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范文

    王艳

    摘 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今天,德育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传统文化又是德育教育中的一个核心板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有了新意,教师要审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和典籍,并运用到教学中来,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提升自身修养,注重对学生循序渐进地培养和习惯养成,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从而反作用于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德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德育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正在逐步取代“以分取人”应试教育模式。笔者所在的小学,位于圣人故里曲阜,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德育的沃土,更加注重对学生们德育的培养。孔子传授的六艺中的“射御礼乐书数”中的“数”,就是最早的数学教学了。“孔子一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同时,也常常接触数学。他年轻时是个好会计,他最早教学生以‘数的知识,他从政注重经济发展,其弟子从他那里学到数学知识以经商致富”“他教學的‘六艺中有‘数的教学,是我国最早的数学老师”[1]。数学教学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在人们的劳动生活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入门课程,也是基础课程,打好基础,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教育的今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新时代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科技的运用,让数学教学“如虎添翼”,也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许多传统的数学记数方式已经摒弃,如古代的结绳记数早已不复存在,但传统文化中一些德育理念,却不断被重新审视和运用到教学中来。最早的数学老师孔子在教授学生时,提出文、行、忠、信,其中的行就是德行、道德品质,他主张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同时行为又要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放在两千余年后的今天,同样适用。学识重要,德行更不可缺失。小学是学生们的起跑线,是今后各项学习的基础阶段,不论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一个时期尤为重要。

    一、树人要先立德,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育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人、事、学习都处于懵懂的认知期,他们就是一张白纸,老师们是执笔人,做什么画,写什么字,执笔人是关键。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学生模仿和崇敬的主体,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老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在学习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记载了无数彪炳史册的教育家,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韩愈的“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他们对师德的重视,是我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师德之源,古代有师德规范“五伦”“八德”,当代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四个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人党和人民爱戴的“四有”好老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碰撞出师德建设的灿烂火花,“德之昭昭,业也昭昭”,一个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老师,自然会教出一群勤学好问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必然会让学生爱戴和效仿,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二、注重养成教育,德育观念渗透课堂

    小学生就像一个泥坯,想要塑造成一个精美的花瓶,需要烦琐复杂的工艺,更需要耐心。作为塑造者的老师,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将德育意识一点点渗透到课堂上去,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课上有一半的时间,需要不断维持纪律,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各类要求,回答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不断提醒他们的开小差和“神游太空”。孩子们的自制力差,好奇心强,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难度大,而数学这门学科,又恰恰是单调的,枯燥的。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调动小学生们的课堂热情和专注力,笔者一开始会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为学生们讲一些传统文化中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等求知好学的简短的小故事,调动他们已经疲倦的身心,告诉他们古人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还要努力学习读书,如今的你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小学生从枯燥的数字中,忽然跳入到这种生动丰富的小故事中来,往往觉得新鲜、有趣,尽管或许未必听懂其中的道理,但是他们会聚精会神地听。在讲完小故事后,笔者会借着他们的精力集中,再次提醒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做到认真听讲,每堂课我们都会继续讲故事。学生听了,就会有所期盼,也逐渐培养出了专注力,久而久之,这种专心致志的好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三、弘扬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德育素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且历经几千年经久不衰,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文化延绵至今不曾断绝。同样,中国的数学历史由来已久,“传说夏禹治水时,便‘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撵。做规矩,右准绳”,古人又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都是进行数学测量和计算的工具,它们的出现,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2]。商代有记数的文字,孔子开始教授数学,再往后就有了专门的数学专注《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缀术》等等,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更是保持了近一千的世界纪录。这些文化典籍,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应的教学课程内容的同时,带领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人民传统的、优秀的品质,激励他们发愤图强、努力学习[3]。”

    将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联系起来,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优良习惯的养成,从而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上,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2]骆承烈.孔子与数学[J].曲阜师范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02).

    [3]阎晓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课程与教学,2018,(27).

    [4]庞家华.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