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教育及深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思路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研究
范文

    解云霞

    [摘 要]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企业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一方面要充分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跟随时代发展脉搏,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创新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经济转型发展。而培养人才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的组织。试分析目前培养高职人才的挑战和高职人才的需求趋势,从二维度四模块角度分析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培养内涵和课堂组织模式思路,为深化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构建和互联网教育下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提供思路。

    [关键词] 高职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思路;课程体系;二维四模块;教学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一、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职培养高职人才的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跳槽离职问题严重

    麦可思研究院于2015年6月发布大学生就业报告称,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为59%,与此同时引发的离职跳槽现象频出不穷,造成这种现象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能适应职场约束环境,主要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及职场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水平,或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要求。这都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既符合岗位要求,又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技能技术人才。

    (二)互联网环境下学习碎片化

    在互联网大环境背景下,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互联网环境下碎片化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整合大量有用的信息资源为己所用还是非常困难。

    (三)目前职业教育培养高职人才的短板

    1.高职人才市场供需矛盾

    用人单位一方面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每年毕业的学生就业难。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所需,造成社会高职人才供需不平衡,我国目前2000万财务专业人员中没有从事会计工作,甚至是失业;与此同时,我国约有6500万小微企业需要相关服务,供需矛盾已经非常严重。

    2.企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企业的业务营销模式在发生着转变,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发展已经脱节。企业逐步实现着财务与业务,专业与专业的融合,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财务人员素质综合多元化。仅靠知识、靠流程工作的岗位将被计算机所取代,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恶化。

    (四)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记忆知识型课堂,学生表现为没兴趣,听的没精神,老师讲的枯燥乏味。

    总之,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人才培养的短板突出,身心健康、品质教育没有足够得到重视,而是更多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不到位,进入企业后无法适应企业文化及约束制度,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

    二、互联网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点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一)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的目标即培养企业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以培养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而深入的校企合作在国际职业教育中,处于主导和主流模式,能够使企业深入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融合院校与企业的双方优势,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互联网的运用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应以人才培养的挑战为契机,以互联网为手段,整合企业、职业院校、学生网络等各方资源来引领和主导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培养的人才,不满足社会用人单位需求,改善学生进入企业后跳槽离职严重,学生不爱学,教师上课枯燥乏味等现状。

    三、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路构建

    (一)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路

    人才培养的思路是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人才培养目标发展与改变的根本动因,但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单纯靠学校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企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国家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来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为主体,既包括人的培养,又包括技能的培养,校企共同的价值观是校企深层合作的核心。学校与企业岗位中具备的核心技术课程、岗位实践技能、企业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对接,深度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发力点,它能够真正地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岗位、能力对接,使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为企业所用,促进社会经济内涵式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学生也将会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培养的人才是应试的人才,不适用于企业发展需要,不能满足于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而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也要防止培养企业短期技能工的倾向,不能简单照搬企业技能直接模仿或上岗。因此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围绕“人”和“才”两方面培养,即要培养出完整丰富高素质的人,这一目标需要在学校培养才能完成,从而提升个人素质;还应掌握相应技能技术,这一目标需要借助合作企业这个平台,在工作中不断更新技能,才能拥有更长远的职业发展前景。因此,深度校企合作最核心的内容在于設计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最终通过课程来呈现培养人才的具体内容。课程体系开发应以学生为培养主体,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围绕人的发展层次进行,即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的教育,其次才是“才”的教育,即职业人的教育。

    (二)深度校企合作课程模块的构建

    基于以上人才培养的思路,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开发应围绕人的发展层次进行,首先,是做为一个“人”的教育,即基于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教育;其次是“才”的教育,即职业人的教育。因此从两个维度、四个模块构建课程体系。两个维度是指育人和育才两个维度,四个模块是指育人和育才的途径通过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岗位技能模块、个人职业发展模块完成。

    育人,即代表人的教育即通识教育或全人教育,从心和身两方面进行,具体是指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四方面进行教育:知、情、意、身等四个方面。知,即认知,对自我的认知、他人的认知;情,即情感,是指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和情商、智商和情感的教育;意,即对工作、对生活的意志、立志、自控力和不畏惧的教育;行,即行为,即生活工作中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身,即精神活动的载体,健康之本的教育。通过对人的心、身的培养,使学生在提高个人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满足未来生活需要并追求幸福。

    第一维度育人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模块完成,另外可以辅有晨诵、经典导读、文体活动等各种活动形式完成。本模块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英语、数学等课程。其他课程主要围绕校企合作开发完成,如企业文化、沟通、礼仪、团队合作等内容融入职业教育与发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通过通识教育模块的学习,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和幸福感,培养审美情趣,不仅完成个人素质的提升并增强对未来生活追求幸福的感知能力,而且为未来职业规划、职业定位打下良好基础。

    育才,即培养职业人的教育。从职业角度出发,结合职业发展的岗位及岗位工作内容,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发课程,解决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问题,遵循初级基本技能——高级技能——综合运用分析——专家循序渐进过程。

    第二维度育才的培养,通过专业基础模块、岗位技能模塊、个人职业能力发展模块完成。同时可以辅有“成就财务人生”等课外活动包括“对职业的认知”,对“个人成长的规划”,对“专业能力的把控”等多方面进行校企合作,辅助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通过专业基础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企业通用专业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专业基础模块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是以行业工作岗位通用的工作任务和职业基础能力为依据的,这些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是面向就业市场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调研完成的。

    岗位技能模块,主要围绕校企合作企业具体核心岗位需求而开设的课程。主要解决学生的实操实练的核心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通过校园内仿真模拟实训课程完成,另一方面通过进入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在企业配有相应的师傅进行专业的指导。以上两个模块旨在解决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的问题。

    个人职业能力发展模块,根据学生对职业发展的兴趣和未来职业取向,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自由选择相应的课程。根据学生发展意向分为三个方向,专升本方向、就业方向、创业方向,并开设相应选修课来完成。

    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进行深度对接才能跟随时代发展脉搏,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以上从二维度、四模块的角度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培养内涵。

    四、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大环境,除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外,课程体系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把控方向,而课程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核心。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手段、方法也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财务人员的职业教育变革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因此课堂教学围绕培养创新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也在不断变革中。以转变应试教育,高分低能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技术为主,将传统教师上课满堂灌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注重知识的传授,线下注重能力的培养,即线上通过知识点梳理、视频录像、问题讨论方案、案例素材、数据信息、试题库、作业等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硬知识的积累;线下解决知识的应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线下可以采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如分组讨论、小组作业、辩论、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如提问、作业、考试、实验等多形式现场互动,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灵活改变老师授课方式,随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

    五、互联网环境下深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注意事项

    互联网环境下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满足合作企业岗位用人需求。一方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作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兼顾学生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通过深度校合作,为用人单位、学生、职业院校搭建了切实沟通桥梁,学校培养了真正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在校企合作上,合作内容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避免学校迎合企业追求绩效、追求利益至上,避免企业急功近利培养人才的目的,避免学校变成企业培训所等短期行为,要更多的考虑校企双方文化价值观与育人观是否一致,只有在校企文化互动中,文化精髓才能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才不会流于形式。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入线上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未来的主要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将会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学生通过线上听课、答题、随时完成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线下课堂中通过组织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掌握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要特别注意线上学习的效果,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将会影响线下课堂上课效果,如果没有组织管理好学生线上学习,将会给线下课堂带来很多障碍,也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参 考 文 献]

    [1]陈秀虎,等.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81-84.

    [2]肖先举,等.现代学徒制视野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与途径[J].职教通讯,2016(23):10-12.

    [3]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草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董慧.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校企文化互动与融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2):34-38.

    [5]张劲松.高校会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新经济,2016(32):121-122.

    [责任编辑:史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