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校企协同背景下苏州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内涵和创新思路研究
范文

    孙敬娜

    [摘 要] 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国家近年在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背景下,通过总结、提炼各地经验形成的高级专业人才培训模式,目前已开始在各地推行。通过立足苏州地域特征、从校企协同视角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内涵和模式进行研究,期望能够充分发挥这一培训模式的效能,对推动各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 校企协同;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内涵;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一、苏州“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概况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0-2020》文件中明确指出要“以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2013年,国家人保部正式出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明确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相关细节问题。

    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国内领先优势明显。为巩固和扩大领先优势,苏州市一直在探索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模式,2002年便在国内率先创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2010年,苏州市出台《苏州市技能大师、名师带徒传艺奖励(试行)办法》,在制度层面对技能大师建设进行顶层规划。截至2013年末,苏州在高端装备、焊接、动漫、刺绣等行业相继建立五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共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6家。到2015年,苏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报批审核、培训带徒、表彰奖励业已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苏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卓有成效。一是产业特色突出,分级推进建设。苏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主要分布在本地非物质文化产业和专业设备制造产业,同时积极发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垂范作用,向下逐级创建了省级、市级和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二是依托专业平台,开展市场化运作。苏州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主要是依托技能大师个人或者大中型企业设立,建立之初便立足生产、面向市场,具备良好的经济导向性。三是突出技能大师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带徒传艺作用。苏州技能大师工作室多以大师姓名命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个人品牌,吸引和培育现代传承人,使绝技能够代代相传。四是地方文化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项目众多,大师多侧身于此。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对刺绣、缂丝、苏派盆景、古典园林建筑等苏州地域文化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绩之下,仍有隐忧。一是目前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是依托企业、依托大师个人来建设,高职院校参与力度不足,在校生很难参与其中。二是相对于苏州本地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文化传统,大师工作室数量明显不足。三是结构矛盾突出,大师工作室主要分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力度。四是综合管理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

    二、校企协同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内涵和功能分析

    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需要清晰掌握创建工作的内涵,方能准确做好建设规划,确保创建工作能够取得切实成效。首先,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核心是“技能大师”。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是国家重视实干人才、重视匠人精神、重视实践技巧的体现。其次,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需具备固定的场所。高端技能传承需要现场操作,千锤百炼方得技巧。三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依赖于生产技术的提升。四是技能大师工作室直接植入生产环节。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同业交流、带徒传技等活动,在真实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实现技能转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五是校企协同是关键界定因素。与企业合办技能大师工作室,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精尖人才的积极探索和有效方式。六是校企协同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需要一个摸索、渐进的过程。

    客观准确评估校企协同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有助于建设目标的实现。

    对学校而言,校企协同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表现在:一是拓展高职院校教育手段,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相当于引入专业领域顶级师资力量,且教学模式新颖,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准确的掌握专业知识。二是培养院校顶尖人才,营造积极向上学习氛围。技能大师属于稀缺资源,在学生、学徒的选拔上亦会优中选优。三是提高优秀学生薪酬水平,增强学校在招生、就业方面的影响力。在就业市场,劳动者的薪酬与个人技术水平直接挂钩,在技能大师工作室模式下,学生师从名师,具备良好的生产经验,有助于获得高薪。四是提高院校毕业生毕业论文水准,提高科研、课题专业水平。

    对企业而言,校企协同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表现在:一是拓宽用人渠道,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办理技能大师工作室,可以优中选优,招揽优秀人才。二是降低用人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益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直接植入生产流程,在类似“现代学徒”的机制下,大师工作室可不必为学生提供薪酬或仅需提供少量薪酬。三是开展技术攻关,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对学生而言,校企协同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表现在:一是兴趣与工作相结合,促进学习效率提升。学生选择技能大师工作室,首要前提是个人对技能大师工作室所在行业存有兴趣,有助于维持求知积极性。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个人素质的提升。技能大师工作室属于深层次的工作实习,学生能通过实习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融汇,从而开拓视野,提高个人素养。三是学习与就业相结合,拓宽职业发展前景。在校生选择加入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学习计划与求职意向合二为一的过程。

    对技能大师而言,校企协同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表现在:一是通过带徒传技,使绝艺绝活得以传承。大师的绝技绝活,对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至为重要。在文化传承的角度,大师应该广收门徒,使得绝技得以开枝散叶,发扬光大。二是教学相长,促进技能大师提高综合素养。开办技能大师培训班带徒传技,可以锤炼个人沟通交流能力。同时,通过与在校生的沟通交流,可以为技能大师提供参考借鉴,激发创新思想。

    三、苏州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特色和创新思路分析

    苏州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与苏州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从当前苏州市建设情况看,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紧密依于市域内的支柱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文化行业。高职院校深入参加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加强与支柱行业优势企业的合作、打造强者恒强的业内影响力也顺理成章。二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紧密结合。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积累下的经验,对原有工学交替的合作方式进行升级,与合作企业开展更深层的“生产化教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自身科研优势引企入校,在校内设立生产车间。三是政府主导与校企自觉相结合。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域内的职业教育建设,2015年8月出台《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将“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全市职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四是责权利清晰,激励约束配套。苏州市制定多个管理办法,明确了申请带徒奖励条件、程序、带徒考核及管理、奖励的申报和审批以及带徒传艺的奖励等方面内容。五是突出建设目标,财务保障有力。在政府层面,2010年苏州市印发《苏州市技能大师、名师带徒传艺奖励(试行)办法》规定了奖励标准,在政策方面,2015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十三五期间,按职业学校岗位总数的30%设立兼职教师经费,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苏州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下一步的创新发展,应当立足苏州地域特征、着眼不足之处、做好前瞻性设计。一是突出地域特征,找准行业依托。由高职院校推动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必须立足两个现实:第一个现实是苏州市的经济特点。苏州电子、钢铁、电器、化工、纺织和通用设备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稳定,职业院校推进技能大师建设应当依托这些行业。第二个现实是苏州市的区域经济结构。苏州市地域经济特色显著,如姑苏区旅游业繁荣,相城区吴江区丝织业发达。高职院校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需要考虑院校所在行政区域与各区县的距离和院系设置与各个产业的关系。二是协调政府推进,确保制度先行。开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社会属性要高于个人属性,政府主管部门理应做好牵头工作,通过宏观调控、资源摆布,推进校企双方寻找利益共同点,实现共建共创。三是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共建共赢。与商业企业合作一样,双方均需立足自身禀赋特点,能够通过合作各取所需,才能达成合作。在实践中,高职院校的资源禀赋主要有技术、劳动力和土地三方面优势,企业方面有生产、专家和资本三方面优势。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需要立足于校企双方的资源禀赋和所求所需,建立合作模式,实现共赢。四是直面合作“痛点”,创新促进发展。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有些企业合作不够主动,二是校企合作层次不够深入。这些便是校企合作办学的痛点,而痛点所在便是创新机会所在。

    [参 考 文 献]

    [1]董锷.浅谈职业学校中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J].理论研究,2014(7)

    [2]张郑亮,王建.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意义及任务的思考[J].理论研究,2014(8)

    [3]邵斌,江铃,张清.资源禀赋视域下的高职校企合作对策初探[J].职业与教育,2012(20)

    [责任编辑:潘洪志]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