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湖南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与分析 |
范文 | 何介南 罗航 康文星 王东 摘 ? ? ? ? ? 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南贸易隐含碳出口状况,制定合理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调整出口贸易结构,本文使用统计年鉴作为基础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湖南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数量。结果发现,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影响湖南省隐含碳出口最重要的三个部门;而隐含碳的出口总量会随着出口贸易额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碳排放;隐含碳;投入产出;湖南省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基于隐含碳的湖南省出口商品贸易结构研究(编号:12YBA345)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持续升温,诸多学者对全球气温上升与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导致气温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2016年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发挥积极作用。 人们在持续关注国际贸易的同时,却容易忽略贸易背后隐含碳的进出口。目前对于隐含碳的研究相对较少,最早关于贸易隐含碳的研究始于西方,而国内关于隐含碳的研究起步较晚。“隐含碳”一词最早在国际能源分析会上被提出,后来的研究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和拓展的。Schaeffer等(1996)以巴西为研究对象,发现巴西在国际贸易繁荣的背后出口碳排放却远大于进口;Christopher、Weber(2008年)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分析了美国是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将二氧化碳转移到别国;澳大利亚学者Kratena和Meyer(2009年)利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澳大利亚在出口和进口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量;此外还有学者Peters(2008)、Dietzenbacher(2012)等。国内学者如张友国(2010)、马晓薇等(2012)、徐盈之等(2014)等,以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我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量;王天风等(2011)、蒋伟等(2011)还研究发现调整工业技术和贸易结构可以降低出口碳排放量;关于湖南省出口隐含碳的研究,刘茜(2015)认为调整产业政策和优化出口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隐含碳的出口。 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湖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的部分数据以及前人的部分成果,使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在国际贸易中不同行业部门出口隐含碳的数量。 二、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1.碳排放量模型构建 其中,(3)式是投入产出一般模型, X表示总产出向量,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Y表示最终产品列向量;(4)式中的C表示隐含碳排放量,C表示各行业直接碳排放系数矩阵,I表示单位矩阵,(I-A)-1表示Leontief逆矩;(5)式中的Ci表示各产业直接碳排放系数,λ表示各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Pim表示第i部门的第m种能源消费数量。 3.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用于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等数据来源于《湖南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用于计算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的数据来源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第二卷》。 三、结果与分析 1.湖南省碳排放分析 由图1可知,湖南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峰值出现在2012年,为10532万吨,除2013年有所回落外,随年份增加有逐渐上升的趋势,2005-2017年湖南省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为4.34%。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5-2012年增速较快为8.10%;二是2013年较2012年同比下降10.91%;三是2013-2017年碳排放总量增速放缓,年均增长率为2.04%。与碳排放总量表现不同,碳排放强度随年份增加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历史最高值为2005年的0.938吨/万元,最低值为2017年的0.301吨/万元。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5-2013年降速较快,年均下降率为10.64%;二是2013-2017年降速放缓,年均下降率为5.81%。虽然湖南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逐渐增加,但碳排放强度却逐渐下降,可见湖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在逐步提升。 2.湖南省出口隱含碳分析 考虑到在短时间内投入产出关系不会有太大变动,于是计算2010-2014年的隐含碳出口量使用的是2012年投入产出表,2015年和2016年进行价格指数修正后再使用2012年投入产出表。同时,以投入产出表为基准,将统计年鉴中的行业部门进行适当调整,整合后的行业部门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影响湖南省隐含碳出口最重要的三个行业部门分别是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湖南省出口隐含碳总量达85%,2014年占比超过总量的90%,其中化学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的隐含碳出口增速较快,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3%、13.2%,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隐含碳出口量有所下降,年均下降率为7.9%。影响湖南省隐含碳出口最大行业还有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年隐含碳出口量在3.75万吨~11.93万吨。相反,出口隐含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的行业是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主要因为相较其他行业其出口总额较少、单位能耗较低。总之,影响湖南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大的是重工业部门。 由图2可知,2010-2016年湖南省隐含碳出口总量大致呈上升趋势,最低值为2011年的264.43万吨,最高值为2016年的408.46万吨。趋势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0-2012年,隐含碳出口总量变化不明显,二是2012-2016年,隐含碳出口总量增加142.4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1.3%,略高于同期的外贸出口总量的增长率(9.6%)。反观出口碳排放强度(单位出口额所排放的隐含碳)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大值为2010年的0.52吨/万元,最小值为2014年的0.28吨/万元。趋势上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10-2012年为快速下降期,年均下降率为21.1%;2012-2014年,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变化不大;2014-2016年则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1.1%。与全省同期碳排放强度相比,2010-2015是低于全省同期,而2016年出口碳排放强度较全省同期高出0.036吨/万元。 四、结论与讨论 总体上,2005-2017年湖南省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4.34%,但低于同期的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2005-2017年湖南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到2017年低至0.30吨/万元,这说明湖南省在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方面有一定成效,这有利于湖南省经济保持健康的稳定的发展。 湖南省出口隐含碳最大的三个部门是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年均占比超过85%,而其他11个行业部门隐含碳出口占比不足15%,因此重工业部门是影响隐含碳出口最重要的因素,优化出口结构,减少重工業部门的出口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隐含碳的出口数量。 总体上,2010-2016年湖南省隐含碳出口总量大致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7.22%,这与许多学者研究结果相合,即隐含碳的出口会随着出口贸易额的增加而增加。而出口碳排放强度则先下降后上升,值得警惕的是2014-2016年碳排放强度反升,这可能与出口结构变化、重工业出口比例上有关,这不利于湖南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Mirowski, Philip(1991). More Heat Than Light: Economics as Social Physics, Physics as Natures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54-163. [2]Schacffer. The Embodiment of Carbon Associated with Brazilian Imports and Exports[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1996(37) [3]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季刊),2010(09):1287-1310. [4]马晓微,崔晓凌.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变化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5):18-23+138-139. [5]徐盈之,郭进.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碳排放责任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1):55-63. [6]王天凤,张珺.出口贸易对我国碳排放影响之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03):89-98. [7]蒋伟,刘牧鑫,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4):752-760. [8]刘茜.湖南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5. 作者简介: 何介南(1965- ?),男,汉族,湖南桃江,副教授,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方向: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碳收支、自然资源生态利用与评价。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