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共图书馆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探析 |
范文 | [提 要]“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图书馆业务新的增长点和工作亮点,但当前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中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开展不均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阅读推广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和少儿推广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公共图书馆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践行《公共图书馆法》,采取健全阅读推广反馈与效果评估制度、完善并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重视馆藏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培训、招募专业人员等措施,推进少儿阅读推广工作更好地开展,进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阅读推广 [作者简介]余凯璇(1987—),女,江西省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阅读推广。(江西南昌 330000) “全民阅读”自2012年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到2014年写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的实施,全民阅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已经成为图书馆业务新的增长点和工作亮点[1],图书馆的专业服务也从文献服务转变为信息服务,阅读推广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新趋势和新方向[2]。《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阅读、书写和使用数字的能力是一个人积极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一员的先决条件,阅读和书写也是利用新的通信系统所需的最基本技能[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人们可以不受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均等地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4]。 一、少儿阅读推广的重要性 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儿阅读在全民阅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民阅读的根本在少儿阅读,只有从儿童抓起,从娃娃抓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全民阅读。国外对于少儿阅读非常重视,美国在2002年制定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第一条款A部分就提出阅读是提高读写能力的首要方法。俄罗斯在2012年制定了《民族阅读大纲》,保证俄罗斯读书人数量的快速增长,大纲以国家法律保障儿童书籍的出版、运输和传播[5]。201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出,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保障”的重要部分。2018年1月1日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中第四章第三十条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开展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各省市陆续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2019年6月《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开始实施,2019年8月《贵州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开始实施,以保证少儿阅读推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少儿阅读推广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儿童阅读推广是指主办方期望通过举办各类阅读活动、阅读指导活动,达到提高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从而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6]。 二、当前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都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服务工作,但基本只是作为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子活动来做。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未形成一整套规范的工作服务制度。对于少儿阅读活动的开展,没有形成常态化,往往是推一步走一步,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时,只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作为其中之一来开展,得过且过。 (二)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发展不均衡 总体来说,影响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往往做的比欠发达地区更好,形式多样,频率也更高,如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省;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开展情况明显优于县级图书馆[7];内设有少儿部和少儿馆的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少儿阅读推广工作也明显优于未设有少儿部或少儿馆的公共图书馆。 (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部分公共图书馆对少儿阅读工作不太重视以及经费不足等原因,少儿阅读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比如,很多公共图书馆在设少儿阅读区域时,单纯只是设立少儿阅览室,没有根据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设立独立的阅览区;同时,采编工作的外包,往往造成图书商把残次品销往公共图书馆,导致公共图书馆购买的少儿书籍不成体系,质量堪忧、杂乱无章。 (四)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单一 公共图书馆会开展许多阅读推广工作,但活动宣传力度不大,参加的人员往往就是那些经常参加活动的读者,新成员的参与度非常低。在举办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中,部分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创新不够,往往是千篇一律的朗诵比赛、征文比赛和讲故事比赛等,很少会有突破,小讀者持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五)少儿阅读推广专业人才不够 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县级以下公共图书馆,人员编制有限,一个县级公共图书馆大概只有几个到十几个人,人员的不足,导致现有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已经让他们身心俱疲,根本无力学习儿童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少数历史遗留问题也使得部分公共图书馆干部不稳定,素质不高,从而也影响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开展的效果。 三、《公共图书馆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对策 (一)公共图书馆需大力宣传践行《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各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公共图书馆应该以此为契机,在纸质媒体、新媒体和“两微一端”上大力宣传《公共图书馆法》。同时,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阅览室,进入社区,下到基层,大力宣传推广《公共图书馆法》,宣传本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鼓励更多人进入公共图书馆,使用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要根据少年儿童等群体的特点提供相应服务。第三十六条中也规定,公共图书馆要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要制定少儿服务具体形式、方式和内容,设立少儿部门,制定部门服务规章制度,为少儿阅读推广提供制度保证。同时,要提高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提高工作人员对少儿阅读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工作人员的少儿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二)健全阅读推广反馈与效果评估制度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做到定期发布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情况,建立反馈渠道,听取读者意见。少儿还没有太多的自我认知意识,所以少儿阅读推广尤其需要建立和家长之间的良好的反馈途径。首先,馆内工作人员要针对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广泛征集读者的意见,可以建立线上与线下反馈渠道,线下可以在馆舍内设置意见建议反馈箱、开展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等,可以收集读者家长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线上可以利用在图书馆网站、微博、微信设立窗口,多管齐下,及时有效地接收读者的反馈信息,针对读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具体明确的整改方案,集中处理读者最关心的问题等。 (三)完善并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配备相应专业的人员,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2008年施行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少年儿童图书馆建筑面积包括在公共图书馆总建筑面积内,可以独立建议,也可合并建设,即可以设置在公共图书馆内部,对于合并建设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专门用于少年儿童的藏书与借阅区面积之和应控制在藏书和借阅区总面积的10%-20%”;国务院印发的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要求“推广儿童的分级阅读,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增加社区图书馆和农村流动图书馆数量,公共图书馆要设置儿童阅览室或图书角,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建设儿童图书馆。‘农家书屋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儿童图书。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除了国家的重视、法律的保证,还需要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研究表明,当地经济水平高,阅读推广工作往往开展得更好,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活动频率也更高。 (四)重视馆藏建设 《公共图书馆法》第二条指出,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共图书馆不得向未成人提供内容不适宜的文献信息。文献是图书馆的基石,是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少年儿童在没有培养起真正的阅读兴趣之前,更容易被娱乐性、趣味性的资源所吸引,因此,公共图书馆在为少年儿童选择资源的时候,需要多加甄别,而不是图书馆供应商提供什么图书,图书馆就选择什么图书,要与时俱进,要选择真正有用的好书。公共图书馆购买的少儿资源可以选择比较专业的少儿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出版的儿童图书或者知名儿童作家写的儿童读物,如:郑渊洁、杨红缨等作家撰写的儿童读物。在选择国外作家的图书时,应该选择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凯迪克儿童文学奖或者世界安徒生奖等的图书,还要注意翻译人员的选择。图书馆购买入藏的图书内容应充分兼顾少儿的性格特点,选择富有启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儿童读物。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少儿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定期不定期地参与阅读推广活动,讓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有利于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海量的资源优势,在休息日、节假日或者寒暑假与学校联合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以激发少儿的阅读兴趣。可以举办亲子阅读活动,如苏州图书馆在2011年的4月23日开启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悦读宝贝”计划,首先在试点的妇幼保健院为新生儿赠送“悦读宝贝”礼包,礼包里包括:亲子阅读指导书、根据身高定制的阅读成长尺,苏州图书馆宣传手册和少儿阅读卡等,提高新手爸爸妈妈培养新生儿的阅读意识,以此吸引更多的孩子进入图书馆。苏州图书馆还举办了多档品牌活动,每周举办一次“听故事姐姐讲故事”,每周选择一个不同的主题,让“故事姐姐”讲故事,并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孩子快乐地过周末;在教师和家长间举办“我给孩子讲故事”比赛,为家长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也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举办幼儿童话剧表演比赛,以别开生面的比赛活动,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表演的开心,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举办“缤纷故事汇”“家长课堂”“积木变变变”“快乐印章游戏”“开心果”亲子阅读活动,及“泡泡故事园”“百草园”系列亲子活动、“七巧板”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全方位、多方面地提高阅读兴趣,也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形象。 (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于公共图书馆事业方面的职责,也建议县级以上政府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给予政策扶持。第二十三条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吸收社会公众参与。第四十五条指出,国家采取政府购买等措施时,要给予扶持。政府购买服务是指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增加社会力量。公共图书馆服务因为有社会力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方面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少儿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整体水平,也扩大了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的影响力,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品牌形象。 (七)培训和招募专业人员 《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配备相应专业的人员,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因少儿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少儿阅读推广工作专业性强,要想把工作开展好,实属不易。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儿童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因此,要使得少儿阅读推广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配备专业的人员。可以招聘具有图书馆学和儿童心理学或教育学等专业的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进入少儿阅读推广工作;也可在馆内培养相关专业的人员,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学习。“引进来”是指请图书馆与相关专业的阅读推广研究机构、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儿童阅读研究机构或少年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的老师进来讲课,让馆内年轻的馆员进行学习。“走出去”是指将本馆职工对于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开展较好的图书馆,如广州市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进行跟班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思路。此外,还可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力量,招募多学科背景或多行业工作经历的志愿者。针对不同年龄层孩子的性格特点,如:低龄儿童、青少年儿童招募不同的志愿者;针对活动方式的不同,如讲故事类的阅读推广活动和大型活动类的阅读推广也招募相关专业的文化志愿者,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专业的志愿者做专业的事,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四、结语 在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背景下,在《公共图书馆法》的保证下,公共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制定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发展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教育状况和居民素质,开展针对父母、儿童的相应活动,组织高质量的阅读活动,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品牌形象,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认可度,也提高当地和整个国家的居民素质。让公共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室能够真正成为少年儿童的校外学习基地,少儿阅读推广活动能够伴随孩子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俊国,汪茜.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7. [2]吴晞.解释全民阅读:在“中国图书馆学会2014年全民阅读推广峰会暨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J].今日阅读,2014,(24). [3]李款贞.社会阅读:拓展图书馆生长空间[J]晋图学刊,2007,(10). [4]周星.首都图书馆“乡土课堂”讲座活动品牌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5]杨政.俄罗斯制定《民族阅读大纲》 鼓励青年人读书[EB/OL].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wxzt/2013shidawenhua/qmyd/1whltys_18612/201312t20131 228_929389.shtml. [6][7]陆晓红.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 [责任编辑:上官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