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问题研究 |
范文 | 王立民 [摘 要]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为基点出发。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对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起到预算和监督的作用,更涉及到国家、社会、人民的共同利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急需提上日程。然而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改进。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4-0127-03 一、关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概述 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以经济业务为主,及时观察反映经营资金涨幅并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总和,在预算会计的整体框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于促进国家预算收支任务的完成,保护事业单位财产安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会计行业涉猎广泛,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农、林、水利、勘探等等,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职能具备预测、控制、核算、分析、监督和决策几大特性。目前我国推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从上个世纪末历经十八年的改革和完善至今,财政体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体制漏洞不断的被弥补和修缮,制度化的政策也在不断的被重视和调整,比如在针对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问题上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弹性,中央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与该分设相匹配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相应的会计审计项目,从而使会计账务的处理方式更加有条不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有了质的飞跃。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重点规划出了三个会计要素,即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意义重大,这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社会职能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重视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不仅能有助于细化明确国家预算资金的用处和流向,不仅减少了资金流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黑幕,另一方面大大的提高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益,提高闲置资金的流动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得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应时代的需求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系在大的发展背景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环境悄然发生了改变。为了更好的与当下的经济环境相切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改革应该尽早的提上日程,以此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当下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其改革的前提需要满足事业单位的经济收益受到保护不受损害下状态下,对目前应用的收付实现制缺陷进行改善,弥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短板。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中央财政部推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上大多数使用收付实现制,针对经营性收支业务类别范围的核算方式大多数采用权责发生制。由于目前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存在较多的纰漏,发展不够完善,体制不够健全,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麻烦。制度的缺失导致其制度准则不能更准确的对事业单位的所持资产、负债进行指导和反映。由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薄弱会对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季度性的绩效评估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与收付实现制的业务处理标准有着密切的联系,收付实现制的实际收付准则是以款项作为标杆进行衡量的,同时也为后期事业单位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统计计量本期盈亏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金收付制之所以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准确的对会计数据进行反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其以现金交易的本期实际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费用处理,而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也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正是由于在统计过程中当期的收支归类不够明确,因此收付实现制不够准确精准,所推导分析出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持,不能为事业单位的收支结余和预算执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助依据。 另外,事业单位为了更好的完成年度预算,收付实现制导致事业单位主管行政单位以拨代支将大量资金沉淀于事业单位。由于行政单位先于2006年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为了能更好的完成预算执行,一般主管部门年终前将部门预算按项目将资金全拨付给下属事业单位,对于主管部门来说拨付的资金作为支出,而对下属事业单位来说作为拨入专款,因为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主管行政单位账面反映非常漂亮,预算全执行完了,而对下属事业单位来说账面上多了许多拨入专款,如果当年来不及使用该项目,就会留下许多专项结存。其结果是使主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资金运用效果不能得到完全真实反映。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缺乏准确定位 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异于大多数的企业的会计考试科目。由于偏向重点不一样,加之事业单位内部大多数的部门而更趋于对预算管理。会计工作的需求结预算管理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导致了不同事业单位设置的考试科目也不尽相同。事業单位会计科目考试缺乏一定的规范性,科目类别混乱,且缺乏明确的定位。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考试在科目设置方面,充分结合了当下教育事业资金运作的实际情况,但由于没有对教育办学等级进行细致的区分,导致其教育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其次,事业单位本身没有意识到会计科目设置的重要性。经营类事业单位只是在原有的科目设置上增加了经营支出的考核,从而在报表编制过程中将其经营行为区分开来,却没有从根本出发,结合其经营盈利特性完成会计工作。因此存在于当下事业单位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改革和创新且没有从根本上借鉴学习一般企业。 (三)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存在漏洞 财务报表涵盖信息准确,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分析性。不仅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资金的支出情况和具体流向,还能及时的记录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执行情况,从而减少资金流通过程中存在的舞弊行为。同时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在编制过程中显得尤为的重要。财务报表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漏洞较多,失去了其本身所具备的职能作用。报表的漏洞具体体现在报表项目类别尚不够完善。大多数的财务报表往往都是由数据进行堆积陈列,而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流向没有具体的标注,为循私舞弊等不法行为的频繁发生提供了生存的温床。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不足 会计核算工作往往会涉及到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涉及范围广泛。不仅需要考虑社会会计,还需要考虑预算会计等方面,加大了会计核算的工程量。加之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方式和经济行往往呈现的是单元格结构。不同部门其经济管理呈多元化和开放化的状态。事业单位的行政财务管理上,大多数应用的是预算会计,而经营行为的事业单位其实行的是企业化的会计管理模式。其次,单位内不同部门在财务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大多数事业单位将主要的重点关注目标投放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个方面,因此忽略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行力度和会计工作的检查情况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由于监管力度和执行力度不严,为存在于事业单位内部的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虽然我国事业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上一直在改革和进步,从而加强对财务部门涉及到的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约束,也加强了对财政经费的管理和统计。但却忽略了对该工作涉及到的其他类别会计人员的管理,因此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依然存在着盲点,不能将各项收费来往款项做到笔笔帐清。同时,事业单位在对会计审核工作的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上依然不够,还需要不断努力加强。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的要求门槛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将权责发生制应用到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客观真实的对事业单位的经营行为和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价。不仅能帮助事业单位更直观的了解收支和结余状况,还可以对其应收未收的资金进行明确的登记和掌握,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更加的具体准确。第二,将权责发生制应用于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能更好的发挥会计核算的特性,即客观性、准确性和严谨性。将资金的流向和用途,进行准确的标记和细分,从而真实公允的对单位内部部门的工作业绩形成系统性的考核评价。第三,计提折旧的方式应用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方法中,不仅能提高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提高数据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能加强事业单位对财务的控制力度,强化其控制手段。 (二)改进会计科目的设置 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跟随市场经济的变化,以及其服务于市场的特性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反应。而当下我国会计科目的设置,并没有进行新的突破和改革,一成不变的路数,使得会计水平在某些工作方面,依然处于留白阶段。对后期事业单位资金评价效果的时效性和作用性大打折扣,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真实客观地掌握自身对资金的使用状况和收益情况。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革是一个长期且持久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变动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在与权责发生制结合,为了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适当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三)强化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工作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加强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工作成为不可跳过的环节之一。其次,事业单位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忽略了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完善。因此无法准确的掌握事业单位在现金收支变动问题上的具体情况,不能满足会计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也不能为其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文件资料。其次,由于缺乏现金流量表的辅助,内容相对局限性的财务报表容易给报表使用者带来一定的误区,解读过程中产生错误的理解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第三,事业单位会计财务报表的附注大多数流于形式。财务报表附注往往很涵盖了报表内所没有重点解读的信息。大多数企业都会对财务报表的付诸进行明确的要求,然而由于事业单位对财务报表的附注没有提出规范性的要求,导致大多数的财务报表附注内容流于形式,从而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事业单位真实预算执行情况的掌握。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处理问题上,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会计依据,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部分,以“资产=负债+净资产”为编制依据。 (四)建设科学严谨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支柱部分由内部会计控制组成,会计工作有条不紊,依法有序的进行能最大化的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建设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提高对事业单位的经营集中管理、保护持有财产安全、客观真实的反应会计信息工作成为改革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与当下市场体制相切合,事业单位需要由内而外的做好改革作,首先要加强对内部会计的控制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任务艰巨、概念笼统,需要加强对单位内部与会计工作有交集的岗位和业务进行有限的控制,形成相对稳定积极的外部环境。将责任制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对类别管理涉及到的会计人员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理,从而更好的对单位内部涉及的会计机构与会计岗位的权限职责进行划分。将内部控制与职业权限进行有机的捆绑,从而实现权职的分离和制约,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权职交互演替的问题滋生。通过内部控制手段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存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财务漏洞,同时也有效的对财务舞弊行为进行遏制。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非一朝一夕,为从严打击经济犯罪的违法行为,营造积极健康的事业单位会计发展环境需要单位自身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保障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五、结语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之路是一个长期且持久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多方的努力,循序渐进进行改革,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优化的大目标。经济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无疑对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我国在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时不仅需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会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作经验,还需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与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切合的相关制度。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之路上,统筹兼顾显得尤为重要。不仅需要根据实际国情合理借鉴应用国外发达国家的会计改革经验,还需要考虑事业单位会计项目类别在业务范围和类别上的特殊性;在传统的理论模式上进行深化改革,还要与既定出发方向切合,对传统模式的优点进行保留和继承,对弱势进行弥补和完善同时也要积极创新,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积推进。 [参 考 文 献] [1]陈坤.有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分析[J].商,2014(22):121-122 [2]吴丹.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J].财会研究,2014(5):29-30 [3]刘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评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4):172-173 [4]何澤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3):214 [5]崔岩.浅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资产会计核算[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75+220 [责任编辑:潘洪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