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问题与对策 |
范文 | 尚晨晨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中,国家更加重视三农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思路与方法,目前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受包括规模、产业链不完善等重多因素制约。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分析了我国农业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战略 一、农业产业化的一般理论分析 1.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 农业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纽带、以科学技术为动力,实现农业布局的区域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农业管理的企业化、农业经营的一体化和农业服务社会化。 2.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我国的农业相对工业发展程度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扩大农业的规模效应,有利于农民增收和粮食数量与质量上的安全。重视农业产业化,将产业链前置到田头后置到餐桌,通过打造包括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有助于逐步实现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具体的作用包括: (1)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散”的现状 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解放了生产力,农民能够自给自足。但这也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农业散而小的现状。农户在选种上不能同意,如江苏徐州,虽然是粮食主产区,但当地不能做到同意选种,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发挥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总成本难以真正降低。在销售方面,不能及时科学的掌握市场信息,盲目的种植。这样农产品经济收益低,市场交易的成本也高。当国内外市场发生变化时,很难柔性应对。而发展农业产业化则能很好的解决农业散、小、乱的现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这样就加强了农户与市场的联系。农户可以获得一些公共服务如融资服务、统一的物流配送、科学的种植指导等。 (2)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 一直以来,农业产业链中的利润增值一直集中于加工与销售部门,种植在、环节的利润微薄。农业产业化则可以有效地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结合起来,把农民融入整条产业链,农民可以在规模化的种植中收益,也可以参与到加工,销售环节享受非农就业带来的收入,有利于农民增收。其次,农业产业化经营保证了农产品的规模,整个江苏储粮于企,储粮于市,有利于整个江苏的粮食安全。并且农产品加工原料得以确保,加工的常年运行也有利于整个江苏的粮食安全问题。 二、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分析 1.农民与加工企业矛盾众多 作者调研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益海嘉里发现这样大型的加工企业需要的粮食如大豆、玉米、小麦都是依靠进口,中国农民在最低保护价政策的庇佑下只重视农产品产量不重视质量,这样作为加工原粮的产品,国内很多大宗农产品已经无法抵抗进口品牌,国内的研发也存在一定问题,专家为防止剽窃经常隐瞒种子型号,农民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种子是什么品牌,并且现在研发的种子容易异化,基本2-3年就退化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产品产业化。 2.规模化生产受制约 虽然现在国家规定土地可以流转,这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如果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农民缺乏安全感,他们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转移出让。并且部分土地转出收益吸引力不大,所以农民流转意愿不强烈。在江苏,许多产区的土地流转率低,像徐州等地,土地流转基本实行不下去。 3.服务组织发育滞后 在江苏,土地流转率最高的就是宿迁省,部分县的流转率可达98%,土地集中到部分种田大户手里,但是服务组织却相对落后,那些土地大户基本都是自己经营管理,在选种上多是与民营企业合作。政府在这方面的服务机构缺乏投入。也些政府不愿意提供像种子推广这类服务。 三、江苏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分析 1.明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 农业产业化要想真正实现必须发挥企业和农户的力量。只有以获利为目的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才会发展起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当充当服务者的角色,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和政策扶持上发挥作用。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制定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更好更大的发展,更要向农民倾斜,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参与产业化的积极性。 2.重点培育现代化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真正带动农业增收,龙头企业可以将土地流转在自己手里,雇佣当地的农民种地。这样既可实现规模化种植,又可以实现农民的生活保障。规模化种植有利于加工的顺利进行。龙头企业的强大有利于其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商誉。政府在当地应该重点扶持培养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为其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优惠倾斜。苏州一些龙头企业有意识的培养优质品质,如常阴沙、常绿等品牌都是企业重视品牌化生产的典范。 3.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更新利益观念 龙头企业和农户都应该改变利益观念,农户要充分认识到龙头企业不仅不会侵占自己的利益,相反龙头企业的强大一方面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产品加工带来的利益企业和农户可以共享,另一方面龙头企业的种植加工可以保障当地粮食安全,这反过来又有利于农户的基本生活保障。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解艳波,曹宝明.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藏科技,2000(4). [2]曹宝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苏南发展模式的分析与解释.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3]曹宝明等.“新苏南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与路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2). [4]曹宝明.构建解决“三农”问题的产业基础——评《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的路径选择》[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3). [5]苏永.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局限性[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