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型高校智库思想产品发布平台途径探讨 |
范文 | 宁云霞 摘要:发现和找出真正需要研究及咨询的问题,是高校智库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要求智库研究人员有深厚的理论积累与资源整合能力。但同时,高校智库更应当重视自己思想产品的发布,思想创新和舆论传播是新型高校智库发展的两翼,二者共同构成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新型高校智库发布平台创业型大学 高校智库的功能发挥更应侧重于启民智、孕人才,这都离不开恰当的发布平台从而产生舆论传播。当前,高校智库构成人员以高校学者为主,其优势在于理论与应用研究,在主动与媒体沟通、创新应用社交媒介引导舆论、扩大智库及思想产品影响力方面,仍有所欠缺。优质的思想产品缺少适当的发布及展示平台,其功效的发挥将被大打折扣。高校智库可以使用的思想产品发布平台及其使用条件有以下可供选择: 1 传统纸媒平台 借助论文报告、报刊杂志、专著等形式发布、传播思想产品是高校智库最常用的发布平台。但不能否认,在信息传播多元的今天,这类平台面临受众减少、影响力下降、信息传播及更新速度较慢、传播范围有限等压力。这些纸质媒体因其专业化的优势使得高校智库的思想产品得以精准到达目标受众视线内,同时作为最规范的思想产品形态也更便于长久保留及反复查阅使用;尤其一些知名度较高、受众数量较稳定的杂志及报纸媒介的专栏是高校智库学者应当争取和坚守的思想传播、舆论引导阵地。但要发挥高校智库启发民智、孕育人才的功能,其思想产品必须广泛出现在公众使用频率更高的平台上。 2 互联网平台 高校在利用网站、论坛、网络社交媒体公众号等方式塑造学校形象、扩大招生宣传、进行教务管理、传播行业新闻等方面已经有成熟的运作经验,但高校智库受机构管理模式的制约,缺少专门的网络媒体运作人员,更遑论应用互联网增加与公众互动、传播智库的思想产品。大数据时代,信息的高速传播极大地依赖互联网,高校智库加大了对大数据中的信息进行有效提炼、筛选、整合、应用的能力,让大数据“为我所用”,但另一方面却没能走到大数据发布方的前列。只有做到互联网+高校智库,才能使高校智库尽快超越诞生它的高校。中国的6.7亿网民中超过50%在20-39岁,这个群体的思想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的科学、民主、文明程度。高校智库应当探索加入智库集群网络平台、运用低成本的自媒体、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媒介平台发布思想产品,并借助互联网媒介的实时互动功能加强思想产品的渗透力、提升智库学者的社会影响力。 3 会议与论坛 当前,智库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资源竞争的加剧,使得这一行业的思想产品生产活动呈现扁平化、跨界化、契约化、生产周期加速化以及主题频繁转移等趋势,这对智库组织中仍以传统方式从事研究的智库学者造成角色认同等方面的挑战,使其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时代,满足社会对发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对于高校智库而言,尤其应当在提升自身思想产品品质的同时强化社会资源积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组织的各种会议及论坛是智库学者思想交锋、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发布前沿理论及应用技术、跨界整合资源、寻求合作、拓宽视野的绝佳平台。高校智库应当格外关注在此类平台中的发言权、影响力、参与度、活跃度,如果能成为某一领域高水准会议、论坛的组织方、发起方则更能助力高校智库在该领域的成熟、发展。 4 视听媒体平台 以电视和广播为主的视听媒体作为传统媒介同样受到互联网媒介的冲击,面临受众下降、经营成本上升的双重威胁。在2015年公众每天接触各类信息媒介的总用时为6小时08分,其中用于电视媒介的有2小时40分,广播为11分钟,视听媒体的衰落可见一斑。但从权威性、可信度来看,电视的可信度最高(7.50),报纸(6.62)和广播(6.37)略高于网络(5.47)。就消息源来看,专家学者的可信度(7.17)高于党政官员(6.68)和民间评论人士(6.21)。基于此,高校智库机构应当加强与视听类媒体的沟通能力,争取在权威栏目中的曝光率;学会制造关注度、引导舆论导向,籍此提升智库的社会知名度、行业权威性和公众影响力。 智库的核心功能首先是进行思想产品生产,但它生产的思想产品都是为了传播出去,而不是束之高阁,自守终生。可以说,信息发布、传播是高校智库所有功能得以发挥的关键,传播力也是高校智库的核心影响力、竞争力、生命力。优秀的高校智库思想产品应该以多种传播手段、借助多类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和传播,才能构成智库发展与思想传播的新形态。而将高校智库的专业水平与管理运营水平放在同等重要的程度去引导高校智库发展才是保证智库思想产品的创新性与舆论传播的先锋性的根本。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