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环境下快消类农产品的仓储问题研究 |
范文 | 宋艳+刘永悦+袁箐遥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传统的物流模式在不断发生变革,使得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管理、运营问题,特别是在新兴行业快消类农产品的仓储管理中体现的尤为突出,由于其存在空间利用率低、信息共享水平低、拣货效率低等问题,需要运用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物联网技术、RFID射频识别码、电子数据交换等新技术解决快消类农产品的仓储问题,进而建立起节约仓储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营效率的新仓储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快消类农产品;物联网技术 [中图分类号] F7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11-0076-02 一、引言 在2015年3月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传统的物流模式在不断发生变革,使得物流业的发展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管理、运营问题,尤其表现在新兴行业快消类农产品的仓储管理中。快消类农产品由于其具有寿命短、周转快、形状各异等特性,以及仓储管理手段、科学技术的落后、信息水平的低下,使得快消类农产品仓储管理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二、快消类农产品仓储问题 (一)空间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规模不大,面积较小,且比较散乱,并且快消类农产品的特性是高频率,多批次,数量多的进出仓库,再加上快消类农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特点,仓库管理手段的落后,缺乏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手段,导致货物大量堆积,不仅造成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低,而且还会造成货物丢失或者损坏腐烂等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仓储成本。 (二)物资保管保养技术不完善 随着人们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快消类农产品容易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和一些生物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腐败变质,因此物资保管保养技术的不完善,不仅影响到农产品的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而且也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增加产品和仓储成本。 (三)拣货效率低 由于快消类农产品具有品种多、批量小、形状规格各异的特性,在拣货过程中,大大增加了拣货难度,降低了人工拣货效率,造成了拣货数量的不准确性,从而影响快消类农产品正常出库的不确定性,甚至影响货物的质量。 (四)信息共享水平低 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性及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息具有动态性、交叉性、集成性等特点,导致供需双方的信息共享程度低,缺乏信息的标准化、透明化,进而造成了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物流中的仓储配送环节衔接不上,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五)货物变化信息短缺 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库存商品和流动中的商品信息包括货物方位、货物形态和货物数量等不能及时传达到企业的数据管理中心,降低了企业对货品的可控性,加大了客户购买商品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不利于企业的运营。 三、快消类农产品仓储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互联网+”环境下合理运用物联网技术、RFID射频识别码、电子数据交换等新技术,对快消类农产品仓储管理进行创新优化,不仅可以提高仓库利用率、发货拣货的准确率、货物存放的合理化水平,还可以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特别是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快消类农产品的仓储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不仅能使快消类农产品得到信息化的保障,在发货、存货、拣货、出库等过程中还能进行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快消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快消类农产品物流活动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服务;还可以推动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加快提高快消类农产品物流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发展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农产品流通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不仅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便利,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水平。 (一)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仓库进行合理规划和改善 运用ABC分析法,对A类货物优先重点管理,并且要合理进行仓储布局,严格规划收货区,收货缓存区,发货区,设备堆放区等,对入库的物资进行RFID射频扫码技术,将货物的有关信息自动传到信息转换设备或者是物资入库系统的信息库中,减少由于人工疲累而造成的录入信息有误的问题,降低人工工作量,并用信息设备计算出正确的货架仓位,从而向叉车发出正确的指令,以便将货物存放在准确的位置上。未能及时存放在货架上的商品,要暂时放置在收货缓存区,根据提取货物的时间再进行相应的操作,这样可以在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方便货物的拣选和出库。 (二)利用无线自动传感技术提高货物的保管保养技术 在仓库内安装无线自动传感控制设备,可以自动控制与调节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自动作好记录,并将记录直接传送到计算机中心系统。当仓库内的温湿度超过储存商品的物理属性适应范围后,能自动发动警报、自动开启通风窗、自动开启去湿机、自动记录并调节仓库内的温湿度,科学有效。当仓库内的温湿度达到适宜的条件时,无线自动传感控制设备又能自动控制去湿机停止工作,并自动关闭仓窗。这样可以使仓库内的温湿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减少快消类农产品在仓储过程中的腐败变质问题,最大程度地保障快消类农产品的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保障仓储工作的效益。 (三)运用自动化分拣技术提高拣货效率 运用自动化分拣技术,先将多品种、小批量、规格形状各异的快消类农产品打包成标准包装,然后进入拣选作业线。在拣选作业线中,零星出库的商品需使用纸箱重力式货架移动,再根据标签进行拣选。在商品进入自动化分拣系统之前需将拣选商品打包成标准包装并贴上标签。商品在自动化传送带输送时,安装的激光扫描器可以自动阅读标签条形码上的信息,并自动分拣到指定的分拣滑道,在此过程中计量感应装置会自动完成计量工作。对于出库,系统会根据出库信息打印出配送用的标签并自动贴在自动拣选出的商品纸箱上,再通过输送带运送到不同的出货站台,当配送车到达出库站台时,水平输送机将出货商品自动运送到出货处装车。对于出库的零星商品,只需要在拣货区进行拣货、配货,再通过垂直输送机运送到出库台出库即可。 (四)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服务业,其服务对象和相关单位包括货主、承运业主、零售商、供应商、运输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以及协助单位,它们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类的单据,如采货单、询价单、订单、提单、发票、装车通知、到货通知、交货单等。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中心,不利于供应链的有效运营。通过電子数据交换技术可以实现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处理,也可以严格规划仓库运营,准确又快速的使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形成标准化的信息格式和处理方法,达到信息共享,不仅可免去不必要的人工处理,还可以提高商品存储管理水平和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五)运用射频技术进行货物信息管理 在仓库内的特定区域内分散布置RFID阅读器,阅读器与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接,标签可以安装在移动的货物商品或物流器具上,当货物或物流器具的活动经过阅读器时,阅读器就会自动扫描标签上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自动输入到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以达到控制物流的目的。在智能托盘系统中,将射频阅读器安装在托盘进出仓库的必经通道口上方,同时在每个托盘上也安装射频标签,当叉车装载着托盘货物通过通道时,阅读器将接收射频标签发射的数据信号传递到中心数据库,可以明确知道哪个托盘货物已经通过。当托盘装满货物时,自动称重系统将会自动比较装载货物的总重量与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单个托盘的重量,获取差异值,协助工作人员准确可靠地了解货物的实时信息。在仓储管理中应用RFID系统,可实现实时查询货物动态功能,大幅度减少了查找货位信息的时间,提高了查询和盘点的精准度,大大加快了入、出库货物的流转速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仓储管理与运作的效率,满足了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对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的要求。 四、结论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必将会带来物流体系中各项业务的高度智能化。前面介绍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物联网技术解决快消类农产品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物流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仓储又作为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仓储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有利于供应链的平稳快速发展。在快消类农产品的仓储环节中使用物联网技术,有利于提高仓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存拣货物的准确性,优化仓储作业流程,实现货物智能化识别、标识、跟踪、装卸搬运货物。然而,我国在物联网技术上的应用远不及国外发达国家,在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网络融合与信息共享优化、智能调度与线路自动化调整管理等智能管理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广泛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余华,马新明.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平台[J].中国科学,2010(4):216-225. [2]郑瑞强,李霞.物联网发展视角下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思路探讨[J].古今农业,2011(3):21-26. [责任编辑:蔡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