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建设问题研究 |
范文 | 陈述林 摘要:随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不同区域间设置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成为一种重要的制度设计。文章介紹了教育核算管理中心的建立的现实意义,并对目前在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中心 一、建立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基本功能 成立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核算中心),是为了规范学校财务收支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经费管理,防止教育经费被挪用、挤占、截留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源头上制止腐败现象的一种制度设计。目前,核算中心主要承担的工作主要包括:指导、审核全区县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大学及私立学校)财务预决算编制;全区县各学校财务核算、分析、监督工作;负责督促检查全区县各学校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进一步落实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负责全市区县学校票据和会计记账工作,监督执行“收支两条线”,实行收缴分离;全区县教育系统工资统发、医疗保险、各项专款拨付等工作;以及完成区县教委交办的其它工作等。 (二)建立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的意义 1.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由于原有的学校大多数是由教师转变过来的,对财务方面业务素质并不高,部分财务人员对于教育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并不熟悉,因此对会计基础工作做得比较差。成立核算中心后,工作人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能够按照要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做好财务工作,在财务监督管理中可以按照《会计法》、《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学校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来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提升了教育系统的整体财务处理能力。 2.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原先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对国家的财务制度不熟悉,财务知识和财经法律法规方面的执行力度有所缺乏,教育经费经常出现被挪用、挤占、截留、浪费的现象。建立核算中心后能够有效地控制了财务管理上的缺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通过核算中心及时掌握各学校财务收支的情况,按各学校的不同发展情况和资金需求迫切情况来安排资金。 3. 监督管理学校资金的作用 建立核算中心后,学校资金的使用由原来学校内部牵制制度监督变为由外部(核算中心)和内部(学校)共同监督,增加了一道防火墙,会提高了教育资金的监督力度。这种外部监督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学校大额支出需报核算中心批准后方能支出,即进行事前监督;其二,学校在支出中定时把发票扫描传给核算中心审核,即进行事中监督;其三,一个教学年度结束后核算中心到学校进行财务检查,即事后监督。 二、现阶段建立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核算中心工作存在误解 有的学校认为学校会计核算工作交由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后,就是把账务交由核算中心进行处理,学校对财务管理只是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对票据进行“签字、审批”而已,没有对财务进行精细化管理。有的学校领导甚至认为,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独立性,让学校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要求核算中心对学校领导签字的发票要求立即支付,造成核算中心有的核算、监督工作与学校主观诉求之间产生矛盾。 (二)核算中心监督职能的发挥有所欠缺 1. 核算会计监督职能主动性不够 现很多核算会计对学校“重核算,轻管理”,一个核算会计通常联系多个学校,日常事务繁重,造成没有时间对学校财务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没有精力对学校进行仔细的监督。还有的核算会计对学校监督上做“好人”,怕得罪人,发现问题不及时的纠正,对学校的监督缺乏有效性。 2. 学校财务执行与核算中心管理脱节 核算中心对学校财务管理没伸入到具体的环节,对学校财务方面的重要决策,实施过程不了解,对学校业务缺少管理和监督。如学校进行采购后直接将发票扫描上传,核算中心只能对学校的原始发票是否合法有效进行监督,但对实际经济活动是否合法、是否发生及发生金额的多少无法查实。这就导致少数学校为了自身利益到外面索取合法的的票据,支出的不合法的项目,逃过核算中心监督。 (三)学校缺少“阳光财务”的意识 成立核算中心前,学校有会计、出纳对财务起到了一定内部牵制作用,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教职工公开收支情况,全校教职工对学校财务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建立核算中心后,学校减少了会计、出纳的监督,部分学校领导认为现在学校账务有核算中心监督,发票、账簿都在核算中心,对学校资金交由核算中心进行监督,就不对教职工公示资金收支情况了,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内部监督这一环节。 (四)缺少与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合理沟通 首先,核算中心成立后,对学校的账务进行了集中核算管理,学校以前的相关会计职能和财务管理职能由核算中心和学校共同负责,只有处理好会计核算工作及对财务数据进行准确的核算,才做好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如果没有核算会计与学校领导、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准确的相关财务信息,很难把一个学校的财务工作做得完美。其次,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财务工作有一定的区别,如预算下达的标准、下达的项目等,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如没有对不同学校的财务工作进行及时的了解,没有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了解学校各项经费的用途,就很难把核算工作做好。 三、加强建立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政策疏导增进理解 首先,核算中心领导及工作人员要经常到学校交流核算中心的工作,要让学校管理层理解核算中心工作,让领导认识到加强学校财务监督是为了更好的将学校资金用于教育教学,从而规范资金的管理,正确的使用各种专项资金。学校财务纳入核算中心管理能让学校领导全心的投入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搞好教育,使学校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中。其次,加强建立核算中心的财务网络,可以使学校随时进行报账、做账、查询学校的经费状况,使学校与核算中心实现了零距离,让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及时的掌握学校的财务情况。 (二)明确核算中心监督职能 1. 加强核算中心自身建设 首先,核算中心要具备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的队伍。有了专业化的人才,才能对学校的核算进行有效的监督。其次,核算中心要把重心放在管理上。核算会计需要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重心放在如何对学校进行财务管理,财务监督。再次,加强对核算会计的考核。对核算会计进行日常考核,制定一定的奖励制度,对学校财务管理好,财务监督到位的核算会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2. 对学校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机制 首先,对学校的大额支出实行要事前报告制度。学校有大额支出情况要提前上报核算中心并把支出的事由、原始发票扫描上传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对该项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真实现进行审核,这样核算中心就能对学校财务工作进行事前监督。其次,日常业务进行事中监督。对学校发生的收支及时通过网络上传到核算中心,这样就能对学校进行事中控制。再次,建立事后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校的财务票据与实物进行核对,拿票据到商家核对,通过教职员工了解办公用品支出情况等方式对财务进行事后监督。 (三)强化学校公开监督 核算中心不能对学校的收支进行时时监督、事事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因此需要通过学校内部监督来减少核算中心的工作量,学校要利用内部财务机构、党政干部、教职员工共同来加强财务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教职工公示学校收支情况,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一年至少要对教职工进行一次公示。要让全体教职工了解公用经费支出的标准,报销办法。通过教职工的监督来从根源上杜绝挥霍浪费、贪污腐败等行为,从而提高学校财务的公开性及透明性。 (四)正确处理核算中心与学校、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 学校的财务看起来很简单,在实际工作中同样涉及不少的单位和部门。学校财务工作中与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系最多,其它相关部门也有一定的联系,如学校教职工个人所得税的收缴,需要与税务部门进行联系,学校有时还会与审计、纪检部门打交道,还有与学校有经济往来的具体单位和个人。成立核算中心后,学校所发生的各项与财务相关的业务核算中心都可能参与其中,这样又多了一个与学校财务相关的管理机构,这样一来学校的财务关系比以前还要复杂。怎样处理好这些相关部门及个人的关系,不仅对会计核算相当重要,同样对提高学校财務管理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核算中心即要正确处理好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简化学校与核算中心的办事程序,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做到优质服务。又要经常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正确处理好相关部门的关系,取得相关部门对学校财务工作的支持与理解,还要注意学校申请的款项能及时到达相应的单位或个人的账户,提高学校资金往来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明霞.当前教育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及风险控制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05). [2]付艳玲.浅谈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管理和监督[J].中国集体经济,2013(07). [3]梁裕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必须抓好的几项工作[J].财会通讯,2015(01).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教育财务核算管理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