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探究 |
范文 | 王诗涵 李勇 摘要:潍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一直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盛名。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性与传承性,近几年发展受到较大冲击与阻力。现指出了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保護制度并健全发展体系;立足本土风情并拓宽传播方式;深化技艺认知并创新赛事风格;重视文化教育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 中图分类号:G12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12-0159-0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进入21世纪以来,迎着全球经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与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行列,工业经济的兴旺繁荣带来了文化生态的日新月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脉的重要象征与历史见证,在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信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类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异彩纷呈,不同国家地区划分标准也有所区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非遗项目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个类别。潍坊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6项,从风筝、古琴到剪纸、茂腔,从沂山祭祀到核雕泥塑,无不展示着潍坊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深刻的历史内涵。 二、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分析 对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男女占比分别为46.3%和53.7%,对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这一问题,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对此关注度较一致,无显著差别。年龄与职业分布在18~29岁的青年学生人群中,54.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潍坊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比较到位,52.4%、54.9%的被调查者则比较认同当前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传承发展工作,这与近几年来潍坊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大型文化园区、风筝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不无关系。除此之外,社会培训等公益宣传方式也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琴等在民间掀起大众学习热潮。在传承发展方面,实施“百乡千人帮扶计划”,为传统工艺产业化发展搭建了学习平台,种种举措落实贯彻了十九大赋予文化工作的新要求,有利于加快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助力潍坊向着进一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前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效益较差,传承后继无人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风筝、剪纸等手工技艺,产品多为手工艺品,学艺周期较长、劳动强度较大、成本较高,缺乏连锁性的带动型产业与符合现代快节奏经济发展的生产水平,仅靠政府单方面资金支撑,经济效益较差。从事技艺传承人多局限于单一家族,行业技艺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才断层现象较严重,传统古老技艺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局面。 (二)工艺特色退化,发展空间不足 现代化工艺大大冲击了原有生产工艺的韵味与内涵,生产过程粗放,精湛技艺被压缩删减,使得规模化生产的厂商在利益的趋导下只注重产品的流通性与盈利性,且原有的特殊生产材料大多被廉价的低值品替代,产品质量大打折扣,赝品充斥市场,而真品却由于真功实料的昂贵价格被束之高阁,导致工匠流失,发展空间日益缩小。 (三)传播范围受阻,传承方式单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方面大多依赖于传承人家族,保护方式仅靠手工工艺和文学故事的代代相传,受地方传统民俗风情与地域阻断的影响,传播范围较为有限,并且仅靠言传身教与耳濡目染的传承方式,传承方式较为单一,受众范围难免集中在乡镇村院,与城市居民生活节奏难以匹配,使得城市居民参与程度较低。 (四)认知程度有限,教育实践不足 当前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较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层面仅停留在知道风筝、年画等较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对于具体制作过程却知之甚少。目前的教学方式仅为专业老师授课,缺少实验与参观交流课,学生与传承人进行交流的平台数量也较少。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保护制度并健全发展体系 政府要构建一套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积极走访调研,在考察走访的同时保持原传承地固有的民俗风情,不过分干预。进一步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与校园传承教育基地的数量,配备专业素质能力强的人员小组。设立非遗专项基金,对传承人进行资金资助与技术支持,提供专业完整的工具与工坊,将原住地传承人集中保护,定期访问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控制盈利性较强的民间商业资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渗透程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脉相传性与完整性。 (二)立足本土风情并拓宽传播方式 立足于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有特色,因类制宜开拓传承思路。茂腔、古琴作为戏剧音乐,发端并深深扎根于乡土大地,具有广泛的农民群众基础,以传唱、演奏等表演方式代代相传。组建非遗特别交流小组,选派专业人员与民间剧团、乐社进行交流,认可其表演对传承茂腔、古琴的重要意义并进行官方化的认可与推广,提高民众自发参与创作与表演的热情。同时与原有戏剧、音乐传承人进行合作,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再创作,使之与现代化流行节奏与曲风曲调相融合,在保持原有情脉的基础上打造特色“电子中国风”式乐曲。与网易云音乐等具有广泛年轻受众基础的音乐平台进行合作,突破传统固定化戏剧展厅的表演模式,提高茂腔古琴传唱表演的流行力与国民度。 (三)深化技艺认知并创新赛事风格 针对风筝、嵌银髹漆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搭建技艺传播平台,推动已有风筝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宣传建设,拍摄相关宣传短片,将风筝、髹漆的制作过程具体化、形象化,推出传播纪录片与文化展示综艺节目,加深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感受。利用数据信息系统与三维数字技术将技艺制作过程实感化与立体化,让民众有切身体验制作风筝、髹漆等工艺品的经历。同时结合花键、孙膑拳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开展大型体育竞技比赛,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对参赛者进行物质奖励,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趣味性。 (四)重视文化教育 由政府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牵头,与潍坊各中学高校进行沟通合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向学生传授宣传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及其重要性。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社团,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并增强动手能力,进一步了解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传承方式。开设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选必修课程,把非遗学习带入课堂,通过网络播课平台建设非遗精品课程,同时与非遗保护网站建立交流论坛,供学生就相关问题与协会负責人进行直接有效的交流,发挥校园教育独特的传播与影响优势,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增强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减少“文化休克”现象,使学生们真正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氛围中来,由内而外生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综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结民族血脉的精神纽带与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与新时代新文化相得益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保持独特的光芒,顺应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 刘永莎.潍坊风筝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 彭 琳,赵智聪. “心意传承”与“模型传承”——文化景观中非物质文化要素保护的日本模式借鉴[J].中国园林,2014(4). [3] 叶惠文.浅谈茂腔的艺术特点及传承价值[J].黄河之声,2009(3). [4] 杨媛媛.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本土设计创新[D].长沙:湖南大学,2008. [5] 葛 星,李 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J].东岳论丛,2007(4). [6] 谭 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2). [7] 王万顺.茂腔版《红高粱》的表演艺术特色——兼论地方戏的现代改编之困[J].四川戏剧,2016(10). [8] 丁子安.高校教育中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J].科学大众,2019(4). [9] 黄永林,纪明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8(3). [责任编辑:王功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