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swot分析法发展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措施 |
范文 | 摘 要:近年来,跨境电商规模不断扩大,跨境企业层出不穷,本文选取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当前我国跨境企业发展的现状。从物流系统、信息支付环境、人才培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提出措施,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跨境电商;企业;swot分析法 一、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国际经济联系紧密,成为统一的一个整体,并且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影响下,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转型的新方向。根据中国2015电商统计年鉴计,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为5.8万亿元,和去年相比同比增长30%占据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5%。同时,敦煌网,速卖通等电商网站迅速崛起,成为我国跨境企业的领头羊。 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针对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分析跨境企业现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快我国跨境企业的发展。 二、基于swot我国跨境企业的分析 1.跨境企业的优势 (1)跨境企业产品特点 B2C跨境企业的产品以服装、化妆品、电子配件、母婴类产品为主,这类产品价格具有低廉、种类繁多、交易成本低等特点,订单多以直接性和高频性为主,满足了国外市场对中国产品出口的需求。 (2)跨境电商平台优势 我国跨境电商品台的建立为进出口提供了良好的交易条件,例如阿里巴巴(1688.com)、敦煌网(DhGate.com),兰亭集势(Lightinthebox)等等。这些电商平台在交易过程中具有减少贸易环节、完善信息系统、整合电商资源的等优势,提高的企业的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直接推动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2.跨境企业的劣势 (1)缺乏企业自主品牌 跨境电商的企业多以传统的OME模式为主,作为世界的代工厂,产品附加价值低,可取代性高,品牌意识淡薄,难以形成自主品牌。另外,中小企业易遭受价格战和贸易壁垒,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风险。无论从产品本身特性还是从营销渠道方面,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应该与当地销售传媒相结合,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2)物流渠道不完善 跨境物流一直是制约B2C跨境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境物流对时效性和网络化有较高要求,但是我国跨境物流存在基础设施不完、技术发展水平落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等问题,导致我国跨境物流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另外。当前可选择的物流方式如邮政小包送达时间难以保证,FEDEX、TNT、DHL等国际快递物流成本比较贵且不同国家计费准和售后服务不同,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跨境企业的发展。 3.跨境企业的机会 (1)海外仓,3PL成为跨境物流新模式 新兴物流模式的出现能够缓解B2C跨境电商企业物流的问题,为企业减少运营成本和电商环境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机会。 海外仓和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作为跨境物流的新发展趋势,近年来成为B2C电商企业首选的物流模式,海外仓主要是指在出口所在国家租赁或者建立仓库,提前将出口商品送至仓库,然后按照当地订单情况进行发货配送。这种方式缩短了物流配送时间,节省了配送效率,方便了消费者退换货等售后服务。 第三方物流主要指独立的物流企业为跨境企业提供物流外包等服务,依托第三方物流公司专业的物流设施和完善的配送体系解决企业物流问题,具有减少企业物流等研发开支,整合社会资源等优势。 (2)“互联网+”等政府政策扶持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跨境电商的发展,2012年2月,海关总署召开跨境会议,提出将设立上海、广州、重庆等五个城市作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等等标志着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发展“互联网+外贸”模式,通过我国制造业产品优势和信息技术资源带动电商企业的发展。“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我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扩大企业出口、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跨境企业的威胁 (1)供应链整合竞争激烈 跨境电商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在网购体验的新鲜感热度逐渐消散,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如何突破“千店一面”的格局,打造线上购物和线下体验的全新平台,是B2C跨境企业厄待解决的问题。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是中国电商企业缺乏核心产品竞争力,如亚马逊和ebay等国外电商公司已经形成独有的超级供应链模式,达到采购、物流、仓储等相关业务的专业化。另一方面是跨境电商企业没有形成独立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在研发、销售、推销、售后等环节缺乏一体化管理。 在未来电商企业竞争中,企业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实現将新兴业务和传统优势相结合,加快前后端供应链建设。 (2)信用支付风险 在B2C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中,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支付风险是当前的关注重点。跨境电商的交易是依托信息系统交易平台开展的,一旦发生信息泄露或者盗取等问题,支付的安全性就难以保证。除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的问题也会带来损失,如计算机障碍带来的资金流转问题。 针对信息支付风险的问题,我国还需要政府监督和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三、针对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措施 1.完善物流体系建设 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问题,一方面应该加快海外仓的建设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拓展新的物流渠道。海外仓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海外仓的建设方面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和人力成本,同时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提高对市场供需情况的反应和资本规模的投入。第三方物流建设中提高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除了现有的物流模式,我国也应该加快建设新兴的物流渠道,例如第四方物流模式。作为有效整合信息和社会资源的新模式,第四方物流为解决企业物流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完善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法规,对物流系统进行统一监管,加大物流创新,打造一体化物流模式。 2.建立信息监管平台 跨境电商的发展归根结底要着眼于境内境外,促进并形成全球化统一的大市场,而这一目标的前提,是相对于跨境电商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符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信用信誉体系建立,只有落实了政策,完善了体系,才能为跨境电商的实质性发展壮大保驾护航。从政策和管理方面, 跨境企业的发展只有建立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在信息安全的建设中:首先,要建设统一信息平台,通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合作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针对消费着的信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其次,完善信用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违反跨境贸易的行为提供相关法律文件的支持,例如电商企业出口遭遇知识产权和商业诚信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同时尽快立法执法,正确引导规范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最后,建立跨境电商出口信用体系,通过支付公司和银行合作完善电商支付配套等服务,加强政府对银行和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良好发展的出口信用品台。 3.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跨境从业人员对网络信息技术和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而跨境人才是跨境电商良好发展的关键。因此针对跨境电商人才,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培养方式。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办学的模式培养学生,学校可以和跨境企业签订协议人才培养协议,让学生在跨境电商企业的实习中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鼓励教师去企业实践,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方向,最终实现互惠互利的发展模式。其次针对跨境企业的不同需求,例如支付和信息处理平台,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交流等措施加强对不同岗位的人才培养。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政府针对跨境电商发布了相关的条例措施,但目前针对跨境企业的发展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关税、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法规发规的建设,保护我国企业遭遇贸易壁垒,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同时应明确规定进出口关税,简化征税环节,降低跨境企业税负;另一方面加大跨境电商的政策扶持,例如在杭州、上海、广州等相关试点开展跨境等综合跨境试验城市的发展,针对海外仓和第三方物流等给予政策支持,尽快完善我国跨境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良好发展的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田小雨.我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08(9):194-194. [2]韩廷进,钱志新.B2B电子商务平台商业模式的深度开发[J].江苏商论,2009(4):55-57. [3]楊平宁,尉郁.商业模式创新的重新解读——W日本著名零售企业成长为例[J].江苏商论,2010(4):3-5. [4]孙亮.B2B电子商务模式的演进及创新——基于主要B2B平台的实证分析[J].观察,2015(01):21-21. 作者简介:谭文婷(1989.08- ),女,汉族,籍贯:山东胶州市,当前职务:助教,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