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创新最大的阻碍来自哪里 |
范文 | 柳二白 当状态陷入低谷,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救,而自救的必备动作之一就是创新。是的,创新成了自救药箱里—个必需药品。现在实体零售进入低潮,又到了人人谈创新的时候。但也会发现,就算高层达成创新的共识,同样会遇到重重阻力,这股暗流让创新的步伐屡屡受阻,甚至寸步难行。 那创新的最大阻碍究竟来自于哪里? 不是缺乏创新的技术与手段,也不是缺乏创新的动力,而是人员的停滞不前。 人是企业的财富,也是财富的创造者,但人员因素同样能让创新无所适从,使企业同样能使企业陷入困境,人员因素也让创新无所适从。 思想懒惰,失去思考的能力 现在陷入困境的实体零售大多经历了从成长期到辉煌期的发展经历。在不断向上攀升的过程中,不管是高管还是企业员工都保有积极性,不断思考,不断将思考应用于实践。脑力活动的活跃让企业充满活力。 当企业在辉煌期停滞时间较长后,人会不自觉地陷入到舒适区里,在那里充分享受丰硕的企业成果。人们的思想开始开小差,不再以经营发展为第一要务,而把安享成果当成了当下最重要的事。当思想停滞,紧接而来的就是思考力的下降。 思考力就如人身体内的筋,“筋”越拉越灵活,如果长期不动再去“拉筋”,那真是生不如死,身体的不适应和不知哪来的抵抗力,者耻“拉筋”变得异常艰难,身体发出无数个信号在抵抗。重启思考也是如此,虽没有“拉筋”表现得如此痛苦不堪,但可让大脑一片空白,思考的着力点到处缥缈,无处生根。 当高管再次挥起创新的大旗时,虽然会得到喝彩声一片,但真正响应并落实到实践中去的,却寥寥无几,根本原因不是大家不想去创新,而是无力创新,根本不知道如何创新、如何让创新为企业增加动力。 思想慵懒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是长期发展慢慢积累而成。思想一直停滞在温暖舒适不思进取的环境里,不思考也不再做智力上的劳累。停顿一久,想让思想再现活力,这像一张久未拉开的弓,生涩紧崩,根本无力再去承担发射之力。 所以当企业上下谈论创新时,创新点在哪里、创新方法从何而来、用什么方式创新,都是无从谈起。就算创新的呼声一浪高过—浪,但仍无法找到创新的实质与根本。 集体迷茫,不知从何寻找落脚点 当企业提出创新的口号时,多少人是盲目无所适从的?人人都知道创新重要,但人人却不知道在哪里创新,从哪里看到创新的机会。日复一日,只得任岁月蹉跎,任时光荏苒。 克里斯坦森将创新分为颠覆创新与改善创新,对实体零售来说,想要做颠覆创新几乎不可能完成,现在最要紧的是改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改善企业内部的微循環,让企业运转更为顺畅。这应是实体零售创新的方向,这样的着力点更利于企业走向更好。 人人都喊创新,却不知如何开始。这样的迷茫窘境让许多身在实体零售中的人都感同身受。创新在哪里,创新在哪里?创新就在有思想有头脑的人的心中。当企业遇到困难时,总有人能提出清晰的思路,表达有见地的见解,却未必与当下融合,因此创新的点子一闪即过。人们宁愿集体迷茫,也不愿意有人站出来指明方向。 思想的匮乏,人才的缺乏,也让创新之路变得尤为艰难。 德鲁克曾说,“创新者不并不如—般人的想象,是超人和圆桌骑士的混合化身……目标明确的创新来源于周密的分析、严密的系统及辛勤的工作,这可以说是创新实践全部内容。”可见,创新是一项集智力于体力并行的工作,只停留在想做却不知如何做的阶段,永远不可有创新结果呈现。德鲁克犀利的指出,创新者不是超人和圆桌骑士的混合化身。那些还在会议桌前谈创新的员工们,管理者应尽快地让他们离开圆桌,让他们到卖场中,到实际工作中,从那里才是真正发现创新点的地点。 急功近利,不愿意铺设地下管道 当年无印良品走入低谷,社长松井忠三把创新点放在了疏理岗位职责上面,他发现员工从事本职工作时多是凭着个人经验,一旦员工调岗或离开,立即就出现空白或混乱,他决定制定《店铺工作指南》,在《指南》里从开始上班到下班、关闭店铺的每项工作都做了详细的分解与指导,让员工充分了解工作内容与工作重点。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达到标准化,为卖场带来了活力。 而当下,处于低谷的企业都想多快好省的把企业带出低谷,却不愿意从基本做起、从最不见效益的地方做起。就像修路,只有地面之下铺设结实完善才能保证路面的质量,如果地下偷工减料,路面的光滑平顺平也不会维持多久。但地下管道的铺设隐藏在下面,远不如光洁的路面更能带来冲击感,人人都愿意铺路面,而不愿意劳心费神的建管道。在企业也是如此。就如无印良品这样,从基本的手册做起,从理顺工作职责与工作规范做起,这些工作不能立即带来效益,却可以提升整体员工素质和管理质量。 创新需要时间与等待,没有人愿意因此承担这样的风险,可能也没有管理者愿意为这样的等待提供时间,人们恨不能今天创新明天见效,这样的“大力神丸”就算吃下去,撑不了多久也会气力殆尽。 厚积薄发,找到立足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才是根本,没有—项创新是速效药丸。在低谷企业的人员,习惯了用更少的时间做更省力的工作,他们看不到创新的终点在哪里,也不愿意为此付出辛劳。人人都想拿立即回报的实绩证明自己,而不愿用时间证明自己。 创新的提出者是人,实践者是人,最大的阻力同样来自于人员因素。所谓成功的企业都相似,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不同,在这些陷入低谷的企业找—个共同点,那就是人员的懈怠。人员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阻力,不是员工不好也不是员工变差,是员工在企业长期发展中渐渐失去了学习力、创新力和活力、失去了斗智与勇气,企业因此变得拖沓臃肿渐失生气。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