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网4G传输技术在视频直播中的应用探讨 |
范文 | 王彦强 摘 要:伴随公网4G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的日渐普遍,借助公网4G传输技术的带宽优势,为视频传输质量实现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本文将重点介绍公网4G传输技术在视频直播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线通信网络;公网4G传输技术;视频直播 所谓视频直播是指利用流媒体技术及网络传输技术进行直播,视频直播因融合了图像、文字、声音等丰富元素,声形并茂,效果极佳,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流表达方式。视频直播通过生动、真实的传播,为观众将强烈的现场感营造出来,成功吸引观众眼球,达到记忆持久、印象深刻的传播效果,能够实现全面、直观、真实的宣传与展示。而基于视频直播的质量与网络传输技术两者之间密切的关系,无疑将目前最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公网4G传输技术应用到视频直播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公网4G传输技术及4G视频直播的特点分析 当前国内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其4G无线网络已经实现了对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及乡镇的覆盖,这无疑代表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当前的公网4G无线传输技术来对相关视频素材实现快速回传,从而使实时视频回传文件素材达到回传的效果。基于HEVC/H.265视频编码技术的4G视频直播不仅维护成本低廉,而且操作方便,而且理论上借助公网4G无线传输技术下载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上传速度也可以达到20Mbps,还拥有于不同速率间实现自由切换的能力。如果是在移动背包领域还可以与4G上网卡捆绑使用。通常建议,如果是使用公网4G网络来对高清视频信号予以传播,那么上传速率需要稳定在4Mbps以上,还可以通过多卡捆绑的方式,借助聚合技术和链路叠加来有效提高视频传输速率。 2 公网4G传输技术在视频直播中的应用 2.1 基于HEVC/H.265视频编码技术的4G视频直播 采用HEVC/H.265视频编码技术的4G视频直播,能够大大提高视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数据利用率。视频直播人员可以借助公网4G传输技术传输高清直播画面,而不用牺牲性能、功能或图像质量。4G视频直播的编码器将具有以下功能: 1)网络一键接入:通过极少的操作,设备就能够通过读取预设参数成功公网4G,并同时侦测各个运营商信号的强弱程度并将相应的传输速率显示出来。此时根据带宽情况,用户可以自行自动或手动选择最匹配的传输参数和视音频编码方案,确保画面质量和传输效果。 2)接口和功能丰富:在重量足够轻便、尺寸足够小巧这一前提下,为了方便应用,提供的接口和功能越多越好。标准配置是CVBS、SD/HDSDI、HDM1,不少还配备了单声道/立体声音频、VGA接口,从而使得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展。此外,多个手机也能作为视频输入源了,而且内置切换台,通过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APP就可以用手机直接连接产品并进行相关操作。产品还具备电池接口、RJ45接口,支持双向通话,可以通过卫星链路、WiFi传输信息。 3)多卡多模捆绑:基于三家运营商在各个区域信号覆盖情况的不同,使得一些区域可能移动的信号更好,一些区域可能联通的信号更好,一些区域可能电信的信号更好。所以为了确保视频直播的时候相应的带宽可以满足视频直播需要,避免因为采用单一运营商而可能导致信号不好问题,那么此时就可以通过多卡多模捆绑这样的方式来使设备自动侦测和选择最佳信号。当然多卡多模捆绑并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伴随捆绑卡数量的增多,达到一个极限带宽值后,带宽值就不再增加。 4)编码和延时自适应:根据带宽情况,产品会自动对编码方式和帧速进行调整,从而尽可能确保视频的画质与流畅度。具体而言,编码后的数据会被编码器存入缓冲区,然后从中调用并发送,如此一来就能够避免因为丢包和网络抖降等情况的发生而导致实时传送和接收时出现图像不良。通常使用延时值来设置缓冲区的大小,而延时值的大小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复杂度、网络QoS、实时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5)支持两种视频传输模式:非实时视频传输模式优先保证视频图像质量,帧速较高,延时相对较高,旨在获得完整视频录像;非实时视频传输模式优先保证高速传输,帧速较低,延时较低,支持现场实况直播。两种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 2.2 公网4G视频直播的優势 一是全天候,全时段。只要有4G信号覆盖的地方,将设备连通电源,就能够进行视频现场直播。二是使用成本低。相比于昂贵的卫星通信费用,仅需要支付相应的公网4G流量费用就可以了,如果采用流量包月或包年的方式,那么费用还能够进一步降低。三是设备携带方便而且操作难度低。仅需要4G上网卡和背包系统,轻便小巧,并有着较强的续航能力,通常只要一人摄像即可完成视频传送任务,尤其适合突发事件报道或常观传输手段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使用。 2.3 公网4G视频直播的不足 一是稳定性差。作为公共资源,4G网络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带宽被抢占的情况,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导致视频传输信号被中断。而且公网4G网络目前的信号覆盖虽然已经实现了对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及乡镇的覆盖,但事实上信号覆盖是存在盲点的,比如室外就比室内信号效果好,而大多地下室没有实现覆盖。二是动态编码质量差。基于HEVC/H.265自身复杂的算法,倘若镜头出现大幅度挪移推拉,或者在对动态画面进行拍摄的时候,那么此时必然导致编码运算量过大,进而使得接收的视频图像帧速、质量下降严重,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短暂静帧。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公网4G传输技术在视频直播中的应用,为视频直播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文章具体分析了公网4G传输技术在视频直播中的应用,指出了公网4G视频直播的优势与不足,希望能借此推动公网4G视频直播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德清,王珺玺.4G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电子制作,2016(01):30+40. [2]王双全.网络视频直播活动的技术保障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8(08):237238+240. [3]车学泓.视频直播中4G网络传输技术的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7(08):44+6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