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智能化在建筑装修装饰施工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
范文 | 熊胜祖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加大对智能化系统的运用,同时也能够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是提高我国建筑行业水平的重要基础。而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种,建筑装修装饰施工过程同样需要对智能化系统的运用,但由于在我国部分施工管理中,该系统的运用效率较低,因此,本文针对智能化管理模式以及智能化系统在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讨论,并就如何提升智能化的运用效率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装修;装饰施工管理;有效运用 一、绪论 现如今,智能化已经逐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而因智能化所带来的优势及作用使其也不断在各个领域中受到广泛重视及运用,以确保能够利用智能化加快我国各个行业发展速度,为促使我国更加快速地成为世界级发达国家而提供科技条件。 建筑作为我国居民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快速发展,同时也具有提高居民生活指数、促使我国长远发展的作用。而随着居民生活、城镇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的装修装饰也逐渐重视起来,而随着我国装饰施工的不断出现,智能化也逐渐运用其中,为提升我国整体建筑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二、现如今我国主要运用的智能化施工管理方式 作为我国近年来在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管理模式之一,智能化模式不仅具有较高科学性与时代性,同时也因智能化自身所存在的优势与特点备受我国各个建筑单位及居民的追捧及认可,是现如今我国较为新兴的装饰施工管理模式之一。而受到科技不断发展的推动,现如今我国智能化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从开始时候的单项分环节的子系统承包模式已经转变为现如今的工程总承包模式,管理形式也因转变而更加便利、科学。 (一)单项环节的子系统承包方式 所谓子系统,是指通过分类等形式将整体建筑装饰施工环节分解成多种单项式子系统环节,例如在工程中包括工程设计、材料选购、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其他智能系统,而在拆分子系统时则需要按照以上分类分别确定单项子系统类别,并将各个单项子系统分别承包给不同单位,由各个单位完成对子系统的施工等,再由总工程分包单位对整体环节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能在合理划分工程施工责任及工作范围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最终合作完成整体工程。而这种分包方式的优势是能够合理划分施工任务及责任,同时降低各个单位在施工中的难度,带动我国其他中小型施工单位发展。但缺点则有两方面,第一方面,由于在进行技术资料的传递、分享与反馈时,由于部分中小型施工单位自身施工能力并不高,而在分包过程中因其水平较低,则容易使工程整体质量受到影响;第二方面,由于承包单位的人员、管理制度及施工等方面皆存在差异性,而在各个子系统衔接过程中不仅对其衔接性造成影响,同时也对工程的管理工作增加困難,不利于人员对整体工程的管控与监督。 (二)工程总承包方式 近年来,我国相关建筑部门对单项子系统分包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其中的弱点与缺陷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国智能化模式水平及我国装饰工程发展情况,提出利用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将原有的子系统分承包方式代替,进而利用其优势对我国装饰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整改与完善。所谓总承包方式是指在工程划分时,将原本划分出来的子系统通过寻找相似点或其他方式利用集成模式将同类子系统集合为一体,并通过竞标或其他方式找出具有较高施工能力的承包单位对工程进行施工,并通过各个单位的协调运作,最终完成装饰工程施工环节。而通过利用总系统承包方式,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并减少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难度,进一步将智能化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不延误工期的前提条件下提升整体施工质量,促进我国装饰工程水平的发展。 三、智能化施工管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管路的预埋 现代建筑中为了保证建筑内部的空间结构和美观都将管路预埋。管理预埋在建筑装修装饰的施工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其工程量几乎占据所有工程量的一半。由于预埋工作是提前进行,后期如果发生更改施工过程会复杂化、增加施工成本。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的使用情况以及未来扩展能力会对工期、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还会影响建筑物中墙体和地面的整体性及质量。 (二)管路走向设计 由于管路预埋在墙内,这就避免不了其与建筑物承重结构的交叉。管路的设计基本原则应该是与建筑物的土建结构相适应,例如在可以使用转接箱或弯管接头来绕过承重主梁,就尽量不要选择在主梁上打孔穿过。在无法绕过主梁或绕过主梁成本过高时再选择打孔,并要对打孔后的主梁再次进行受力核算,并确保结构安全。在有水、电、暖通管路有交叉的情况,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做好各个管路之间的相互屏蔽和安全防护。对于电气管道要特别注意,如果在设计时的弯头过多,会影响后期拉线,所以设计时要设定合理的曲率半径,并且在可能影响到拉线的管道内事先预留拉线。 (三)电气管线施工 在开始施工前,需要检查采购的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与设计选型是否相符。国外进口的材料要进一步确认,因为国外所采用的相关标准与国内所采用的标准不同,需要核对符合标准后再使用。现场的材料应该注意按照采样标准进行抽查测试,并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验收。对于不同用途的线缆要按照其用途做好标记、编号,各种线缆之间要做好干扰防护措施,所用的线缆都不能有接头,线缆外皮要完好,对于特殊的线缆要根据其特性,不能超过其要求的弯曲半径。 (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由于现在智能建筑中采用的各种子系统越来越多,涉及自动化控制、网络、电信、暖通设备等。每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也越来越多,如现代化的给排水系统、暖通系统就需要与自动化通信、控制系统连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集中管理。因此在设备的采购和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子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之间数据通讯接口的兼容性,安装过程要严格按照子系统设备的说明书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安装过程对于每个子系统的线缆要做好标识,以便在后期的调试过程中方便查故障。 四、目前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中智能化运用的现状及不足 (一)智能化在设计中的体现不够突出 现如今我国部分建筑装修工程管理过程中均使用智能化手段来提高装饰施工质量及整体水平,而智能化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使施工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对整体工程的管理性,是促进我我国建筑工程整体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如今在我国的建筑装饰工程中,智能化的优势却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第一,由于部分智能化设计系统自身存在不完善情况,而在利用这种智能化系统时,设计过程则无法利用该智能化系统而更加合理化,最终使设计环节出现较大失误,使整体施工过程受到影响。第二,由于部分装饰施工单位内部设计部门中的人员自身受到专业水平及智能化运用能力的限制,而在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施工设计时,无法将系统的全部优势合理加入到设计中,最终使设计出现较多漏洞,而管理人员自身存在意识错误,认为有了智能化系统就不用再对设计进行审核,直接运用到施工过程中,最终使施工过程出现问题。 (二)智能化在施工环节中的使用效率低 现如今大部分智能化系统生产商已经与我国部分施工单位进行合作,利用智能化系统与整体装饰工程施工过程结合的形式,以此来达到提升我国建筑装饰施工整体水平的目的。但由于受到部分因素的限制,导致智能化系统在我国部分装饰工程施工中的使用效率较低。第一,由于部分智能化系统对于建筑施工的材料、技术以及设备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且施工成本也有所提高,而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避免成本的增加,而拒绝使用智能化,无法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第二,智能化系统对于施工人员及其他人员的素质水平有一定要求,不仅需要人员能够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同时也需要由人员在熟悉智能化后能够熟练操作该系统,而在我国部分施工单位中并不存在培训活动,导致智能化优势无法充分突出,降低其在施工中的效率。 (三)建立过程中的智能化使用率较低 首先,我国大部分施工监理单位都为国家指定监理单位,而在单位中多数为年龄较大的具有较高资历的管理人员,这些人的思想过于保守,而在对工程施工的监管过程中认为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应当与传统方式差不多,而由于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对传统监管方法的使用而拒绝加入智能化系统,导致其监理工作仍旧会因传统方式而出现问题,最终对工程整体施工进展造成影响;第二,部分监理单位虽然对智能化系统较为认可,但由于其自身专业能力受限,且无法充分运用智能化系统,导致其管理工作虽有部分智能化内容,但由于做不到全面利用智能化进行监管工作,导致智能化与传统管理模式出现碰撞,并逐渐出现较多问题,最终使管理工作陷入两难,对装饰施工过程产生严重的滞后性。 (四)检测过程存在漏洞 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监督人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对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的运用及管理,同时也应当要求相关人员加强对施工工程各个环节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则立即对问题部分进行重整,并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追究责任。而采用智能化系统能够准确地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智能检测,在降低人员检测工作难度的同时提升检测效率。而在具体检测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单位人员自身意识及素质存在缺陷,其自身专业素质较低,且认为在检查过程中并未对整体进行全面检测,而是采取懈怠敷衍的方式对某些部位进行抽样检查,而不仅使智能化系统形同虚设,无法充分发挥智能化系统的具体作用及优势,同时也无法为检测结果提供任何保障,最终为工程埋下隐患。 五、建筑装修装饰施工管理中智能化有效运用的措施 (一)加深和确保智能化在建筑装修装饰施工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首先要从前期的智能化设计做起,智能化实际作为确保智能化在建筑装修装饰施工管理中应用的基础,是实现建筑装修装饰施工管理中智能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在建筑装修装饰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确保整体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其智能化培训,从而为建筑装修装饰施工管理中智能化的有效运用奠定关键的基础。 (二)提升设计科学性及合理性 首先,工程单位在选择设计人员时,不仅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较高设计能力及专业素质,同时要求其能够熟练运用智能化系统,并结合该系统的优势与自身经验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其次,在设计人员设计出初步方案及施工图纸时,应当由设计人员、建筑工程师、智能化系统专家等形成临时探讨小组,对方案及设计图纸进行进一步分析,并通过结合大家的意见在遵循我国方案设计规范标准、确保智能化系统运用的同时对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达到提高设计整体效率的同时,促进各个工作环节的衔接性与科学性,使设计更加合理、全面。 (三)提升管理人员整体专业素质 首先,通过利用讲座、培训等活动,使监管部门人员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对智能化系统的认识与了解,并使其能够认识到智能化对我国建筑装饰工程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从而能够自发地加强对智能化系统的重视与运用,达到提升管理人员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其次,在选择监管单位时,必须要求该单位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能够灵活使用智能化手段进行施工管理,例如利用先进设备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监管等,在充分发挥智能化系统作用的同时,确保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并能够在管理过程中利用智能化手段处理突发事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四)加强细节管理,提升建立工作效率 首先,在对装饰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理时,由于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在聘用建立部门人员时要求單位内部人员兼任监理人员,或聘用其他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而这些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且不具备较高建立能力及工作经验,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要求,并做到坚持聘用具有较高监理能力及较多工作经验的人员,以此来提升监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管理,例如材料质量、人员安全以及施工现场用电等,确保将细节内容水平提升,进而达到提高施工整体质量的效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正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而变得先进化、科学化,其管理方式也从过去的子系统承包方式变成工程总承包方式,并通过利用智能化手段不断对管理过程中存在不足与缺陷进行补充与改善,进一步为促使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逐渐向科技化、规范化方向前进奠定坚实基础,达到促使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目的,为全面提升我国建筑行业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金光.智能化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中的作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3):00187. [2]王阳.智能化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