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资源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范文 | 钟有林 李 娟 摘要:世界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获得测算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揭示各国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为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信息资源;信息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ZHONG You-lin1,LI Juan2 (1.Rising Su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1,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in the world not only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puts forward new demands on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 theory. Getting measurement results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may reveal the number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tributing to economic growth,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rfectibility of informationization policy in China. Key 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ization;economic growth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加大,使信息的作用日益重要,人类社会已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信息经济时代。有关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获得的测算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揭示各国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为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经济增长理论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增长因素在长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早在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就对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斯密关心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问题,宗旨是探讨国民财富增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斯密指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因为分工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为了增加国民财富,一要提高在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二是提高生产劳动者人数对非生产劳动者人数的比例。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就需要加强劳动分工;为了增加生产工人的人数,就需要增加积累用以雇佣工人的资本;同时,资本积累还促使产业间分工更细密,通过产业数量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后来的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分析了他的经济增长论,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自亚当?斯密以来,整个经济学界围绕着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最终形成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要素: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二是在一国的知识技术既定的情况下,现在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三是技术进步。长期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增长的标准解释模式是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M.Solow)提出的生产函数假设。该假设认为,经济发展取决于所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1)资本和劳动力翻番,则产出翻番;(2)增加对资本的投入而不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或增加劳动力投入而不增加资本投入,那么,产出增长递减。按照这一理论,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除了在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上的差别外,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然而,世界经济近40年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于资本的投入高于对劳动力的投入,但是,投资回报并未递减;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非洲经济的停滞不前或下降等经济发展现象,都不能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得到合理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罗默、卢卡斯等人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开始研究这些现象,并在理论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逐步形成了所谓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保罗?罗默(P.Romer)1986年出版的《报酬递增和长期增长》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新高潮。该理论通过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研究内生生产要素收益递增问题。他指出,知识是生产的另外一个基本要素,即经济发展的要素有四个: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哈佛大学罗伯特?巴罗等运用罗默的研究方法对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也说明,严重阻碍欠发达国家发展的社会因素不是缺乏有形资本,而是缺乏无形资本(知识)和人力资本(教育)。斯坦福大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牛津大学霍华德?帕克(Howard Pack)等也都从不同角度研究得出同样结论。无论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何种理论,它们都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知识或信息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贡献,这些贡献甚至能够被直接测算出来。 二、 信息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信息化是一种处于不断深入和发展中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信息化发展与理论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美国是推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发源地,因而有关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最先开始。1961年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最早发表了“信息经济学”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诞生;对这一领域最早做出开创性工作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马克卢普教授,1962年他发表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波拉特继承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于1977年出版了《信息经济》一书,提出了被称为“波拉特法”的信息化发展测度方法;对于信息社会的形态许多学者也进行了描述,代表性著作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斯托尼尔的《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霍肯的《下一代经济》等,日本学者在60年代中期建立了对信息化进行社会测度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 我国学者朱幼平(1996)根据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变形形式认为,在现代社会中,除资本和劳动外,决定经济增长的第三个要素是信息要素(包括科技进步),而不是单纯的科技进步。社会总产品或国内生产总值(GNP)生产函数为:Y=aIαKβLγ(1) (1)式给出了信息化的经济增长函数。其中,Y代表社会总产品产量或国内生产总值;I代表社会信息要素量(即信息丰裕系数);K代表社会总资本量;L代表社会总劳动量;a,α,β,γ分别为系数。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为统计数据源做回归分析。首先,将(1)式变化为: lnY=A?lnI+B?lnK+C?lnL(2) 其中,A、B和C分别为系数,Y、I、K和L分别用1980-1992年(令1980=1)我国实际GDP指数、信息要素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和就业指数代表。计算结果为: lnY=0.841597×lnI+0.255566×lnK+0.697838×lnL-0.032861 线性回归系数 R2=0.99728。该结果表明1980-1992年间中国实际GDP与信息、资本和劳动要素三者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其中信息要素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系数为0.841597)。通俗地说,在该时期内,中国信息丰裕系数的对数每增长1个单位,能够引发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对数增长0.841597个单位。尽管上述定量分析结果中不能绝对排除存在自相关因素,但分析结果总体上表明的信息要素成为中国国民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这一结 论依然是可信的。 三、 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所建立的信息化发展指数(IDI)①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来衡量世界主要国家从1995年以来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是一个评价国民经济基础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社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世界各国(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及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国民经济比重不同的比较对各国信息资源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1.世界各国(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可划分为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中下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将所比较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分为高、中高、中和低四个类型,可以看出:(1)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2)不同类型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速度不同。信息化水平较低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较快,一方面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均意识到了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化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所以都大力发展信息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国家(地区)所计算指标的基数较小,所以其发展速度较快。(3)不同类型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相差很大。 2.世界各国(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比重不同的比较。对于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进行国际比较所选取的第二个指标是各国(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通过比较可以看出:(1)信息化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较大,而且人均GDP都在15 000美元以上,属于中高国民收入国家。(2)信息化发展指数较低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但人均GDP较低。发展中国家由于意识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的收益,在信息和通讯领域的投资也不断加大,使得经济出现较快的增长。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在信息和通讯领域的投资的回报收益率相对低。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意识到了信息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纷纷制定本国的信息化战略,使得信息化发展指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信息化发展指数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较大,而且人均GDP也比较高,信息化发展指数比较低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较小,而且人均GDP也比较低。由于各国(地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信息资源对于各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同。 四、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 我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在世界的位次较低,从信息化发展指数五个分类指数比较来看,使用 指数和环境与效果指数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信息化发展水平同类国家(地区)中,中国只有信息消费指数略高于平均水平,其他四项均低于平均水平,五个分类指数全部低于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国家(地区),其中基础设施指数和环境与效果指数的差距更大。 看到差距的同时要正确认识后发优势,探讨实现信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中国的赶超提供了机会,也会形成“数字鸿沟”。对于中国而言,必需抓住有利时机,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应制定倾斜政策,促进信息技术市场健康发展,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扶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组成的各种信息技术。同时,加速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更新与改造,以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产品值附加性和产品档次,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坚持教育先行,用教育信息化带动社会经济信息化。要加强三方面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对管理者的教育,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三是国民素质教育。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信息教育,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根据我国国情,主要应做好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资源产业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农业信息资源、水利信息资源、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库建设等。信息资源产业主要指的是数字电影、数字动漫和网络游戏等产业。 注释: ① 该指数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指数、使用指数、知识指数、环境与效果指数和信息消费指数五个分类指数共10个具体指标组成。 参考文献: [1] 文要武.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5). [2] 朱勇.新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0-43. [3] 高长春,李淑霞.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投资[J].学习与探索,2001(2). [4] 朱幼平.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5). [5] 陈禹,谢康.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民人大学出版社,1998:32-33 . [6] 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124. [7] 谢康.世界信息经济与国家知识优势[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247. [8] 傅德棣.国外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态势[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18. [9] 曲维枝.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4-41. (责任编辑:关立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