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中职理科教学中进行STS教育实践 |
范文 | 王雷 【摘要】 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STS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具备科学素养,自我思考,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STS教育强调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关注社会发展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STS教育;理科教学;实践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美发达国家兴起一种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到一起,简称STS教育,强调在理科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STS教育内涵和特点 (一)科学和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成果,是知识和学问;技术则是利用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技能、技巧和技艺.科学强调正确和合理,技术强调实用和效率.科学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规律.技术的任务是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环境. (二)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学、技术也会使人类社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地认识自然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给社会带来的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清晰的认识科学、技术的力量,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既要看到它的积极意义也要深刻认识它的负面影响. (三)STS教育的特点 在理科教学中进行STS教育實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理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有效衔接.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生活中感悟理论.由社会发展和变迁中了解科学和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总结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STS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一般的科学理论很简要也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不能使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日常实际问题,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所以我们在讲解科学理论的同时还要多介绍一些技术应用和社会影响. 这里就以能源一课为例实施STS教学实践. (一)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独立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学生制订信息收集任务单(见表1). 在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信息资料收集任务单,任务单尽量简洁,明确任务,任务不能太多,最好1~3个,不设定标准答案,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在收集信息资料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技能,提高学生辨别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知识内容 归纳学生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讲授理论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讲解通过任务单获得的信息知识,给学生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主要归纳理顺三个问题. 1.能源的种类和来源 ① 种类:生物能、电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等. ② 来源:太阳、地球内部、地月之间的引力作用. 2.能源的转换和利弊 ① 转换:生物能→热能;太阳能→电能等等. ② 利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对环境的破坏. 3.能源的节约和替代 ① 节约:培养节约能源的良好生活习惯. ② 替代:用清洁、高效的能源替代不可再生、污染严重的能源. (三)社会调查 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组织学生做好社会调查,为学生制订调查报告表(见表2). 思考建议:更多的利用清洁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 调查报告表的制订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尽量简洁,调查内容1~3项即可,这样使学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指导学生合理、有效、科学、有计划地进行社会调查.要让学生了解调查过程中观察身边事物和整理调查资料的重要性.向学生讲解调查资料的重要性,调查资料如实记录的科学意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教会学生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和处理.这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机. 要让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常用能源,这些能源使用的利弊.让学生设计节约能源方案,并让学生提出能源替代的可行性建议.在调查报告应有调查总结和思考建议.给学生留有自我思考的空间,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STS教育实践总结 在实施STS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应用的转化设计和发明创造中来,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对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总之,STS教育是理科教学的理性回归,是对科技迅猛发展的应对,是理科教学发展的趋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