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淮安白马湖生态园地域景观特色营造研究
范文

    陈鑫 邢烨炯 陈欣荣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自然地形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设计具有地域景观特色的生态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淮安白马湖为研究对象,旨在结合地域景观营造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生态园,通过实地考察、文献参考、学习其他优秀案例提炼具有淮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组成要素,总结适合于淮安市白马湖的生态园景观设计方法和规律,为白马湖生态园地域景观特色的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白马湖;生态园;地域景观

    一、引言

    生态园作为城郊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改善环境,文化指向,休闲娱乐的作用。生态园建设应当在依托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适当结合地域性的人文景观,使人们在避开城市喧嚣,享受回归自然乐趣的同时,增长相应的文化历史知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目前,大多数生态园只局限于农家乐的经营模式或者文化公园的观赏形式,总体设计不能体现当地文化特色,景观营造缺乏地域性,平面功能较为单一。因此,在当下的生态园项目建设时,如何将地域景观更好地融入建筑设计中,成为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重点。

    二、生态园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愈来愈大,为了释放这种压力,人们想要融于自然,想要一种可以容纳自然文化的餐饮形式,生态园就是建立在这之上的。就淮安而言,生态园项目主要有三大类。

    一种以农家乐为经营模式,突出民俗特点,更加生活化,园内定期开展观光采摘活动。(如淮安古庄牛生态园、淮安市月亮果蔬生态园)

    二是主题公园结合的经营模式,以文化体验为主。(如古淮河生态公园)

    三是综合性生态园。此生态园围绕一个主题成分片式展开,文化体验与自然风光等相结合,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淮安日月洲生态乐园)

    三、淮安白马湖地域景观要素

    (一)白马湖自然景观

    淮安市白马湖地处淮河流域下游,是由淮安区、洪泽、金湖、宝应四个县城区所围合的几何中心,形似白马。区内资源丰富独特,自然生态条件较好,湖区水位变幅较小,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白马湖周边有野生禽类90多种,鱼类50多种,水生植物30多种。湖上共有九十九座小岛,小岛似连非连,似断非断,远观似鱼,近观似山。生态园建设应当结合周边环境,使其具有地域特色。例如位于白马湖西北角的白马湖森林公园,总体定位为复合型生态彩色生态林,建立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彩色生态系统,同时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

    (二)白马湖人文景观

    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白马湖的人文景观也颇具魅力。

    据了解,“白马湖”名字起源于一则家喻户晓的传说:相传神马私自下凡化作书生,与先前下凡的荷花仙子喜结连理。两人相亲相爱,乐善好施,在小镇传为美谈。后来玉帝发现白马下凡,命雷公闪将前去捉拿。小镇狂风暴雨,人们饱受灾难,荷花仙子见状,将保命的百颗莲子抛下,化成99个小岛(其中一颗成莲留在人间),百姓们纷纷攀爬上岛屿,躲避了灾难。当地村民这才知道这对夫妻是天仙下凡。为感谢白马夫妻的恩德,村民一齐结艾为香请求玉帝宽恕。玉帝并未被感动,但是,燃起的香艾烟雾迷了雷公闪将的眼睛,书生乘机逃脱,化作一湖秋水,永远留在了人间。为了纪念白马,人们就将这个湖称作“白马湖”。

    除了美丽的神话,文人墨客也曾在这里留下许多诗篇,如唐代诗豪刘禹锡的《采菱行》,元代大诗人萨都剌的《过白马湖》,明末宝应才子郑正中的《白马湖》均是表达了对白马湖的赞美。

    (三)淮安建筑文化

    淮安歷史悠久,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在这基础之上,淮安孕育了特有的建筑文化。其古建筑主要分为府衙建筑、楼阁建筑、古城镇、古代园林四类。府衙建筑主要以淮安府署、总督漕运公署为代表。淮安府署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地方府衙。总督漕运公署是明清时期漕运总督的府衙。楼阁建筑主要以镇淮楼和清江浦楼为代表。镇淮楼始建于南宋,是一座位于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中心的城楼。清江浦楼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城楼,被列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之一。古城镇主要以河下古镇和码头古镇为代表。河下古镇有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码头古镇有2300多年的历史,有淮阴故城遗址、秦甘罗城遗址。古代园林主要以清晏园为代表。清晏园是清代河道总督府的后花园,是苏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园林,较好的展现了官宦园林的特色。如今,淮安的建筑风格呈多样化,或现代主义,简约大方,或古今结合,韵味十足。在实际建设中,应当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的设计出适合淮安白马湖的地域景观生态园。

    四、基于淮安白马湖地域景色特色的生态园营造

    (一)与“水”结合

    水是生命之源,水也是文化的起源,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水一直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角色。淮水安澜,淮安人民对水也有特殊的情感。其市区内河流纵横(有里运河、大运河、古黄河和盐河等),湖泊众多(有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里下河湖区等),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漕运之都,淮安的水文化也代代相传。不管是小桥流水人家,还是渔舟唱晚,水或静或动,水文化与建筑相结合,可增强建筑的柔性与浪漫性。在生态园总体建设中,使生态园依湖而建,湖也作为景观融入到生态园中,二者相辅相成。又或者通过人造湖来强调这一艺术形态,结合垂钓业,对外开放,增强生态园本身的娱乐性与趣味性。在建筑设计中,立面可考虑做出水的波纹来增强建筑与自然的联系,以曲线形成曲面,从而使建筑与自然之间具有连贯性与连续性。在平面布置建筑小品和道路规划的时候,建筑与建筑之间可以适当以河流连接,通过河流小溪引导人们观赏而不是以路为主体,增强建筑感官上的亲水性。例如安徽宏村,其平面布置以水相连,潺潺的水声使人们在漫步于古镇之时能够近距离体验历史的沧桑,水成了沟通历史和现代的桥梁,这也同样适用于白马湖地域景观特色的生态园营造,在这里,水可以成为沟通城市和自然的渠道,使人们通过潺潺的流水进一步放松心情。

    (二)与“神话”结合

    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态园建设中,我们可以适当的建设文化小品,以象征的手法来向人们传达这一文化内涵。神话传说在中国建筑中的运用不单单是简单的重复概括,更应该是核心意义的提取,在白马湖的神话中,不仅有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有人们对神仙的仰慕,对无私奉献的赞美,这些情怀是白马湖特有的,也是白马湖有别于其他湖泊的意义。

    “神话”与建筑的结合,从广义上讲,就是建筑造型的表现,建筑造型最能够直观的传达建筑师的意愿,也是最快速建立起建筑师与旅客沟通的桥梁,通过建筑造型的营造,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游客自发了解建筑的含义,从而进一步了解白马湖特有的文化。从神话的内容上看,“荷花仙子抛下的百颗莲子有99颗变成小岛,另一颗成莲留在人间”,这一句话引人深思,这最后一颗在哪里,我们无从考证,但我们却可以设计建设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生态园建筑来象征这最后一颗莲子,运用现代建筑艺术手法,抽象出具体的建筑形态,使人们对白马湖神话有更充分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狭义上讲,便是建筑装饰的体现,从古至今,中国传统建筑都离不开装饰,这些装饰,或神仙眷侣,或奇珍异兽,或花草树木,或表达了自己对后代的期望,或清规戒律告诫后人。对于白马湖生态园建设也同样适用,在展厅,我们可以用壁画、雕刻等方式描绘神话大意,让人们能够生动的了解神话传说,增强文化吸引力。

    而据笔者了解到,现在的白马湖森林公园仅存在零星的白马雕塑小品,甚至还有变形金刚模型,这种装饰往往令人觉得没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尽管可能吸引小孩子,但并不能作用于更广泛的人群,生态园的服务对象大都是年轻人、老年人。依笔者看不如散养几匹真的白马,悠然驰骋于草地之上,更能体现出园区的原生态,同时点明园区主题。

    (三)与“景观”结合

    白马湖由于其优质的地理环境,进而生长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动植物,利用这一天然优势,我们可以规划建设菊花园、蓝莓园等,并结合水产业,建设独具风格的餐厅,供人休息娱乐,让人可以在观景赏景的同时享受乐趣。

    同时,淮安存在着丰富的中国古建,如河下古镇建筑群、淮安府署等,淮安市西游记博物馆也是白墙黑瓦的建筑风格,其简朴的建筑风格,深受大家喜爱。作为地处淮河流域下游的白马湖生态园同样可以结合淮安建筑特点,建造中國古典园林风格的现代化生态园。在白马湖生态园地域景观营造中,适当的结合淮安特有的建筑文化,在不脱离于现代建筑的情况下,参照淮安楼阁建筑、古代园林的艺术手法和平面布局营造景观,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生活的慢与静,小桥流水,渔舟唱晚,亭台楼阁等建筑小品都是可以休憩观赏娱乐的地方。诗情画意般的享受生态园的园林氛围,而不是现代生活下的支离破碎,是生态园地域景观当中可以营造的手法之一。

    五、结语

    生态园作为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建筑形式,总体缺乏地域性景观的融合。生态园建设需要融合原有区域的场所精神,不能完全照搬。淮安白马湖生态园地域景观特色研究以水为流线,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为主题,建设具有淮安地域特色的主题生态园景观,完善生态园地域景观建设,保证人与自热的有机结合,使其能在自然环境、人文关怀和休闲娱乐中找到平衡点。

    参考文献:

    [1]曹娓,刘亚东,王渊.论生态园的分类及存在的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0(06).

    [2]汤向,奎李苑.淮安白马湖为何成功入围?[N].地方新闻,2014-10-16.

    [3]邢烨炯,胡海洪.场所精神——淮安市现代生态观光园景观分类设计研究[J].城乡规划,2017(03).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及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5ZD31);2017年度淮阴工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714008XJ)。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