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共同配送模式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研究 |
范文 | 陈鸯 尹积栋 摘 要:设计电商环境下配送站在农村区域布局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构建了基于共同配送模式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 关键词:农村物流;共同配色;物流网络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网络覆盖的全面化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化,我国农村网民和网购人数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政府也对农村物流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发展政策和策略。但目前农村物流存在配送网络规划不合理、资源不集中、配送成本高、商品双向流通渠道不畅、快件无法到村等问题,本文认为对于电子商务下农村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的重点在于:整合配送需求的资源,推行共同配送,实现规模经济。 二、基于电商的农村共同配送模式设计 在整合配送资源方面,农村可以采用共同配送模式,设计一个新型配送体系,由政府和连锁企业合作,在县城建设专门服务农村的配送中心,所有由别的城市运往该县农村的物品都先放入这个配送中心,由此配送中心进行分拣,将农村各区域的物品放到一起运输到配送站,再由配送站进行配送或由消费者直接上门取件。 本文设计电商环境下配送站在农村区域布局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得,农村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涉及到的组织包括相当于供应商的快递企业和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配送末端的配送站等。运作流程是不同供应商将货物运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對这些货物进行分拣,再将这些货物按区域原则送到相应配送站,配送站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将货物送到村民手中,返程时车辆装载农民需要运送到县城的货物或农产品并送到指定位置。整个系统中信息是实时传递和共享的。 农村物流共同配送体系的创新点主要是通过共同配送模式,提高配送规模,节约成本;面向农村行政村建立配送站,直击农村深处,解决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村共同配送模式的服务对象是需求者(农村居民)、供应商(连锁超市、电商企业、快递企业等),服务范围包括各种进出农村的物资的配送,运作主体是配送中心和配送站。 三、共同配送模式下农村物流配送网络设计 物流网络的构成一般是点线面。点代表物流节点,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节点之处。物流节点具有衔接功能,将各个物流线路连接成系统。对于农村物流而言,物流节点是配送中心和配送站。配送中心衔接供应商或上级物流企业和下级配送站,配送站的终端客户为农村客户。由配送中心和配送站这两类物流节点,使得货物能从供应商到需求者手中。线代表物流节点进行物流活动时所经过的运输道路。在“村村通水泥路”的现状下,具体考虑省道、县道、乡道和村道农村物流的运输线较为简单,比较单一,在进行货物配送时并不需要过多地进行路径安排。 在一般的物流网络中,物流网络结构包括四个方面:供应点、物流节点、运输网络和需求点。农村物流主要考虑村内物流以及进村和出村的过程,上一节点一般都是配送中心或仓库。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结构包括了物流节点(即供应点)、运输网络和需求点。 在共同配送模式下,配送中心的货物可能以电商企业的业务为主,以其他入驻企业的为辅。需要考虑配送中心的数量和规模,以全面满足配送的需求。共同配送模式下的电商农村物流是要实现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配送中心是由供应商或上级物流中心下发货物,并对货物进行包装、分类、加工等作业,再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配送设施与配送方案的设计。配送中心属于物流末端的节点设施,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但在电子商务物流中,所配送的货物基本都是快递包裹,需要直接发送给个人用户,一般只要求系统具备集货和发货的功能。对于农村物流网络来说,设置在农村区域的终端节点是配送站,要在农村区域建立一定覆盖面的配送站,对农村快件进行派送。在交通运输方面,农村道路单一,配送站应尽可能建设在主干道附近,减少车辆的巡回跑线。同时,配送中心应建立在县城内或城市附近,方便集货。因此,对于农村物流网络而言,可建立一个二级配送网络,包括设立在县城或商业区附近的单个一级配送中心、设立在农村区域的多个配送站(每个配送站服务一个或多个行政村),依托于农村公路网,实现农村物流网络布局。共同配送模式下的农村物流网络布局图2所示。 在农村物流网络规划中,要解决配送中心的位置、配送站的布局、以及配送成本的问题。农村配送中心负责集货和配货。根据总体需求量确定配送中心的位置,再进行配送站布局。 参考文献: [1]姚克勤.农村电商末端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及决策路径[J].物流技术,2018,37(03):20-24. [2]王爽瑶,沈镕荣,范爽,王健.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体系设计及模式选择的研究——以宣城市为例[J].中国商论,2017(21):3-4. [3]赵广华.基于共享物流的农村电子商务共同配送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7):36-44. [4]路永华.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路径初探[J].中国商论,2016(14):84-85. [5]杨慧芳.湖南省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21):65-66. [6]杨叶勇.“互联网+”时代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优化方案设计[J].商业经济研究,2017(20):100-102. [7]张慧.现阶段我国农村双向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物流科技,2015,38(01):75-77. 作者简介:陈鸯(1992.03- ),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尹积栋(1987.10- ),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分析与挖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