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策略
范文

    徐永慧 马欣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修为、政治素质的培养。基于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思考,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可以从深化课程改革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拓宽与创新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提炼教学艺术构建良好的课堂软环境等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9-0233-01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一直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当中都曾强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青年人认知自我、提高思想修为、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怎样上好这门课,使之真正发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这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者们不懈探索的课题。结合多年来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笔者认为,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可以从深化课程改革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拓宽与创新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提炼教学艺术构建良好的课堂软环境等几方面着手。

    一、深化课改

    (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普遍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这本教材于2013年进行了修订,在教材的章节结构、主要内容、思想观点、文字表述等方面都有修改,可以说保持了原教材稳定性和权威性基础上增强了针对性。但对于高职高专教学来说,应该在维护教材权威性、贯彻国家教育宗旨和目标基础上,根据授课对象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编排,甚至具体到每一个不同的专业,结合其专业特点选取或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们在正在进行的课改实践中,尝试打破原来的教材知识体系,按照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规律以及情智、身心发展规律重新进行组合。根据课程设置的宗旨、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教学目标以及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把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重组,极大地增强了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实用性,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思政课过去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刻板、教条、说教”是学生对思政课一贯的印象。我们要努力改变这一现象,探究行动导向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当中去感受和感悟,其效果远胜说教。根据每一模块的教学目标,可以分别设计若干教学情境,通过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将理论寓于情境当中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中国古代思想家朱熹曾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尤其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而言,实践尤为重要,通过践行,学生才能有所体悟从而巩固课堂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三大块来进行。课堂实践主要可以开展“优秀学长访谈”,即邀请往届优秀的毕业生回到课堂,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些从学生中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对学生触动很大,他们的成长、成功历程更具说服力;还可以采用“名人课堂”的形式,邀请本地各行业各领域的成功人士或者专家来校举办座谈会或专题讲座,对学生起到激励或引导作用。校内实践主要是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日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比如教师节要问候老师、中秋或重阳节要感恩父母家人、“十·一”要有爱国主题的演讲等等。社会实践主要在校外进行,比如参观当地的革命历史遗址等。我们成立了爱国青年社,借助这个平台我们成功实施了好多实践活动,并且确定了儿童福利院等校外实践基地,这些活动带动很多学生参与进来,效果非常好。

    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所谓地方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市县范围内的文艺人才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同文化发源紧密连接的文化设施和资金等。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具体包括: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而提升政治责任感;有利于净化校园人文环境而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指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高职学生作为地方建设的有生力量,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了解直接关系到本地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所以,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地方的历史文化糅合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高职学生从情感和文化上产生归属感、自豪感,更有利于为本省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大量思想素质较高的蓝领人才,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强省目标。

    黑龙江省拥有大量值得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基础好,有潜力,根据专家初步调研,归纳了十大重点系列。包括民族历史源流系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红色历程系列、文化名人系列、开发建设系列等。其中红色历程系列(以抗日战争历史为代表)及开发建设系列(以“北大荒开发建设时期”、“大庆开发建设时期”为代表)尤其值得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利用。此外,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重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更是与高职学生的未来职业息息相关而值得充分关注和了解。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提升教师素质

    从高职学生特点来看,他们文化素质基础薄弱、对社会复杂现象辨别力低,课堂上老师的熏陶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高职思政课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教导学生学会奉献、学会做人。所以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是及极其重要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建立一支优秀、专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而严肃的任务。

    谈到提高思政课师资素质,大家最多想到的是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这些方面毋庸置疑是很重要的,但笔者认为,教师自身的人品与人格魅力的重要性也是同样不可忽略的。用嘴讲道理很简单,但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言语或形象传达出来的其内心世界的信息是无法掩饰的,所以在选拔任用思政课教师时也应该重点考核其人品。品格高尚、言行一致、德行端正是担任思政课教学的最基本素质。

    “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德育教学就是要把做人的道理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以“润物无声”的效果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去,并融合到他们的性情品质中去从而转化为行为。作为德育教师,能否认识到这些,并以师德为自律、以育人为己任,真正将德育教学工作升华为事业去投入身心地做,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会关乎到广大青年学生道德品质养成这样的大问题。

    (二)提高教学艺术构建课堂“软环境”

    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国内学者姚利民认为,能够有效教学的教师应具备这样的特征:正确的目标、充分准备、科学组织、清晰明了、充满热情、促进学生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高效利用时间、激励学生。这几方面特征应该是每一位教师要经常对照自我检验的标准。美国学者克里克山克等人写的《教学行为指导》中谈到:师生关系是教学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学生希望在老师控制下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有效地学习。

    一个成功的课堂应当具备的要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自我情绪的调节与掌控都很关键,这些可能是我们平时忽略的,或者是有所意识但并没有形成清晰的系统的总结并上升到规律性认知的。教室、多媒体以及教室的理论素养,这些可以说是课堂的“硬件”,但我们还应认识到,教师的教学艺术以及情绪状态、人格魅力等这些构成了课堂的“软环境”,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

    [责任编辑:金永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