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
范文 | 李兴平 程浩 张维 [提 要]“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低碳经济作为目前发展高质量经济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有效地降低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消費中的碳排放,可以促进低碳可持续社会的发展。在绿色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对“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内陆节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内陆节点城市;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李兴平(1963—),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证券市场与投资;程 浩(1995—),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张 维(1976—),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统计。(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比较研究”(15YJ30) 一、低碳经济和“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制度和组织的激励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具体体现在工业、能源结构、交通以及建筑等方面。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公布了“一带一路”的18个省份的方向和任务。其中,南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合肥等内陆城市的定位是“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即内陆节点城市,这些内陆节点城市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 二、“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一个城市经济的现实体量相关,也与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相关。有效的反映与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坚持与推动可持续发展方向。 (一)实证分析 本文引用了王彬彬、刑丽(2019)在《新时期绿色低碳城市测评研究》中的绿色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对中国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19个主要城市的绿色低碳城市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据此对“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中四个内陆节点城市绿色低碳城市测评总指数在19个城市中排名为中下游,并且中部地区的评测总指数在4个地区中排名为最后,这说明整个中部地区及其主要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属于中下等水平。 “一带一路”中四个内陆节点城市绿色低碳城市测评总指数的排名依次为武汉、长沙、合肥和郑州,从总体上来讲,五个测评指标中武汉市的排名基本都很靠前,说明武汉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较好。相反地,在五个测评指标中,郑州市都排在最后,说明郑州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较弱,对于郑州市而言,在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中,必须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控制能力的提高,要考虑城市的气候承载能力,改善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应对程度,特别是要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并将认知转化为行动。 从低碳生产这一指标来看,中部城市中排在前两位的是长沙市和合肥市,说明这两个城市的资源利用率较高,工业污染的控制力较强;相反地排在后两位的是武汉市和郑州市,这两个城市都属于重工业城市,资源利用率偏低,污染比较严重,仍需改进。从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这两个指标来看,武汉市和长沙市排在前面,而合肥市和郑州市排在后面,这意味着这两个城市需要降低万元GDP能耗,提高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率,鼓励居民节约用水用电,降低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和用电量。从气候承载力这一指标来看,四个城市的排名依次为:武汉、长沙、合肥和郑州,与测评总指数的排名一致,这一指标从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声环境这五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说明武汉市的生态环境最好,郑州市的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而从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执行度的角度来看,前三名分别是长沙、武汉和合肥。根据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数据,这些城市的公众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度相对较高,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程度也较深,并且愿意选择绿色环保出行。 (二)“一带一路”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武汉市先后制定了《武汉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等相关政策促进节能减排。2009年,合肥市就表示要促进合肥产业升级,顺应时代趋势,推动“低碳经济”发展。2009年,湖南省政府计划把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包括长沙在内的“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2011年,河南省强调各级政府必须加快对于支持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研究制定与创新。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得到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使这一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江西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了在全省实施“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绿色发展战略。 由于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而能耗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对后续的污染和排放起源头控制作用,考虑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择单位GDP能耗来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的状况。通过对各省统计年鉴及相关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整理,得到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和山西中部六省2013年至2017年的单位GDP能耗数据,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从2013年至2017年,六省的单位GDP能耗都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说明中部六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除山西省的单位GDP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其他五省的单位GDP能耗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单位GDP能耗如此之高,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密不可分。由于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铝土矿、铁矿、铜矿和镁矿,使得山西省形成了冶金、煤炭、焦化和电力这类与矿物资源的开采冶炼及利用相关的支柱产业,所以其单位GDP能耗一直居高不下。在其他五省中,河南省的单位GDP能耗比其他各省都高,是因为河南省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等重工业比较发达。与之相反,江西省的单位GDP能耗最低,主要归功于少量的重工业和重污染的资源能耗,而这背后则是江西省对于“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视与努力践行。 三、“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中部六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基础条件的客觀存在,仍面临着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工业碳排放量较高 通过对“一带一路”中部六省的单位GDP能耗和四个省会城市的绿色低碳城市指标进行分析,我们得知,河南省的低碳生产、绿色发展、气候承载力等的得分都排在最后,单位GDP能耗也是偏高,主要因为河南省是我国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省份之一,素有“千载煤州”之称,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因此能源消耗量较大,高污染高碳排放企业较多。山西省的情况与河南省类似,但是经济发展对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更深,所以导致单位GDP能耗最高。安徽省的常规能源比较匮乏,高耗能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过高,因此单位GDP能耗也稍高。这些都归因于城市工业企业的科技水平不高,工业节能技术较弱,直接导致了城市的碳排放量偏高。 (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碳产业仍然存在 通过对“一带一路”中部省份和主要城市的支柱产业的梳理可以发现,各省都存在一些诸如冶金、化工、汽车这类高碳产业,其中以山西省的高碳产业比重最高。在主要城市方面,城市的高碳产业比重有所下降,并且还有一些诸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总体而言,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还处于转型升级之中,并不能完全淘汰掉高碳产业。 (三)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还较低 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低碳观念都较落后,所以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还较低。随着中部地区城镇化率的逐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以及各类“城市病”问题也逐渐暴露。尽管中部省会城市都建有地铁,但也只有武汉目前有9条地铁在运营,承载了全市23.5%的公共交通客运量,而其他省会城市目前在运营的地铁只有两三条,太原目前还没有在运营的地铁,所以公共交通系统还不够完善,亟待提高。与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完善形成对比的是私家车的迅猛增长,车流量增加导致在上下班高峰期造成交通拥堵,同时也增加了碳排放量。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严重的浪费以及高碳消费问题,比如对于水电和餐饮的严重浪费,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用品以及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四、“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着赶超进位的设想,“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必须紧紧依靠现代科技,节能降耗,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一)发展工业节能技术,减少碳排放 针对中部地区存在的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问题,可以引进低碳技术和先进的高效生产设备,降低中部地区发电和供热等能源生产部门的碳排放。对待能源消费行业,要推动重点行业大力引进、研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同时强化环保部门的职能,以实现减排的目标和任务。低碳技术是工业减排最有力的支持,但是核心低碳技术的缺乏将极大地限制其低碳发展,因此要升级相关技术,将低碳环保融入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全过程,加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引入相关技术和专业人才。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鉴于中部地区各省市都存在高碳产业,则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降低高碳产业的比重,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中部地区可以将光伏产业作为低碳支撑产业,而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逐步推动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光伏产业在中部各省市均有一定的规模,在这一基础之上中部省市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投入,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除了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之外,信息产业也是值得大力发展的低碳产业。信息产业属于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低碳产业,而且附加值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中部地区的信息产业也有一定实力和各自的特色。南昌拥有全球首个城市级VR产业基地,计划到2023年打造成“南昌世界级VR中心”。还有合肥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武汉烽火科技的通信技术、长沙主打软件产品的信息产业园等。中部地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不仅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还会占领未来科技的制高点,进而推动地方国民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应当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业。各地政府可以推出各类优惠政策和措施来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大力建设物流网络,将城市打造成现代区域物流中心基地;加快推进媒体传播、数字视讯、出版发行、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 (三)培养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消费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并不仅限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市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同样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普通市民来看,融入低碳经济首先要从思想观念抓起,要树立“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低碳环保理念,并以此来引导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做到物尽其用,尽量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物品替换,推行垃圾分类,提高对各类能源和物品的利用效率;自觉使用“低碳产品”,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共享单车,少开私家车。另外,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应该做好低碳生活理念的宣传工作,以使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王彬彬,形景丽.新时期绿色低碳城市测评研究[J].阅江学刊,2019,(1). [2]耿世刚,孟卫东,尹凡.低碳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对接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9,(4). [责任编辑:黄贝如]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