [26]张丽敏. 体现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 美术大观,2012(2):144. 作者简介: 周玉洁/1992年生/女/重庆人/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园林植物与应用 *通信作者: 黄久香/E-mail:jxhuang@scau.edu.c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