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
范文

    周欢

    摘 要:作为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分支的特殊教育,始终是国内外教育学术界热议的一个话题。特殊教育是对特殊儿童开展的一种促进其成长、满足其某种特殊教育需求的教育。本文就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旨在促使特殊教育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发展历程;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在我国的古文明中,很早就有了对残疾人的正确记载。记载虽早,但由于人们对待教育的观念没有改变,始终将普通教育置于教育之上,而忽视了特殊教育。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残疾人的措施引起重大的社会反思,提出了"特殊教育的正常化发展",特殊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20世纪90年代,全民教育世界大会又一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特殊教育被纳入我国教育体系。然而,对特殊教育的发展研究仍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对此,我有一些观点与想法,愿意与大家分享探讨。

    1 "特殊教育"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

    特殊教育,即对特殊儿童开展的、有目的的、旨在满足他们的一切教育需要的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能是增进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影响特殊儿童的思想品德、增强特殊儿童的体质的活动,也可能是改变或矫正他们的缺陷或行为的活动。

    这里的定义注重四点:1)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2)教育满足的是一切教育需要,包括特殊的和一般的;3)这些需要是由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满足的,既包括传统的教学活动,也包括一些特殊的训练活动;4)这些活动既注重培养和塑造,也注重改变和矫正。

    (二)分类

    (1)从广义和狭义特殊儿童的角度,把特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特殊教育

    对广义的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就是广义的特殊教育。具体讲就是对各类身心发展异常者的教育,其中既包括对生理和心理发展有缺陷者的教育,也包括对身心发展超长者的教育,还可能包括上述两个特征者的教育。

    对狭义特殊儿童进行的教育就是狭义特殊教育。具体讲就是对生理和心理发展有缺陷者进行的教育,因此,又称作"缺陷教育" "残障教育" "残疾人教育"等。

    (2)从特殊儿童的种类出发,把特殊教育分为不同种类儿童的特殊教育

    如按照感官有损伤的儿童,可以把特殊教育分为:听力残疾教育(聋教育、听力障碍教育),视力残疾教育(盲教育、视力障碍教育),肢体残疾教育(残废教育、肢体障碍教育)。

    按照智力有无异常,可以分为:超常儿童教育(资赋优异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弱智教育、智力残疾教育、智力障碍教育),特殊才能儿童教育(包括特殊体能、绘画、音乐等才能)。

    此外,还有:情绪行为异常儿童教育、学习障碍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学业不良儿童教育、工读教育、等等。

    2 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1)我国早期特殊教育

    尽管现在我们的研究,还不能把我国古代的残疾人教育清楚地勾画出来,但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很早就开始残疾人教育是确定的。据陆德阳和(日)福森信昭1996年考证,先秦时期的周代,我国已经出现带有公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

    一方面,夏、商、周时期的盲人乐师是需要教育的,没有教育成不了演奏家,盲人教育连绵不断,一直延续到现在,民间还有盲人算命先生和乐师,这些技能不经过教育是无法获得的。据说,古代的铭文就有专门为盲人摸读的用途,可惜的是,如何教授,没有流传下来。

    另一方面,还训练哑、肢体残疾者,使之为有用之人。如《荀子·王制》记载"古者以废弃之人,主卜巫祝之事"。要主巫祝卜之事,就必须先受教育训练。

    同时,在我国卷帙浩繁的各种文献中,尤其是文学作品以及佛教、道教的实践记载中,有许多残疾人如智力落后者受教育的例子,只是我们还没有很好地整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国古代对超常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视,并取得了重大成绩。据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考证,历史上仅资料齐全的"神通"就有500多个。对这些神通的教育,留下了丰富的经验。

    (2)我国近代特殊教育

    近现代的特殊学校基本上都是由外国人创办的,而且这些人大多是教士。1874年,英国长老会牧师穆·威廉在北京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盲校(初创时只有2名学生,到1919年才增加至200人),教以读书、音乐。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里斯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我国第一所聋校(开始时只有1名学生,开办三年后也只有11人)。

    20世纪初,我国一些热心人士也开始自己办学。1909年的河北沧县训盲学校,1915年的福建新光学校等,其中以著名实业家张謇于1916年创办的南通盲哑学校最著名。张謇在1912年就在南通举办盲哑师范传习所,并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与张謇一样热心研究特殊教育规律的人士还有很多,如自费去日本学习聋教育的吴燕生,不仅自费出版《聋教育常识》,还分别在北京(1934年市立聋哑学校)、沈阳(辽宁聋哑职业学校)开办两所聋校。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早期的一些特殊学校还承担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如1916年刘先骥创办的湖南导盲学校,是我国自己办的最早的特殊学校之一,而且,他还于1921年增设师范部,培养师资。此后,在山东省、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和湖北省等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和盲哑学校。

    (3)我国现代特殊教育

    自1949年至1988年,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53年中央教育部设立了盲聋哑教育处,它是国家主管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职能部门,1980年改称特殊教育处。到1987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504所,在校学生发展到52000多人,教职工14000多人。尽管特殊教育事业在前进中几经曲折,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如:增加了残疾儿童教育类别、逐步形成了特殊教育体系、建立了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编写出版了教材、启动了特殊教育科研工作等。

    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快速、有效地发展,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了对特殊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制定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制定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规划、贯彻三个"纲要"与实施三个"方案"后的长足发展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依然有很多,而且每年新增的残疾儿童数量剧增,其中智力残疾儿童所占比例最高。可见未来特殊教育领域的任务依然艰巨,特殊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

    3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发展一直很缓慢,很多学者就这一现象提出了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特殊教育制度不完善,特殊教育师资缺乏,特殊教育经费不足等原因。但是,究其根本,提高全民特殊教育意识是解决所有特殊教育问题的关键。

    (1)存在的问题:社会整体对特殊儿童认可度及群众意识不高

    特殊儿童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且这个群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处于边缘地位,这就决定了,在以正常人为主的主流社会中,特殊儿童处于弱势状态。现如今,尽管特殊儿童已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都有特殊儿童的身影,但是特殊儿童在参与主流社会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各种阻力。这其中有特殊儿童自身缺陷的限制,但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环境的限制。此外,与特殊儿童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康复、娱乐设施、法律法规、无障碍设施等各个方面还有许多工作不到位。这些社会环境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特殊儿童参与社会的深度,限制了特殊儿童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就学与就业上,残特殊儿童仍然是处于弱势地位。在古代的一些地方,特殊儿童的出现被视为一种很不吉祥的征兆,愚昧无知的人们会认为是上帝因为某些罪责在惩罚有特殊儿童的家庭。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这种看法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人们开始以新的眼光去看待特殊儿童。但是毕竟社会发展有限,人们的意识觉悟也非常有限,很多人愿意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给正常儿童、普通教育,而忽视了特殊教育,或者认为特殊儿童没有教育的必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特殊儿童的入学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一些边远省份基础教育入学率仍然低于正常儿童。在就业上,特殊儿童就业一直是个社会难题,文化水平低及特殊儿童自身缺陷是导致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社会支持性环境建设不到位是影响特殊儿童就业的根源所在。

    (2)解决对策:加大特殊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民普遍关注度

    任何人都存在于一定的文化或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就是这些氛围教育的产物。然而,好的文化氛围对特殊教育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首先,我们要在全社会建立正确的特殊教育观。这些观点包括正确的特殊儿童观、正确的残疾人观、教育观以及正确的人权观、平等观等。要用平常心对待特殊儿童,尤其是残疾儿童是重要的。他们也是人,按照对平常人的一切来对待他们就足够了。对残疾人来说,由于障碍,可能无法和正常人一样活动、生活,为了使之融入社会,还要有特别扶助的思想和做法,建立正确的特殊扶助观,并从人道主义出发,落实于行动。许多残疾人的事迹是感人的,可以多加宣传,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残疾人及其生活,这有利于建立好的文化氛围。

    其次,媒体在文化传播、文化学习和认同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大众媒体,简直就成了制造、传播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机器。可以利用媒体的这些优势,为人们了解残疾人、了解特殊教育服务。当然,媒体对特殊教育的贡献还在于对科学知识的介绍上。

    最后,国外的群众团体或组织在特殊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团体不仅在推进特殊教育的立法、发展、专业服务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还代替政府规定有关从业人员的条件。因此,我们要有一批能为特殊教育服务的包括家长在内的团体。

    参考文献:

    [1]钱志亮. 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申仁洪. 特殊儿童生涯发展:问题与对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刘全礼. 特殊教育导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陈云英. 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顾定倩. 特殊教育导论[M]. 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