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龙江丝路带佳木斯核心区建设研究 |
范文 | 于婉瑶+++张宇 摘 要:龙江丝路带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佳木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核心区建设作用。佳木斯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要充分认识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的有利条件和机遇,正确看待发展中的现实阻力和障碍,找准战略定位,着力打造龙江丝路带南联北开重要门户、人文科技合作前沿窗口、通关服务创新高地,并通过健全协调机制,积极争取政策,完善配套政策,营造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佳木斯核心区建设要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作用,用大通道搭建大平台,用大平台促进大开放,用大开放引领大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龙江丝路带;佳木斯核心区建设;对俄开放 龙江丝路带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条丝路带上串起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中心城市,借助生态牌、能源牌、技术牌、资源牌,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必将在中俄贸易中发挥出重要的战略作用,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就本文所探讨的佳木斯核心区建设来说,其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对俄地缘和通道优势明显,近年来佳木斯紧紧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的战略部署,以推进“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为主线,以大通道建设为依托、以境内外园区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牵动,大力拓展中俄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可持续潜力。基于此,通过对龙江丝路带佳木斯核心区建设研究,在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的同时,有利于推动、创新和引领新常态下的对俄经贸合作,加速把佳木斯打造成黑龙江省陆海丝绸之路的先行区、示范区及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佳木斯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的发展环境分析 1.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战略设计 “龙江丝路带”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域,贯通东北亚区域内各主要国家,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尤其是在实现我国“一带一路”、蒙古国“草原之路”、俄罗斯“跨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中,处于天然的核心区地位。目前,黑龙江省确立了依托“龙江丝路带”的国际贸易通道和主要交通干线,以中心城市和交通商贸重镇为节点,以沿线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依托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打造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聚集区,发展跨境产业链,形成“一核”、“四带”、“一环”、“一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龙江丝路带运用世界眼光,综合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谋篇布局,是立足于自身基础和优势,破解自身发展瓶颈和难题、谋划转型路径的必然选择,为破解当前发展难题打开了全新的路径,也是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根本出路。 2.充分认识佳木斯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佳木斯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是我国对俄开放的重要前沿城市和对俄开放口岸最多的地区,在对俄开放和交流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坚实的基础。而且,佳木斯市与俄远东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隔江相望,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按照龙江丝路带建设规划,佳木斯核心区建设通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铁路通道、水运通道、航空通道布局上看,都处于重要的交通节点位置。基于此,建设龙江丝路带对佳木斯来说是重大的历史机遇。通过龙江丝路带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地区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这对佳木斯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将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龙江丝路带建设的全面推进,提升了佳木斯市通过国际化视野,通过在国家和黑龙江省战略规划中谋划口岸建设、基础设施、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等项目,更加凸显了佳木斯市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要素资源的汇集作用,有利于更大限度地促进佳木斯市与海内外沿线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佳木斯市带来更多先进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了佳木斯市综合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佳木斯市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正确看待佳木斯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的现实阻力和障碍 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佳木斯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由于一些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等因素,目前佳木斯的各级层面还存在一些与龙江丝路带建设不相称的理念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龙江丝路带佳木斯核心建设的良好发展效能。 一是“陈”,即观念陈旧,佳木斯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没有正确认识到龙江丝路带发展的重要意义,仍然抱着传统的小农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关系。 二是“散”,即目前市域企业分布散,在佳木斯核心区的企业集中度不高,并且企业从事的大多是初级生产和加工,离现代工业发展模式相去甚远。 三是“低”,即政府对核心区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佳木斯核心区建设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财政投入,包括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招商引资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最终到企业建成投产为政府创造税收,这个过程需要数年时间。如果企业收效甚微甚至亏本,则不能为政府带来税收。 四是“少”,即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少,吸收先进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少。目前佳木斯从事工业园区发展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多,特别是一些高端、顶尖领军人物更是凤毛麟角,对佳木斯核心区具体该怎样发展,往什么方向发展比较模糊,园区发展存在着闭门造车、停滞不前的现象。 二、龙江丝路带建设佳木斯核心区战略定位 结合佳木斯核心区建设面临的机遇和阻力,站在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新的起点上,佳木斯市唯有因时而动、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超前谋划,找准在全省规划中的战略定位,着力打造龙江丝路带南联北开重要门户、人文科技合作前沿窗口、通关服务创新高地,才能将重要枢纽和节点重笔写进龙江丝路带“大开放”蓝图。 1.打造龙江丝路带南联北开重要门户。佳木斯市要与龙江丝路带规划紧密对接,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提升放大境内外产业园区功能,积极承接国内外的外向型产业项目转移,吸引生产要素集聚,推动对俄经贸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一是打造外向型产业体系,打造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对外贸易加工聚集区;二是规划境内外园区基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招商引资,建设中俄双向贸易和加工基地;三是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依托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设和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研究制订对俄开放合作的新模式,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上升到国家战略。 2.打造人文科技合作前沿窗口。人文科技交流是龙江丝路带建设的社会根基。佳木斯市与俄、日、韩等国人文科技交流有一定基础,特别是对俄人文科技交流具有独特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渊源,因此在谋划龙江丝路带建设战略定位时,要进一步完善对外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互访活动,促进“人文相通”“民心相通”,赢得更有力的文化支撑。一是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广泛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具有佳木斯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二是推动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交流,促进对外人才与科技合作;三是开发国际精品旅游线路,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突出打好东极抚远及黑瞎子岛这张牌,争取连通俄哈巴和萨哈林,打开国内、国际旅游市场。 3.打造中俄通关服务创新高地。随着“一带一路”和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深入推进,佳木斯市要完善通关服务体系,提升通关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办事最便捷、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口岸客货运输通关环境。一是推进通关便利化,探索实行“产地检验、口岸出单”、“产地检验、口岸验放”等通关模式;二是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共用机制,提升佳木斯市贸易自由化水平;三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力争把佳木斯建成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四是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探索一站式物流、第三方支付平台、买方信贷等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必备要素在佳木斯市的解决方案,使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新的增长点。 三、龙江丝路带佳木斯核心区建设的实施与保障 佳木斯核心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以上佳木斯核心区战略定位,为了推进战略的有效实施,佳木斯市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集聚相关资源,共同给力于龙江丝路带向纵深发展。 1.健全协调机制。要利用中俄两国政府现有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加强与俄方在远东开发问题上的对话合作,加强中俄地方政府间合作,从互惠互利的角度,注重协调与互动,推动龙江丝路带建设与远东大开发规划的协同发展。 2.积极争取政策。要积极向黑龙江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取向、产业导向和投资方向,搞好政策、项目对接,努力争取上级给予更多政策、资金支持,促进贸易便利化、投资多元化和金融国际化。 3.完善配套政策。结合佳木斯市当前核心区建设实际,要尽管完善财税、金融、土地、海关、检验检疫、人才等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参与黑龙江省和俄罗斯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实施更加优惠的对外开放格局。 4.营造发展环境。在龙江丝路带建设重要节点上,佳木斯市要切实把发展环境营造好,增强佳木斯的吸引力和美誉度。要进一步扩大简政放权,推进物流成本控制,帮助企业实现常态化运营,实现“应常态、增信心、强定力、促发展”的对外开放效能。 四、谱写龙江丝路带建设佳木斯核心区科学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在“一核四带一环一外”为主要内容的龙江丝路带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下,佳木斯打好“龙江陆海丝路带重要节点”这张牌,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地区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整合。2014年2月,中俄第一座界河桥,即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在佳木斯核心区内,一条南连东北三省、辐射全中国,北接俄罗斯远东地区、辐射俄罗斯腹地的“水上丝绸之路”已然成形,打造出了一条新的亚欧运输大通道。 佳木斯市核心区建设,借助龙江丝路带,已经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佳木斯核心区建设要抓住机遇,积极融入,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作用,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发展壮大,超前发展中俄桥综合园区、俄远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比罗比詹市今日钢结构加工基地、哈巴“立德卡”木材加工园区,深化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江经济开发区、同江丰林达循环经济园的发展潜能和辐射能力,同时结合地缘和资源优势,加大对俄农副产品出口、液化石油气、木材加工等大项目建设,谋划一批绿色食品基地和对俄出口基地建设,通过对俄贸易带动人流和物流,用大通道搭建大平台,用大平台促进大开放,用大开放引领大发展。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佳木斯核心区建设正阔步行走在龙江丝路带上,并将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出更加灿烂夺目的熠熠光辉。 参考文献: [1]宋琳琳.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实施现状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11). [2]孙浩进,周薇.黑龙江省构建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瓶颈”与对策[J].西伯利亚研究,2015(4). [3]陈永昌.新常态下黑龙江省产业支撑带的构建[J].北方经贸,2015(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