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
范文 | 李景秀 刘秀光
[摘 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逻辑起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出路;重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既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动力,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体现;学生的就业状况如何,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 [关键词]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11-0134-05 Abstract: The basic way to cultivate applied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adapting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to formulat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which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cess; to perfe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ut for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to devote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 opinions on teaching work is to improve teaching level and also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the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is the “touchstone” to test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Technological Skills;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Ways of Talent Training 一、引言 2015年10月,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向应用型转变的高校的办学思路最终要体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其中,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看作是部分地方普通本科是否转型成功的关键。 2016年11月,广东白云学院被列入广东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白云学院也以此为契机,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决心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既然高校的重要任务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于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是,通过什么途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术界有大量的关于这方面的分析或研究,例如,常春水等(2013)指出,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偏重于高级专门人才而忽略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课程,人才培养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可以说,这一观点基本概括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通病”,而这种“通病”不根除就势必影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及合格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谭永宏(2015)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应该包括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的布局、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曾秋菊指出,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需要解决应用导向的理论教学目标定位,以及综合技能和创新精神导向的实践教学定位等问题;彭峰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途径,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相应的协同机制,进而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吕博则认为,应用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以供方为主导的教育方式,遴选出创业的类型和方向,拓展全程服务体系等。总之,上述观点都有各自的分析视角,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途径。 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部分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在实现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基本途径或者“路线图”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逻辑起点;学生对教学环节满意程度的问卷调查,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对学生就业问题的问卷调查,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点。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归属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国际(和国内)贸易领域的工作。这些工作涵盖了贸易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报关和承运货物等国际物流、国际市场调研等。主要工作岗位有国际贸易单证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等。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涵盖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岗位来看,该专业的应用型专业的特点非常鲜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充分体现“应用型”的特点。因此,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自然成为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逻辑起点。 在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的工作: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变化,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人才培养方案不能紧跟国际贸易形势变化来调整的话,就会造成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脱轨的情况。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之前,有必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致力于培养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熟悉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贸易规则,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在保留国际贸易核心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有必要根据广东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和自身特点,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可加入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课程,这些课程能让学生在就业前对广东经济发展状况,进出口情况以及对外经贸合作现状等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其次,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的了解广东本地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过程中。通过聘请企业专家人员以讲座、模拟课堂、开放式交流等形式来指导学生,增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广东本地的进出口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经常性地搜集企业对国贸人才需求的反馈意见并以此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要求,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提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中明确,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2012年) 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从列举的上述文件中不难看出,国家在政策层面对于高等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必然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如何对实践教学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以及具体实施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广东白云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实践教学分为校内的实践教学和企业的实践教学,而企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该校“3+1”教学改革中的“1”。 第一,校内的实践教学安排分为两部分:课堂教学课程中的实践课时,第二至第六学期的集中实践周。其中,课堂教学课程中的实践课时,见表1。 表1显示,国际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的实践课时比例几乎占据一半,相对于以前,已经有所提高。并且在这些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中,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加大了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期末试卷考核在总评分钟一般不超过50%,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相互脱节或是内容重叠的现象,学生对整个国际贸易流程的系统性完整性训练还不够。对于此类实践比例大的的专业课堂教学可以借鉴国外教学方式,形成任务式实践,让若干个小的实践环节围绕一个较大的任务形成一个连贯的、有导向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的好习惯,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实践的需要,在第二至第六学期,利用集中实践周的形式,进一步强化一门课程的实践环节,见表2。 目前,《经贸英语写作》和《国际贸易业务案例分析》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多以案例讨论、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受时间、场地等因素的影响,较少涉及到实地调研等环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国际贸易模拟和校内仿真综合实习,教会了学生在仿真状态下进行必要的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学期实践课程过于集中,会使少数学生疲于应付,也使得实践教学的目标不能有效完成。 第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协同育人也是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因此,企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 企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了校内具备的实践能力以后,在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表3是对所有专业适用的企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和主要内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要将这些环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 为了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明确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完成的时间等,学校对企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和主要内容做了具体规定和要求,例如,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学习,由学校统一制订课程目录,并且建成网络课程,学生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来选修有关课程。目的是拓展职业能力,积累未来社会工作的经验;专业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结合专业特点,到企业生产现场了解企业的全貌,熟悉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管理流程,学习企业文化以及规章制度。第二阶段在企业生产现场,按照生产工艺过程或管理流程在不同岗位进行实习,以巩固加深专业知识,学习生产与管理技术,达到在实际岗位掌握操作的能力;毕业实习则要求学生搜集必要的资料,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准备。可见,这样的安排既遵循了教学规律,有体现了有的放矢的特征。 四、学生对教学环节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制定了人才培养的方案,对各个教学环节精心安排以后,实施的结果如何,是检验这些“方案”和“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听取学生的意见。 (一)教学相关环节的问卷调查 表4为广东白云学院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教学相关环节满意程度的调查数据。问卷调查的内容涵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等多项指标。在该项问卷调查的目录中,将被调查的学生对教学相关环节满意程度划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表4显示,学生对教学相关环节表示比较满意的比例最高,而表示不满意的比例最低且数量很少。于是,从该项调查中可以得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对教学工作是肯定的结论。同时,学生对教学相关环节的肯定程度表示“一般”的,多数选项占有20%以上的比例。这是学生对改进教学工作某些环节的期望。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往往成为提高教学水平的动力。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某些环节的满意程度,改进与提升具有显著地针对性。那些方面要继续保持,在哪些方面要填平补齐都会一目了然。 (二)学生对改进教学意见的问卷调查 从表5关于广东白云学院2014届和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改进教学意见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四个选项的意见是“等量齐观”。也就是说,对涉及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四个主要环节,意见几乎是平均分布的。这说明该校在教学方面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以满足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诉求。 作为学校而言,学生对改进教学的具体意见是一种“倒逼机制”。它促使学校站在学生的角度检讨工作。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认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对学生就业问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学生的就业状况如何,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 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就业率,二是就业质量。根据广东白云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在2014~2015年连续三年广东白云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7.7%、95.8%和99.2%。 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较为复杂,广东白云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从就业岗位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薪酬、岗位与专业相关度等进行问卷调查。以就业岗位满意度和薪酬为例。在被调查的2015届毕业生中,10.73%的毕业生对现职岗位表示很满意,39.15%的毕业生对现职岗位表示比较满意,有37.21%的毕业生对现职岗位表示满意,这三项相加,就业满意度为87.09%,比2014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59.56%)提高了27.53%。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为87.69%。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薪酬比2014届提高726元,连续三年比较,显示了逐年提升的良好趋势。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酬为3363元,高于2014届的2946元。从就业岗位满意度和薪酬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保持着不断提高的良好趋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涵盖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岗位来看,该专业具有鲜明的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学校和企业应该深入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多运用、多摸索、多思考,在实践中学习,在问题中去实践,让他们自己得到真知,掌握規律。 教师要倾听和尊重学生的教学意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要想方设法、潜移默化的进行引导式教育。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最好的学习良方。让学生在国贸专业中的学习中不会觉得枯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常春水,孙忠才,宿桂红.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3):25-26+64. [2]谭永宏.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4):6-8. [3]曾秋菊.地方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定位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23):73-76. [4]彭峰.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2):208-209+211. [5]吕博.高校应用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4):87-89. [6]娄刚.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6):122-125. [7]罗永忠.大学生学习需求研究的理论依据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8):88-91. [8]吴廷强,罗德莲.西部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4):95-99. (责任编辑:顾晓滨 董博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