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相关性研究 |
范文 | 张银娟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7 年9-12月,应用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问卷(中国版)对咸阳市3所三甲医院 296 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81.42%,其中轻度职业倦怠率为30.41%,中度职业倦怠率为39.53%,重度职业倦怠率为11.49%。2)不同职称的护士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护士在去人格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咸阳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重症监护室及急诊科的职称为护师的护理人员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由于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综合症状。[1]据报道,在工作中动力充足、专注投入的工作者最易发生职业倦怠,其中服务行业最为突出。[2]大量研究证实,护理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陕西省咸阳市随机抽取3所三甲医院,选取对象300人,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回收率为98.6%。 1.2 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①一般资料: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所在科室。②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skson 联合开发的。 (2)调查方法。调查员为5名在校大学生,均经过统一培训,于2017年9-12月期间通过匿名方式回收资料。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 本296名护理人员中,职业倦怠者241人,占81.42%,其中轻度职业倦怠感90,占30.41%;中度职业倦怠感117人,占39.53%;重度职业倦怠感34人,占11.49%(表1)。 2.2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差异性研究 2.2.1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中,中级职称护师的情绪衰竭、去人格化最严重,副主任护师在个人无成就感维度上最高。经多重比较发现,不同职称的护士人员在个人无成就感纬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2)。 2.2.2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不同科室护理人员中,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情绪衰竭、去人格化指标上最严重,在个人无成就感指标上最低。经多重比较发现,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在去人格化和个人无成就感具有统计学差异(表3)。 3 讨论 职业倦怠已成为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Rout的研究发现,普通人群和护士疲劳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0.2%和 1.1%。我国相关研究显示,62.8%的护士存在轻度以上的职业倦怠,重度为8.79%,护士群体似乎正在遭受着一种职业病毒的袭击。 本研究对咸阳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职业倦怠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检出率为81.42,明显高于孙琦、廖世燕[3]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73.8%、71.88),可能与地区发展差异有关。中级职称护士职业倦怠最高,可能与大部分中级职称护师晋升到副主管护士难度和要求较高有关。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在情绪衰竭、去人格化指标上较其他科室人员严重,于该科室工作量大,节奏快、突发事件多,加之目前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感增加有关,这与薛雅瑜等研究一致。 近年来,世界各地護士离职率居高不下,我国也面临着护理人员资源流失过高的问题,而职业倦怠是影响护士离职的重要因素。作为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师职称护士的关注,并对通过各种方式为重症监护室及急诊科护士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减轻护理人员各维度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王树珍,赵琦.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A):2292-2293. [2]李超平,时勘,罗正学,等.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70-172. [3]廖世燕,许清华.普通高校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现状及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2015,29(7):2370-237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