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黑龙江省零售业态发展新模式的路径研究 |
范文 | 摘 要:零售业态的经营模式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求特征、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等综合因素紧密相关。随着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进入换档期,零售业的发展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依然存在着问题,如: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差异性小,过度进入等,制约了零售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网购热潮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转变情况及影响消费者选择实体商场购物的关键因素,为传统实体零售业适应消费者多样性、选择性、发展性、可诱导性需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零售业态;经营模式;发展路径 一、引言 中国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改革已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国城镇化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有了增加,消费各部分占比更加趋于合理化水平,居民有了更高的消费意愿。当今市场环境中买方在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决定了买房需求很大程度的影响着零售业发展的态势。零售商赢取市场始终以消费者为先,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市场条件。所以,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对零售业态格局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 二、当前黑龙江省零售业态发展现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零售业总额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黑龙江省零售业业态则呈现更加多样化,商业更加步入现代化的轨道。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6205.7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高于同类平均水平约0.6个百分点。2013年,全省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5435.2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城区零售业态总额和乡村消费品市场均实现了同等水平的增长,分别是4356.1亿元和770.5亿元;乡村消费品市场高于城区消费品市场0.5个百分点。各类消费品中对增长率较高贡献的有汽车、化工类产品、衣服鞋帽及针纺织品、食品饮料及烟酒、各类药品、家用电器、日用品类等。 连锁模式经营为拉动零售业态增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零售业态体制机制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类型。卖方市场已经不再是我省商品市场的特点,当今的市场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买方市场,国有国营已经退出了全省流通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集团、连锁、超市、仓买、专卖店、会员店、购物中心等多种形式,这些零售业态中70%以上都实现了产权制度改革,并拥有了现代化的组织构架和业态构经营模式。全省有年销售额约为30亿元的各类连锁经营企业有40家,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的2.5%,连锁店铺1100个。具体来看,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综合超市15个,营业面积近12万平方米。我省已经形成了中央红、哈客隆、波斯特、同泰、东方饺子王等一批有影响和有一定规模的连锁企业。 三、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分析 消费者选择产品方式以满足自身需求,通过对商品探寻、购买与使用以及评价完成消费者行为的全过程,还包括商品用后感受和带来的效用等方面内容。从2013年开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增速有所减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消费者的经济水平有所降低,同时他们的购买力也有所降低,最终导致他们的消费信心在不断降低;其次,黑龙江省所在区域内一些专卖店的辐射能力增强,布局增加,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零售企业的发展,抢走了一定比例的消费者。伴随电商的迅速发展成熟,使得大量网络销售平台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通过一种新型的购物体验以及较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传统零售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购开始发展成消费者的时尚。 四、基于消费者行为的黑龙江省零售业态发展趋势分析 伴随大量全球知名的网络销售系统的问世,例如当当、淘宝等等,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趋向于通过网络进行购物,而不再愿意亲自到实体店采购,在电商愈发成熟的当今社会中,传统零售业能否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已经引起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毋庸置疑,电商对传统零售业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冲击 黑龙江省零售业业态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正处在寻求差异化的关键时期。以消费者的视角,商场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给于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相应也越高,而且到目前为止生活用品、孕婴用品、皮衣、家电产品等零售业态的营业额逐年增加;专卖店以迅速占领市场为自身的主要目的维护了零售企业及产品的良好品牌与形象,同时也收获了较高的经营成果。超市的分工专业化发展也是零售业态的演化方向。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促使零售业态的营销目标趋向准确化,例如零售业的发展中,部分非高档商品将被分流出来,进而让位给专卖店与超市;高毛利且周转快的商品比重增加,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渐走上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其次部分百货店还将会以大众消费作为目标市场,更进一步转变自身竞争方式,转向大型综合超市方向发展。因此多种业态会根据本行业及销售对象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进而形成自身特点,准确的定位,有利于零售企业更好地拓展销售空间,提高服务抢占有利市场地位。因此,零售业态的连锁经营方式将朝着多行业的方向延伸,零售业态的演变多元化已经成为现在的趋势,各零售业态还向出版行业、药材业以及保健品行业等方向扩展业务,部分企业还出现连锁经营和直销方式共同推进的发展趋势。加上各地区大连锁企业间的渗透、控股、收购或合并现象的并存,使得连锁企业相互合作进而共同开发不同区域市场的趋势。 五、网购热潮下黑龙江省零售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路径探究 网购热潮下我省零售业应借助自身优势,锁定目标客户,借助五大路径实现零售业态的新型发展模式。 1.借助网络平台,零售商既可以销售经销商的产品,也可以打造零售商独自的品牌,利用淘宝、天猫、QQ等网络进行营销。随着电商的发展,很多大型零售商也参与了网络购物,诸如苏宁、京东、国美等B2C网站。主流B2C购物网站的加入,加速了电商发展,不仅将网购商品种类无线扩展,还将平台对外开放,这些B2C网站不再是独立商城而是与天猫、QQ等购物网站越来越类似。传统零售业“借台”发展,促进了传统零售业与电商的融合,加快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2.零售业的发展新思路应积极同大型零售企业相结合同大型零售企业“搭台”合作,大型零售企业“搭台”运作模式共有两类:一类是搭建综合型网络商城平台,即经营各类百货商品,商品种类可超过大型百货超市的实体门店;另一类是打造垂直型网络商城平台,即发展某一个或某一类商品,如母婴店、药妆店、时尚店等。在国外,“沃尔玛”拥有独立的运营官网,在线业务同时向其他零售商或供应商开放。正是由于“沃尔玛”物流仓储的有限性,该网站实际上是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商品的一个“虚拟仓库”,很多商品保存在第三方供应商或零售商那里。因此,“沃尔玛”所陈列的商品不仅包括自己的门店,还包括其他供应商或零售商的商品。 3.大型零售企业或商业服务企业可凭借自由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将产品价值链不断向上游延伸,扩展产业链,整合商品资源,发展批发代理业务。 4.提高零售业态实体店的物流配送能力。相对于各个不同区域的商品紧缺情况而言,消费者对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效率非常敏感,若消费者对商品不满意还可进行及时的货物更换,因此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能力将成为吸引“回头客”的重要因素之一。零售业态要想抢占有利的市场份额,就需要提高物流的配送能力,积极建立专业、规范以及高效率的零售仓储与配送物流队伍,确保让零售商从事核心业务,提高物流的配送效率,减少商品运输的在途时间,促进零售业态实现良好发展。 5.零售企业应积极为顾客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有效识别潜在的顾客,充分利用多种分销渠道模式与目标受众进行线上线下交流,联营、经销、直销、代理或特许经营等方式都可以实现零售终端共享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杨晶晶.传统与电商模式融合视角下我国零售业发展路径探析[J].电子商务,2015(15). [2]陆林平.电商对传统百货业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J].探索带,2015,(498):231-232. [3]戴川.我国农村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94. 作者简介:王爽,女,哈尔滨商业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